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登峰

作品数:23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神经损伤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3篇端侧
  • 3篇神经再生
  • 3篇周围神经
  • 3篇周围神经损伤
  • 3篇肘管
  • 3篇肘管综合征
  • 2篇电图
  • 2篇端侧吻合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撕脱
  • 2篇皮瓣
  • 2篇综合征
  • 2篇腕管
  • 2篇腕管综合征

机构

  • 2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张登峰
  • 15篇梁炳生
  • 9篇常文凯
  • 6篇乔虎云
  • 6篇贾英伟
  • 6篇李刚
  • 5篇王东
  • 5篇陈治
  • 4篇田江华
  • 4篇高平
  • 3篇尹芸生
  • 3篇裴连魁
  • 1篇史宝琦
  • 1篇彭春辉
  • 1篇杨海平
  • 1篇蔚晋斌
  • 1篇张金宝
  • 1篇张泽
  • 1篇吕国栋
  • 1篇武展雄

传媒

  • 7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辅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主辅钢板内固定技术能否为胫骨中下1/3骨折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单一团队于2015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胫骨中下1/3骨折患者40例,AO分型为42A(11例)、42B(5例)、42C(24例)。男性33例,女性7例;左侧21例,右侧19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为(43.4±14.3)岁。所有患者经由同一团队以同一方法完成主辅钢板手术治疗,术后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观察并记录骨折对位、对线和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评价踝关节功能情况,随访患者直至骨折完全愈合。结果35例患者得到随访,失随访患者5例,失访率12.5%。随访时间为4~33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中位数为16(14,18)周。踝-后足AOFAS评分显示该方法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优良率为97.1%。其中1例患者外踝部皮肤出现轻度感染破溃,经过换药和抗炎治疗后伤口愈合。1例Gustilo I型的患者胫前皮肤出现破溃,螺钉尾帽外露,经过换药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患者出现胫骨轻度外翻畸形(外翻角度约为8°),末次随访时,步态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患者可无痛行走。结论在胫骨中下1/3骨折的治疗中,主辅钢板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内固定,有效防止了骨折断端术后移位,患者能更早的进行康复锻炼,减少了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降低了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高岩张泽张进张登峰刘杰刘沛东包勤济张永红
关键词:胫骨骨折双钢板内固定
硝酸甘油膜缩短带蒂皮瓣断蒂时间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外用硝酸甘油膜缩短带蒂皮瓣断蒂时间的的实际应用可能性。方法 选用纯种新西兰大鼠 30只 ,随机分成 2组。A组 :腹部交叉带蒂皮瓣形成加外用硝酸甘油膜组。B组 :单纯腹部交叉带蒂皮瓣形成组。两组分别在成形术后 5d ,1 0d ,1 5d断蒂 ,按成活面积计算。 3周杀死实验大鼠 ,对皮瓣区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 ,计算对比分析各组的新生血管数。结果  5d ,1 0d断蒂 :AB两组之间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1 5d断蒂 ,AB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5)。 3周杀死实验大鼠 ,对比分析各组的新生血管数。结论 外用硝酸甘油膜可以缩短带蒂皮瓣断蒂时间 。
王东尹芸生苏宁高健张登峰冯浩宇
关键词:外科皮瓣硝酸甘油外科手术
30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2006年
田江华张登峰梁炳生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肌电图分析神经卡压
肘管综合征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例肘管综合征的病因、症状、治疗和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 19例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 ,其中 3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 ,改为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74 %。结论 :对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治疗 。
李承勤刘培林张登峰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病因远期疗效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
不同吻合面积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不同接触面积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面积因素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选用5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修复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5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B组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检测指标在8周时与A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后行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神经,神经纤维再生良好;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吻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贾英伟段王平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关键词:端侧吻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外束膜开窗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结论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贾英伟韦健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关键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
撕脱性断拇再植19例
1991年
撕脱性断拇采用桡动脉搭桥、头静脉分支移位、动静脉转流、桡神经浅支移位和邻指肌腱移位的方法,再植19例,成活18例。经长期随访,手部的血运及功能无不良影响,再植拇指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梁炳生裴连奎高平张登峰
关键词:拇指离断再植术
大鼠失神经腓肠肌细胞内Fox03a及MuRF-1的表达规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失神经大鼠腓肠肌细胞中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a(fork-head protein,FoxO3a)及MuRF-1的表达规律。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6只,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左侧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0、1、2、3、4、5、6、7、10、14、21、28d各处死一组大鼠,取右侧腓肠肌,于-70℃冰箱保存。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其中的FoxO3a和MuRF-1的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uRF-1的基因表达在失神经第4天达到峰值(18.12倍),失神经14d后下降至正常。FoxO3a的基因表达在失神经第6天达到峰值(7.06倍),而后虽缓慢下降,但仍高表达。FoxO3a和MuRF-1的蛋白含量随失神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FoxO3a和MuRF-1的表达和蛋白改变与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王鹏飞张登峰梁炳生彭春辉王红兵任晋华
关键词:肌萎缩失神经
肘部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37侧)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传统尺神经前置术式20侧(A组),筋膜瓣下尺神经前置术式17侧(B组)。检测术前、术后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的变化,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参照张高孟等分级标准计算优良率,A组优良率为80%,B组优良率为94.12%。B组手术前、后MCV变化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血管蒂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梁炳生吕国栋常文凯田江华张登峰余宗保贾英伟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外科手术
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被引量:2
1997年
1987年7月~1994年6月,对21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其中复合移位4组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者1例,3组(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者6例,2组(膈神经、副神经)者9例,1组(膈神经或颈丛运动支或肋间神经)者5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变异1例,对4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者,在神经移位的同时进行血管修复,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的康复。随访到19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6年2个月,优良率达73.7%。认为,神经移位术是修复神经根性撕裂伤的常规方法,合并血管损伤者也应同时修复。
裴连魁梁炳生尹芸生王东高平张登峰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节前损伤神经移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