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3亚基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 评价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3亚基(Scn3b)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转基因手段,将目的基因Scn3b嵌入pBROAD-mcs载体中,成为pBROAD-rosa-Scn3b质粒,孕育原代小鼠.将原代小鼠和C57/B6小鼠进行配种,得到转基因小鼠.通过DNA、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鉴定过表达成功后,进行后续实验.随机选择Scn3b过表达转基因小鼠(Scn3b组)和同窝阴性对照小鼠(Con组)各10只,2月龄,雌雄不拘,体重25 ~ 30 g,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3、5、7和14 d时,测定机械痛阈.结果 2组间不同时间点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n3b不参与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和维持.
- 赵璇谭弘张璐陈治宇王英伟俞卫锋
- 关键词:钠通道神经痛
- 背根神经节Scn3b表达下调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 谭弘李昌林张璐王英伟
-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病理性痛
- 背根神经节Scn3b表达下调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 目的:探究神经病理性疼痛中Scn3b发挥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SNI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模型RNAi组,分别在术后7,9,11天椎管内注射Scn3b的shRNA质粒,术后14天检测。模型对照组,SNI模型...
- 谭弘李昌林张璐王英伟
-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病理性痛
- 文献传递
- 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ERK磷酸化的影响
- 李昌林谭弘张璐王英伟
- 七氟醚麻醉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神经系统内金属硫蛋白(M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组:新生大鼠依次吸入8%、5%、3%七氟醚3min、1min、4h,70%氧气作为载气;氧气组:大鼠吸入70%氧气4h;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吸入2h(T1)、4h(T2)和停止吸入后2h(T3)处死大鼠,每个时点处死4只。剖取前额叶皮层(PFC)和海马组织,应用Real-timePCR测定MTⅠ、MTⅡ、MT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1~T3时七氟醚组大鼠前额叶皮层中MTⅠ、MT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氧气组(P〈0.05)。七氟醚组MT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时点间比较T3〉T2〉T-(P〈0.05)。三组间MT 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七氟醚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TⅡ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氧气组,且不同时点间比较T3〉T2〉T1(P〈0.05)。三组间MTⅠ、MT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可较长期上调新生大鼠前额叶皮层MTⅠ和MTⅡmRNA的表达,以及海马组织中MTⅡ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抵抗七氟醚损害发育期中枢神经功能的机制。
- 张璐李昌林杨周晶赵璇王英伟
- 关键词:七氟醚中枢神经系统金属硫蛋白前额叶皮层
- 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ERK磷酸化的影响
-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P8)SD大鼠以窝为单位(每窝新生鼠的数量不少于12只)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实验组,给予3%七氟醚麻醉维持4小时(h),分别...
- 李昌林谭弘张璐王英伟
- 文献传递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_3亚基下调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3亚基(SCN3B)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10只随机均分为RNA干扰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椎管内注射质粒,C组注射生理盐水,western blot鉴定质粒干扰效果。40只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切断(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制备,成功后的26只随机分为模型RNA干扰组(SR组)和模型对照组(SC组)。SR组分别在术后第7、9、11天椎管内注射SCN3B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第3次注药后7天检测。SC组,椎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余操作相同。分别进行von Frey测试,观察背根神经节SCN3B表达下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机械痛阈值降低程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组大鼠的SCN3B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P<0.05)。注射前,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SR组的机械痛阈值为(7.23±1.74)g,明显高于SC组(2.31±0.46)g和注射前(1.60±0.23)(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SCN3B的表达水平下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的痛觉过敏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提示SCN3B参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 赵璇谭弘李昌林张璐王英伟俞卫锋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RNA干扰痛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