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维蛋白胶粘合法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FG)粘合法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至2012年就诊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1.35岁。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采用单纯缝合法(单纯神经缝合组);另一组在缝合的同时,局部应用FG粘合,并联合应用NGF(神经缝合+FG及NGF组)。术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而对FG及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单纯神经缝合组中,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6例,部分恢复11例,无明显恢复7例,优良率70.8%;神经缝合+FG及NGF组中,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21例,部分恢复3例,优良率100%,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神经缝合组(P<0.05)。结论在修复神经过程中联合应用FG及NGF,可明显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新波梁喜凤张梦云张荣杨晓花
- 关键词:周围神经纤维蛋白胶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材料
-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常见腹泻致病菌研究
- 刘景武付素兰任天红张荣张蕊王国文孙文泽
-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层析原理的胶体金法快速诊断方法,通过制备抗血清、免疫胶体金,通过实验确定了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和胶体金标记抗体蛋白质最适用量,根据实验获得的最佳条件,制备胶体金标记抗体,组装试纸条。建立了检测常...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泻致病菌
- 酵母样真菌引起慢性腹泻经甲硝唑治疗后的粪便标本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酵母样真菌为肠道寄生菌,属于正常菌群,在正常人的粪便中很少,涂片镜检偶见,培养一般为阴性,通常不致病。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和不合理应用,很容易造成酵母样真菌大量繁殖,肠道内菌群严重失调,引起腹泻。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和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目前,有些研究表明甲硝唑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本研究对在我院治疗的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慢性腹泻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有效的患者,通过粪便检查,确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其机制。
- 付素兰刘景武任天红张荣孙文泽
- 关键词:甲硝唑粪便培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实验室检查对酵母菌引起慢性腹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查对酵母菌引起慢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0例慢性腹泻病人进行血常规测定,取粪便标本进行普通显微镜镜检,发现类似酵母菌者,再用超高倍镜检,超高倍镜检发现酵母菌者再进行粪便培养。结果:血常规正常,无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为慢性感染,普通显微镜镜检发现类似酵母菌者,再用超高倍镜检[1],发现大量酵母菌且酵母菌比例超过10%,球菌:杆菌大于1:3[2],菌群比例严重失调。取此患者粪便进行培养,超高倍镜检查有酵母菌与培养出酵母菌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象不高的慢性腹泻病人取其粪便,先用低倍镜进行镜检阳性者,再进行超高倍镜检并与便培养联合检查,可大大提高酵母菌引起慢性腹泻的检出率。研究结果提示合理应用和选择抗生素,降低酵母菌感染[3]。
- 付素兰任天红刘景武王国文张荣
- 关键词:酵母菌超高倍镜慢性腹泻
- 沙门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腹泻病人粪便中沙门菌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临床粪便标本的前处理方法,使之与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用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煮沸、免疫磁珠等技术相结合,处理人工污染的标本。方法一是采用样品经免疫磁颗粒富集菌体再经过60℃水浴30 min处理。方法二是经梯度离心方法处理再经煮沸30 min。然后使用沙门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最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相比检测结果无差别,检出限均为105CFU/ml。可从时间、和费用方面来说,经梯度离心方法处理再经煮沸30 min的方法操作更简便、实用。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套临床粪便标本的前处理方法,成功应用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
- 刘景武付素兰任天红张荣张蕊孙文泽
- 关键词:沙门菌胶体金免疫层析前处理方法
- 沙门氏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被引量:4
- 2013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每年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腹泻病例达数十亿,死亡的0~15岁儿童约170万。发达国家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花费达数十亿美元。我国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1992至2001年共上报5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涉及患者人数达162995例。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体的38.5%和50.9%。据WHO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漏报率高达95%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也可能仅为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1]。从全球情况看,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是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等。一次公共安全事件很容易引起全球性的恐慌,尤其是在人们对病原菌未知的情况下,所以如何快速确定病原菌,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成为问题的关键。
- 刘景武付素兰任天红张荣张蕊孙文泽
- 关键词:沙门氏菌胶体金免疫层析
- 洛铂及IL-2联合干预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洛铂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联合干预对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案。方法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单独应用洛铂与IL-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洛铂与IL-2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率较两者单独应用时均有增强(P<0.05)。
- 王国文鹿刚单保恩付素兰任天红张荣
- 关键词:乳腺肿瘤洛铂白细胞介素2
- 重组人IL-2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IL-2对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洛铂体外抑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作为实验对象。利用MTT实验检测重组人IL-2和对照药物洛铂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利用RT-PCR方法分析MCF-7细胞中Syk基因在不同处理因素作用下表达情况。结果:洛铂能明显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重组人IL-2对两种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人IL-2和洛铂同时处理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比单独应用洛铂时明显升高,并且同时处理时MCF-7细胞中Syk mRNA表达水平比洛泊单独处理时高。结论:重组人IL-2能增强洛铂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重组人IL-2单独作用乳腺癌细胞时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针对MCF-7细胞,重组人IL-2刺激信号传递可能有Syk参与。提示在体内时IL-2不仅对机体免疫细胞起重要的刺激激活作用,还可能对瘤细胞本身也有抑制作用。
- 鹿刚王国文单保恩付素兰任天红张荣
-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洛铂乳腺癌SYKMDA-MB-231
- 输血不良反应分析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根据临床输血中的临床观察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回报,回顾性总结、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存在的概率及如何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临床回馈做总结性归纳统计,对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析。结果临床输血患者总数24 322例,其中6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有相应回报,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27%,过敏反应占输血不良反应总和的56.06%,在输血反应类型中占首位,其次为发热反应所占比例为21.21%。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中以过敏和发热为主,是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未发现及发生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输血不良反应不能杜绝,应对输血适应证进行严格筛查,预防输血反应为主,寻找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机制,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和疗效。
- 张荣任天红李哲张翠召
- 关键词:成分输血输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 免疫胶体金法与培养方法检测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自制沙门氏菌胶体金试纸对沙门氏菌检测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探讨其用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培养法作为金标准,并用胶体金方法对同一份标本进行检测,对胶体金方法的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作出计算。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有极好的一致性(Φ=0.903,Kappa=0.898),胶体金法诊断沙门氏菌与金标准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法检测沙门氏菌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9.6%,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9.6%,假阴性率为18.2%,假阳性率为0。结论胶体金法在基层、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对沙门氏菌检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方法的特异性高,一致性也较高,但其灵敏度仍有待提高。
- 刘景武付素兰任天红张荣张蕊孙文泽
- 关键词:沙门氏菌免疫胶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