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209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管
  • 3篇供水
  • 3篇供水管
  • 3篇供水管网
  • 3篇管网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有机碳
  • 2篇余氯
  • 2篇植物
  • 2篇输配
  • 2篇输配水
  • 2篇树脂
  • 2篇塑料
  • 2篇塑料管
  • 2篇塑料管材
  • 2篇配水
  • 2篇喷涂
  • 2篇总有机碳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市自来水...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1篇张玲
  • 5篇李广贺
  • 5篇张旭
  • 4篇刘书明
  • 3篇张荣社
  • 2篇李明明
  • 2篇李若楠
  • 1篇陈嫣
  • 1篇卢晓霞
  • 1篇胡洪营
  • 1篇周琪
  • 1篇王洪涛
  • 1篇陆文静
  • 1篇孙晓杰
  • 1篇马艳秀
  • 1篇王敦球
  • 1篇项振宇
  • 1篇陆美菊
  • 1篇吴安杰
  • 1篇黄亮

传媒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水环境污...
  • 1篇第11届中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池人工湿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滇池小河口的天然湿地以及表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区内调查发现有12种植物群落,包含有植物17种。结果表明:表流人工湿地的群落多样性大于潜流人工湿地,甚至也大于天然湿地;在两种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中的层次数比较接近;从植被群落结构来看,在物种多样性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表现为潜流人工湿地大于表流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居中。从天然湿地到表流湿地,再到潜流湿地,随着湿地环境水文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状况也在变化,表现出从湿地植物向陆生植物演替的趋势。研究表明两种人工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长势不同。在人工湿地中适宜构建芦苇群落,在表面流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中可以考虑水芹菜(Oenanthe stolonifera)和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人工湿地的水文条件与湿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工湿地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面。
张玲李广贺张旭张荣社唐翀鹏
关键词:滇池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学群落多样性水文条件湿地植物
潜流湿地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冲击负荷中试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进行了3种人工潜流湿地(无植物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冲击负荷试验,考察了潜流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潜流湿地能够有效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其中以芦苇床潜流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为最好。处理滇池流域重现期为5 a的单场降雨,试验床体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3.7%时,芦苇床湿地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2%,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3%;当冲击负荷流量增大后,处理系统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减小到2%时,芦苇床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6%和52.6%。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潜流湿地的冲击试验与前期的连续流试验结果相比,冲击负荷会降低系统的脱氮除磷率,降低的脱氮率<10%,降低的除磷率在15%左右。
张荣社李广贺周琪张旭张玲
关键词:潜流湿地暴雨径流
湿地生态修复植物生物学研究
在恢复和重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时,根据自然湿地的生态结构,引种少量水生植物种类重建湿地的生态结构,实现重建湿地的生态功能。要使高等水生植物在受污染水体修复工程中发挥最大的效应,湿地植物的选择应用至关重要。为了对湿地植物个体...
张玲李广贺张旭张荣社马艳秀
关键词:退化湿地高等水生植物千屈菜
文献传递
塑料管材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了目前给水管网中常用的3种塑料管材,未增塑聚氯乙烯(uPVC),聚乙烯(PE)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的释放规律.通过静态管段实验模拟给水管网中不同输配水状态,选取总有机碳(TOC)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塑料管材中有机物随时间的迁移释放特性,并分析了管材有机物释放对管网水中余氯消耗的影响.随着管材输配水次数的增加,uPVC管释放至水中的TOC浓度和TOC释放速率分别在0.03mg/L和0.04μg/(d·cm^2)以下,而PE管和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TOC的释放浓度和释放速率在初期最大[PE:0.19mg/L,0.25μg/(d·cm^2);PPR:0.07mg/L,0.09μg/(d·cm^2)],且后期递减并趋于平稳[PE:0.03~0.08mg/L,0.05~0.10μg/(d·cm^2);PPR:0.01~0.03mg/L,0.01~0.04μg/(d·cm^2)].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不同管材释放的有机物浓度持续升高.不同管材有机物的释放能力排序为:PE〉PPR〉uPVC.各管材的有机物释放特性直接影响管网水的余氯消耗特性,且管材的有机物释放量越多,管网水的余氯消耗越快.PE管的使用易引起水体有机污染问题.本研究明确了3种常用塑料管材的有机物释放规律,将进一步为与塑料管材安全性能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张玲刘书明胡洪营
关键词:塑料管材总有机碳饮用水
垃圾中含碳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的独立性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混合垃圾中单物质纤维素、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的独立性与否可为模拟和预测填埋场任意时刻的产气特性和稳定化进程提供依据。本文对单物质降解的独立性进行了探讨,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填埋环境下,单物质的厌氧产气量具有可叠加性,即各种单物质的降解是独立的。但是根据葡萄糖效应,在单一菌种纯培养试验中,会出现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即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会受到易降解有机物的抑制。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态系统复杂,可能会在具体环境中产生一些特殊的抗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微生物。如要从理论上确定填埋垃圾中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的独立性问题,需要设计专门的微生物学和酶学试验作进一步研究。
孙晓杰王敦球王洪涛陆文静张玲陆美菊吴安杰项振宇黄亮
关键词:垃圾葡萄糖厌氧降解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被引量:108
2004年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土壤种子库是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有助于对植被更新和植被演替动态的了解 ,对于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指导我们的生产实践。本文从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取样方法、研究内容及进展等方面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总结 ,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途径。
张玲李广贺张旭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植物生态学植被演替
塑料给水管材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释放规律研究
研究了目前给水管网中常用的三种塑料管材,未增塑聚氯乙烯(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 ide,uPVC),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o l ypropy l...
张玲刘书明
关键词:塑料管材饮用水总有机碳
文献传递
供水管网中的生物膜研究
近年,供水管网中生物膜生长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供水管网中生物膜组成和结构分析,生物膜生长的影响因素,管网腐蚀及微生物生长模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供水管网生物膜研究的最新动态.针对目前管网生物膜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张玲刘书明徐冬春李明明
关键词:供水管网生物膜微生物
文献传递
环氧树脂喷涂修复对供水管网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城市供水管道腐蚀和结垢,不仅会降低管网的供水能力,还会影响供水水质,因此对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某小区供水管网喷涂修复工程,阐述了环氧树脂喷涂修复工艺和喷涂改造对供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环氧树脂喷涂修复后,水质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浊度、TOC、Mn和Pb浓度都有明显的降低,pH值和余氯浓度变化不明显。
李明明刘书明郑少博赵云鹏张玲李若楠常田
关键词:供水管网环氧树脂喷涂水质变化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与降解效应被引量:63
2005年
利用大庆油田石油开采区的污染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选择紫花苜蓿和披碱草为供试植物,通过监测根系微生物活性、石油烃降解效率等指标,建立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揭示污染土壤石油烃降解效应和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可改善污染土壤持水能力和微生物活性,与无根系土壤相比,提高含水率达10%。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高出1~2个数量级,FDA(荧光素双醋酸酯)活性高出0.29~0.36。经过150d的降解,植物根际油污土中石油烃的降解率比无根系土壤高9.1%~15.5%。污染土壤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对微生物活性具有诱导作用,有利于石油烃的降解和污染土层的生物修复。
陈嫣李广贺张旭卢晓霞张玲
关键词:植物修复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微生物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