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盛宗

作品数:31 被引量:58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7篇低渗
  • 17篇低渗透
  • 16篇油藏
  • 10篇渗流
  • 9篇气藏
  • 6篇低渗透油藏
  • 6篇油气
  • 5篇动压力
  • 5篇压力梯度
  • 5篇油气藏
  • 5篇启动压力梯度
  • 5篇储层
  • 4篇低渗透储层
  • 4篇低渗透油气藏
  • 4篇油层
  • 4篇油田
  • 4篇渗透率
  • 4篇驱油
  • 3篇弹塑性
  • 3篇油藏渗流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长庆石油勘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1篇张盛宗
  • 7篇刘先贵
  • 6篇刘建军
  • 6篇朱维耀
  • 5篇黄延章
  • 5篇程时清
  • 5篇胡建国
  • 4篇胡雅礽
  • 3篇王为民
  • 2篇刘慈群
  • 2篇胡雅衽
  • 1篇侯晓春
  • 1篇郭和坤
  • 1篇吴朝玉
  • 1篇陈权
  • 1篇周娟
  • 1篇李相方
  • 1篇刘曰武
  • 1篇孙佃庆
  • 1篇丁雁生

传媒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应用数学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力学2000...
  • 1篇第三次国际石...

年份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介质油藏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驱油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对双重介质油藏,提出了用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驱油的方法来提高其采收率。建立了双重介质油藏聚合物驱油和地下交联聚合物驱油的两维两相五组分的双渗双孔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溶剂驱替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粘度、阻力系数、吸附、滞留、扩散以及双重介质中的渗吸等),对该模型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提出了易于应用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计算。分析了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在双重介质油藏中的渗流规律,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聚合物驱的交联强度以及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比等因素对双重介质油藏驱油效果的影响,比较了聚合物驱和地下交联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双重介质油藏进行聚合物驱和地下交联聚合物驱提供理论指导和优选方法。
杨正明朱维耀孙鹏霄张盛宗
关键词:双重介质油藏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单相渗流敏感系数被引量:5
2002年
建立了在单相低速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反求低渗透油藏参数的敏感系数公式 ,给出了各类非均质油藏条件下压力关于渗透率和孔隙度的数值计算结果· 认识到井底压力对井底附近的渗透率更敏感 ,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 ,使生产井附近区域敏感系数变大· 观测井敏感系数在两井连线区域受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很大·
程时清张盛宗黄延章朱维耀
关键词:非达西渗流孔隙度反问题低渗透油藏
应用典型曲线进行产量递减分析被引量:12
1995年
基于Arps递减方程,建立了油气藏递减阶段无因次累积产量与无因次时间关系的典型曲线图版,提出了应用典型曲线拟合进行油气藏产量递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求得初始递减率D1、递减指数N及递减前的稳定产量Q1,避免了应用产量进行分析时,产量波动性及时间离散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胡建国张盛宗
关键词:油气藏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油水两相渗流敏感系数理论模型
2002年
本文研究了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油水两相渗流的反问题 ,建立了基于动态信息的油藏敏感系数计算模型 ,给出了井底压力和水油比关于渗透率和孔隙度的敏感系数的有效算法 ,为油藏数值模自动拟合和油藏精细描述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程时清李相方张盛宗黄延章朱维耀
关键词:反问题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
合理选择注采井网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6
1994年
利用注水开采油田的早期资料,建立油水井数比的定量表达式,以及合理地层压力与最大产液量的数学表达式,为选择注采井网及其老油田加密调整提供依据。
张盛宗胡建国
关键词:油田采油井井网
低速非达西渗流动边界问题的积分解被引量:25
2002年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径向流的动边界问题,给出了高精度的积分解,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压力分布的影响,发现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井底附近压力下降越快,外边界传播越慢.
程时清张盛宗黄延章朱维耀
关键词:积分解非达西渗流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层
低渗透油气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研究被引量:73
2001年
回顾爆炸法(井内爆炸法、核爆炸法和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油气的历史,提出低渗透油气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的基本思路: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将乳胶状爆燃药压入油层裂缝,并采取不损毁井筒的技术措施点燃该爆燃药,从而在水力压裂主裂缝邻域造成碎裂带,达到提高采收率、增产原油的目的。至少已找到一组特种火炸药基本配方,在200mm小尺度模拟实验中实现了“层内爆炸”挤注、点火和爆燃的过程,证实技术原理基本可行。考虑流体内部的热传导、边界的热损失和阻尼,提出了有化学反应的薄层药爆燃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恒稳推进和不可压缩简化,计算结果的物理图象符合常理,从理论上证实了薄层药爆燃可行。“层内爆炸”油井产出液的后处理,原则上是安全的:残留在岩缝的未爆炸炸药颗粒在生产阶段难以流出地层;进入集输系统的残药颗粒浓度低于1%,原则上能用离心法分离;残留在分离后原油中的的微量炸药在400℃加热炉已完全热分解,热分解不可能导致爆炸。“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的研究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课题,预期增产效益显著高于水力压裂,有可能形成低渗透油气田开采的新局面,还可能使一些目前不可采的低渗透油气资源成为可采资源。今后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室?
丁雁生陈力谢燮张盛宗刘先贵刘小蘋杨业敏俞稼槃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田爆炸法提高采收率层内爆炸
低渗油藏最佳经济效益下的裂缝长度分析
1990年
本文运用生产数据,从实际统计入手,提出低渗透油藏生产井,如何确定最大经济效益条件下的合理裂缝长度问题。研究了不同裂缝长度与压裂施工加砂量的关系和定量计算压裂增产油量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生产期压裂效果有明显差异的结论。在设计裂缝长度时,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发展压裂工艺技术、挖掘油田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问题。
张盛宗胡建国苏源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压裂裂缝
核磁共振与石油开采
1999年
张盛宗王为民
关键词:核磁共振石油开采测井钻井储量油层损害
裂缝性砂岩油藏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由于其裂缝分布的不均匀、不连续的特点,其自身不能形成其渗流网络.因此,基于灰基基础上的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不再适用.笔者打破将裂缝性油藏处理成双重介质的传统做法,建立适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礽张盛宗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双重介质相对渗透率渗流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