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玲

作品数:27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正交
  • 4篇正交实验
  • 4篇色谱
  • 4篇吸湿
  • 4篇相色谱
  • 4篇甘草
  • 3篇低场核磁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仙草
  • 3篇黄芩
  • 3篇黄芩苷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单因素
  • 2篇单因素实验
  • 2篇低场核磁共振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机构

  • 27篇国家工程研究...
  • 22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 1篇抚州市第一人...
  • 1篇石家庄四药有...
  • 1篇北京翰林航宇...

作者

  • 27篇张爱玲
  • 20篇罗晓健
  • 14篇饶小勇
  • 10篇何雁
  • 10篇张尧
  • 7篇王跃生
  • 7篇王金钱
  • 4篇龚明
  • 3篇刘微
  • 2篇彭琳
  • 2篇杨世林
  • 2篇饶毅
  • 2篇傅国强
  • 2篇简晖
  • 2篇范玫玫
  • 2篇梁玲
  • 2篇陈生
  • 2篇魏惠珍
  • 2篇李俊
  • 2篇张俊鸿

传媒

  • 6篇江西中医学院...
  • 6篇中草药
  • 4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肺咳方抗炎抑菌作用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和平皿法体外抑菌两个实验来研究鼻肺咳方对早期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向大鼠趾皮下注射致炎物(新鲜鸡蛋清液),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足肿胀炎症模型,计算足肿胀度的变化来观察受试药对早期炎症的抑制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受试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鼻肺咳方高剂量(13.6 g生药/kg)和中剂量(6.8g生药/kg)能明显降低大鼠足肿胀度,高、中剂量抑制率高峰分别达22.12%、17.24%;鼻肺咳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50、50、25mg/mL。结论:鼻肺咳方高剂量(13.6 g生药/kg)和中剂量(6.8g生药/kg)对早期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鼻肺咳方浓度25~100mg/mL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龚琴李俊张爱玲饶小勇罗晓健陈生
关键词:抗炎体外抑菌
正交试验法优选罗银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辅助性降压保健品罗银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以煎煮次数、加醇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助手方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筛选罗银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化后的罗银胶囊的提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行,对于提高中药保健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惠珍张爱玲王金钱向竹枝龚建平
关键词:正交实验
清炎合剂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清炎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有效成分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清炎合剂的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清炎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h,料液比为1:12。结论:此方法提取清炎合剂简单易行,产率较好,符合生产要求。
于红波何秀菊张爱玲宋小玲姚珍珍陈俊杰范玫玫
关键词:原儿茶酸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
基于药效优化风咳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优选风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抗炎消肿为药效指标,考察提取溶媒和提取方式,以黄芩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min,黄芩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分别为85.59%,25.8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之后成型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张俊鸿曲敬来李俊张爱玲饶小勇张尧何雁
关键词:抗炎消肿正交实验黄芩苷浸膏得率
口服缓控释制剂中骨架材料的配伍应用及发展被引量:2
2009年
制备缓控释骨架片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骨架材料。混合材料骨架片综合了各组成材料的优点,既能降低单一骨架材料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又可解决亲水凝胶骨架控释不足及不溶性骨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几年不同性质的骨架材料在口服缓控释制剂中的配伍应用,为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刘芳菊张爱玲张国松王金钱王跃生罗晓健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HPMC配伍应用
基于LF-NMR/MRI的维C银翘片制粒中润湿剂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时域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ime domain technique,LF-NMR)、低场核磁成像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F-MRI)对高剪切制粒中润湿剂(乙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维C银翘片高剪切湿法制粒为研究对象,采用LF-NMR建立润湿剂用量测定方法,结合横向弛豫时间(T2)和LFMRI测得的二位影像图对润湿剂分布与变化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峰面积(A_(2))与颗粒得率的关系。结果润湿剂用量与A_(2)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2)=0.9575)。随着润湿剂用量增加,T2向右移动,A_(2)逐渐增加,质子在增加;LF-MRI表明随着润湿剂用量增加,影像图逐渐清晰,即非结合态质子(束缚态质子及自由态质子)在颗粒中逐渐增加。当润湿剂用量增加至20%~25%时,结合态质子含量不再增加,此时颗粒得率最高。结论LF-NMR和LF-MRI能快速、准确检测制粒中润湿剂用量变化和分布状态,为阐明润湿剂对颗粒性质的影响和成型机制提供评价方法。
周冠芮高美连张新瑞杨兆阳张尧张爱玲罗晓健饶小勇
关键词:润湿剂
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最佳工艺参数。方法:考察轧轮压力和转轮频率两个工艺参数对颗粒得率及颗粒脆碎度的影响,设计两因素三水平的中心复合实验,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最优参数。结果:轧轮压力2.5MPa,转轮频率6Hz为最佳工艺参数。结论:仙草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的研究为仙草泡腾片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龚明饶小勇张尧张爱玲何雁杨婧罗晓健
关键词:干法制粒
RP-HPLC法测定木蝴蝶中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6
2006年
张爱玲文毅傅国强王金钱梁玲王跃生
关键词:木蝴蝶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风咳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研究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应用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建立风咳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设计空间并验证。方法以风咳颗粒处方提取浓缩液为模型药,采用风险评估和Plackeet-Burmann设计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CD)试验优化关键工艺参数,建立工艺设计空间。最后选取4个实验点,用来检验已建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风险评估和Plackeet-Burmann设计试验确定了进料速度和雾化压力为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模型的P值均小于0.01,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并确定关键工艺参数进料速度和雾化压力的最佳范围分别为11%~14%和41.3~45.0 mm Hg(1 mm Hg=133.322 Pa),在这范围内的工艺参数均可以满足目标要求。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风咳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设计空间,可以提高喷雾干燥过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为今后中试放大研究提供参考。
张俊鸿何雁许燕张爱玲杨琴饶小勇杨世林罗晓健
关键词:喷雾干燥数学模型风险评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桔爽含片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荔桔爽含片中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mm,5μm)...
张爱玲王金钱梁玲饶毅罗晓健王跃生
关键词:甘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