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条件性位置厌...
  • 5篇吗啡依赖
  • 5篇慢性
  • 4篇吗啡依赖大鼠
  • 3篇蛋白
  • 3篇蛋白激酶
  • 3篇蛋白激酶A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戒断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激酶
  • 3篇分裂症
  • 2篇症状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隔核
  • 2篇伏隔核
  • 1篇杏仁核
  • 1篇杏仁中央核
  • 1篇阴性

机构

  • 9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武汉市精神卫...
  • 2篇青岛市精神卫...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精神病...

作者

  • 10篇张景丹
  • 5篇李文强
  • 5篇石玉中
  • 5篇宋秀花
  • 4篇张瑞岭
  • 3篇潘飞
  • 2篇王丽娜
  • 2篇赵峥
  • 1篇徐亚辉
  • 1篇王长虹
  • 1篇王鹏
  • 1篇娄百玉
  • 1篇吕江玲
  • 1篇冯玉芳
  • 1篇郝伟
  • 1篇刘杰
  • 1篇仲照希
  • 1篇平军辉
  • 1篇许彤
  • 1篇李娟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吗啡依赖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大鼠伏隔核壳区相关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腺苷酸环化酶Ⅷ涉及促进吗啡耐受、戒断和强化性能,对晚期长时程增强效应、长时程记忆和对应激的适应等可塑性变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基于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建立的条件性位置厌恶动物模型,观察在条件性位置厌恶建立前后,与成瘾密切相关脑区伏隔核壳区内腺苷酸环化酶Ⅷ基因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设模型组(吗啡+纳洛酮组)、吗啡+盐水组和盐水+纳洛酮组。模型组采用连续6.5d慢性吗啡腹腔注射10mg/kg,纳洛酮一次催瘾注射0.3mg/kg,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对照组依模型组对照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条件性位置厌恶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伏隔核壳区内腺苷酸环化酶Ⅷ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条件性位置厌恶建立前,3组腺苷酸环化酶Ⅷ在伏隔核壳区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4.651,P=0.052);条件性位置厌恶建立后,吗啡+纳洛酮组腺苷酸环化酶Ⅷ在伏隔核壳区(F=4.874,P=0.028)内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吗啡+盐水组和盐水+纳洛酮组。结果提示,伏隔核壳区内腺苷酸环化酶Ⅷ水平可能是调节阿片类物质戒断所致厌恶动机的关键因子之一;腺苷酸环化酶Ⅷ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条件性位置厌恶建立相关的神经适应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张景丹李文强宋秀花娄百玉石玉中李毅
关键词:吗啡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杏仁中央核蛋白激酶A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N),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 mg/kg,BID,ip)后给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N组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CeA内PKA的蛋白表达出现适应性变化(P<0.05),建立后(Day7,134.43±4.481,P<0.05),消退后(Day13,141.01±3.360,P<0.01)及重建后(Day14,137.18±40.330,P<0.05)PK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建立前(Day5,124.48±6.722)。而MS组(P>0.05)和SN组(P>0.05)在CPA的各个时间点PKA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CeA内PKA蛋白的低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②Ce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宋秀花李文强冯玉芳张景丹石玉中张瑞岭李毅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厌恶蛋白激酶A杏仁中央核免疫组化
精神分裂症在语义言语流畅性任务下近红外光谱成像特征探究
2024年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成像技术,探索在语义言语流畅性任务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额叶脑区激活的差异,寻找识别精神分裂症的客观指标。方法共纳入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39名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测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估,利用52通道ETG-4100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两组人群前额叶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的相对浓度值。结果研究组组词正确总数及每一个类别的组词正确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执行语义流畅性任务时,脑区激活通道数小于对照组(通道激活数:28 vs.51),差异主要位于背侧额极皮层区,其次是双侧颞上回(FDR矫正P<0.05)。受教育年限、发病次数和言语流畅性任务的正确组词个数对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的语义言语流畅性缺陷,可能与背侧额极皮层区及双侧颞上回激活功能下降有关。发病次数越多,认知下降越明显。
李娟张景丹代海月惠娟张朝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片口服治疗,每日10~20 mg;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STROOP色词干扰试验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8周末2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色词干扰试验评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STROOP干扰命名成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安全性高,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王丽娜张景丹潘飞王长虹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阿立哌唑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伏隔核壳区蛋白激酶A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placeaversion,CPA)建立前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伏隔核壳区(theshellofnucleusaccumbens,AcbSH)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研究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orphine+naloxone,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orphine+saline,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aline+naloxone,SN),每组12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mg/kg,BID,IP)后予1次纳洛酮(0.3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2.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bSH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PA建立前,MN组PKA蛋白表达水平(109.33±5.508)与对照组MS组(111.86±8.688)和SN组(132.25±4.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6,P=0.130)。CPA建立后,各组PK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16,P=0.000)其中MN组(109.50±4.661)高于MS组(126.50±3.697;P〈0.01),高于SN组(133.50±6.364;P〈0.01)。