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其意义
-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其免疫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4、CD3CD8、CD19和CD16CD56)的...
- 李晓鸥过建春张松平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重型淋巴细胞亚群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IL-1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包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临床类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的IL-18,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HBV-DNA,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共168名受试者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肝炎肝硬化(HLC)、慢性重型肝炎(SH)、原发性肝癌(HCC)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18(pg/m1),检测结果分别为:175·9±55·9、240·0±119·8、265·1±103·3、819·1±334·3、472·8±217·2和147·7±60·8。除AsC外,其他各组患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尤其SH组最高。CH、HLC组患者IL-18与ALT、TBil、HA、HPCIII呈正相关(P<0·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肝脏炎性损伤过程,在清除HBV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肝脏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李天一叶卫江张松平吴国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肝纤维化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IL-12和IFN-γ的表达及人工肝治疗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IL-12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及人工肝治疗对IL-18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4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及28例CSH患者人工肝(ALSS)治疗后血清的IL-18、IL-12、IFN-γ,同时检测血清ALT、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观察对并发症的疗效。结果CSH患者IL-18、IL-12、IFN-γ明显高于常人(P<0.01)。其在ALSS治疗前为(819.1±334.3)、(661.9±284.9)和(341.9±152.2)pg/ml,治疗后明显降低为(778.3±320.1)、(614.9±264.90)和(325.7±153.5)pg/ml(P<0.01)。IL-18与IL-12、IFN-γ呈正相关。ALSS治疗对PTA的升高以及肝功能、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的恢复有明显疗效。结论IL-18、IL-12、IFN-γ可能参与了肝脏的慢性炎性损伤过程,与重型肝炎发生具有相关性;ALSS联合内科治疗能有效降低CSH患者IL-18、IL-12、IFN-γ。
- 李天一叶卫江张松平吴国琳
- 关键词:人工肝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