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宝
-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底骨折的诊断
- 随着螺旋CT硬件及软件的发展,各种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亦不断被研究开发,颅底薄层高分辨CT扫描及MPR技术,能从不同角度清晰地显示颅底骨质情况,与常规扫描比较能明显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本文介绍了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
- 陆武黄连庆孙西军张波周胜利刘雨成张树宝
- 关键词:颅底骨折多平面重建
- 文献传递
- 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46例脑瘤患者进行固定层面、时间、速度、剂量增强扫描 ,然后用CT功能软件时间 密度曲线进行后处理并分析。结果 15例脑膜瘤平均峰值10 9HU ,增强高度 5 9.8HU ,峰时 97s ,曲线以速升 亚速降 缓降型为主 (60 % ) ;19例胶质瘤平均峰值 70 .1HU ,增强高度 2 5 .4HU ,峰时2 2 3s ,曲线以亚速升 缓升型为主 (5 2 .6% ) ;转移瘤平均峰值 74.5HU ,增强高度 3 3 .5HU ,峰时 95 .8s ,曲线以速升 缓降型为主 (67% )。结论 平均峰值与增强高度脑膜瘤与胶质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 ,到达峰值时间 ,胶质瘤与脑膜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各种肿瘤的时间 密度曲线表现不一 ,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 张树宝刘雨成黄连庆孙西军周莹何银
- 关键词:时间-密度曲线脑肿瘤CT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腹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避免小肠结肠炎、肠穿孔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 周新萍陆武何银张树宝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急腹症X线诊断
- 文献传递
- 后纵膈肿瘤影像学诊断价值
- 2001年
- 周莹张树宝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CTX线诊断
-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因素及CT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因素与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身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颅脑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均发生在基底核内囊区,表现为斑片状、点片状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其中双侧11例,单侧28例,合并有豆状核区钙化29例,钙化呈斑块状、斑点状及砂粒状。结论:基底核区钙化的存在是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外伤所致脑组织的不均匀肿胀,引起基底核区钙化的移位,使血管受压,导致供血区域的脑组织梗死是基底核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因素。
- 张树宝颜广林张波贺小平
- 关键词:脑梗死脑损伤病理
- 阴囊良性病变的临床CT分析
- 2000年
- 张树宝
- 关键词:CT
- 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底骨折的诊断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通过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tiple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与常规扫描诊断颅底骨折的对照比较,进一步探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MPR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脑外伤病人除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外,又对其颅底进行高分辨扫描及MPR。结果65例脑外伤病人颅底高分辨CT扫描及MPR发现颅底骨折58例194处,其中线样骨折76处,粉碎骨折118处;而常规CT扫描发现颅底骨折52例111处,其中线样骨折49处,粉碎骨折62处,6例颅底骨折被漏诊,83处骨折不能明确显示。薄层高分辨及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并且每个病例有多幅图像支持诊断,与颅底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0.82,p<0.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人进行CT检查时,增加颅底薄层高分辨扫描及MPR,能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对临床硬脑膜修补的筛选、预防颅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陆武黄连庆孙西军张波周胜利刘雨成张树宝
- 关键词:颅底骨折多平面重建MPR粉碎骨折脑外伤漏诊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CT表现的诊断价值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是肾脏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病理特征及生长特点,CT检查具有影像学特征。本文搜集1994至2004年间某院经CT检查发现的22例,就其病变的病理特征及生长特点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总结和分...
- 张树宝颜广林何银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良性肿瘤CT检查影像学特征
- 文献传递
- 31例肺癌骨转移的CT诊断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通过总结31例肺癌骨转移瘤在CT检查中的影象改变,了荽其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37-76岁肺癌骨转移瘤31例,将其分为49岁以下组及50岁以上组,总结其部位及影象改变发生率。结果:多发生于脊柱、肋骨、盆骨、肩胛骨和胸骨。87%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多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13%呈轻度膨胀性蜂窝状改变。结论: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全部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
- 张树宝周莹
- 关键词:肺癌骨转移瘤CT
- 肺癌骨转移68例影像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通过总结 6 8例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改变 ,了解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价值及表现。方法 收集用常规 X线、CT及 MRI检查发现的 35~ 78岁肺癌骨转移 6 8例 ,将其分为 4 9岁以下组及 5 0岁以上组 ,总结其部位及影像改变发生率。结果 4 9岁以下组 12例 ,占 18%。 5 0岁以上组 5 6例 ,占 82 %。其中多骨转移 4 2例 ,占6 2 %。多发生在脊柱、肋骨、盆骨、胸骨。 79.4 %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 ,常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14 .7%表现为轻度膨胀性蜂窝状骨破坏 ,4 .4 %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成骨性改变。 1.5 %表现为斑片状溶骨及成骨混合性改变。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 ,常多发。CT、MRI发现病变率高 ,且 MRI易发现多发隐匿性病灶。
- 张树宝何银周莹
- 关键词:肺癌骨转移影像学改变X线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