结论1.AcbSH内PKA蛋白的高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2.AcbSH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宋秀花李文强张景丹石玉中张瑞岭李毅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厌恶蛋白激酶A免疫组化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脑腹侧被盖区蛋白激酶A的表达变化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型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 area,VTA)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72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研究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组),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组,MS组;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组,SN组),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腹腔注射(10mg/kg,Bid,ip.)后予1次纳洛酮(0.3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使用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T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PA建立前,MN组PKA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MS组和S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3,P=0.987)。CPA建立后,3组PK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3,P=0.018),MN组灰度值(127.500±3.536)显著低于MS组[(140.500±3.697),P<0.05]和SN组[(138.000±2.944),P<0.05]。结论①VTA内PKA蛋白高表达,可能是CPA建立的神经机制之一。②VT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李毅宋秀花李文强张景丹张瑞岭石玉中郝伟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厌恶蛋白激酶A腹侧被盖区戒断
吸烟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吸烟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精神症状及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共收入195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吸烟者121例,非吸烟者7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锥体外系副作用反应量表(A Rating Scale for Extra pyramidal Side effects,RSESE)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组PANSS的阴性症状量表得分(18.8±3.9)分,明显低于非吸烟组的(20.4±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RSESE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对抗精神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无缓解作用。
赵峥刘杰张景丹王鹏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过程杏仁核中央核Kappa阿片受体表达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慢性吗啡腹腔注射注射一日两次(10 mg/kg)后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PA)模型。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杏仁核中央核(CeA)内Kappa阿片受体(KOR)表达情况。结果:CPA建立前,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组)KOR蛋白表达水平(132.89±10.35)与吗啡对照组(MS组)(109.83±7.30)和纳洛酮组(SN组)(121.00±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建立后,三组KO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N组(99.56±7.67)低于MS组(85.43±7.81,P<0.01),高于SN组(118.25±1.71,P<0.01)。结论:1杏仁核中央核内Kappa受体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建立的基础。2杏仁核中央核内Kappa受体的表达变化可能引起了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发生突触可塑性的变化。
宋秀花吕江玲李文强张景丹石玉中张瑞岭李毅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厌恶戒断免疫组化
血清人神经趋化蛋白及人甲壳质酶蛋白40水平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神经趋化蛋白(CX3CL1)、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AD患者作为AD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X3CL1、YKL-4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结果将110例AD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n=47)、中度认知障碍组(n=36)、重度认知障碍组(n=27),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X3CL1、YKL-40与MMSE评分、Administration认知评估量表第3版(ACE-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AD组患者80岁以上比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比率、吸烟史比率、饮酒史比率、合并糖尿病比率、合并高血压比率、AD家族史比率、独居比率及血清CX3CL1、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从不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比率、MMSE评分、ACE-Ⅲ评分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合并糖尿病、血清CX3CL1、YKL-40是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与轻度认知障碍组相比,中度认知障碍组、重度认知障碍组血清CX3CL1、YKL-40水平偏高,与中度认知障碍组相比,重度认知障碍组血清CX3CL1、YKL-40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X3CL1、YKL-40与MMSE评分、ACE-Ⅲ评分、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X3CL1、YKL-40在老年AD患者体内呈高表达,且与老年A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潘飞许彤张景丹赵峥李亚迪徐亚南徐亚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
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激越40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急性激越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发育迟滞急性激越症状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肌内注射,首日首次10 mg,间隔4 h肌内注射20 mg,第2天、第3天均肌内注射1次(30 mg)。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5 mg,4~6 h后重复使用。氟哌啶醇每日总量20 mg。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躁狂药物和苯二氮类药物,不预防性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2,4,6,8,12,24,48,72 h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PANSS减分率≥30%治疗组46.31%,对照组48.81%;临床好转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82.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7.5%)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急性激越症状有效,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且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平军辉潘飞仲照希王丽娜张景丹曹永贺
关键词:氟哌啶醇精神发育迟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