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热证胸痹补气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特别是其中标实之热毒证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临证采用清热解毒之法可取得满意疗效,但笔者认为,若适当添加补气之品,可以遏制热毒之势,修复热毒对气阴的耗伤,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彭敏
- 关键词:热证胸痹中医药疗法
- 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及解毒通络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灌胃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六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并予相应药物处理;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血查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中剂量解毒通络合剂组黑尾长度显著缩短;角叉菜胶可以使大鼠IL-1β值升高,中、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防止IL-1β值升高。结论中剂量解毒通络合剂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
- 戎冬梅魏陵博彭敏丁书文
- 关键词:血栓形成角叉菜胶IL-1ΒIL-6TNF-Α
- 热毒与血栓形成关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理论研究阐明热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提出热毒是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热毒导致血栓形成的靶部位是络脉的论点,并立清热解毒通络法,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验证解毒通络合剂对血栓形成的治疗作用。动物实验观察解毒通...
- 彭敏
- 关键词:热毒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
- 解毒通络法对血栓形成大鼠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
-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及其对 IL-1β、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对照组、解毒通络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
- 魏陵博彭敏戎冬梅丁书文王鹂
- 关键词:解毒通络法血栓形成角叉菜胶IL-1ΒIL-6TNF-Α
- 文献传递
- 外感热邪致胸痹初探被引量:5
- 2007年
- 彭敏
- 关键词:外感
- 管住嘴、迈开腿,远离“三高症”
- 2007年
- 话说“三高症”
“三高症”指的是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互相之间也紧密关联。这些疾病在早期可以毫无症状,而到了后期却日趋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三高症”患者,中医主张三分治、七分养,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三高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即管住嘴、迈开腿。
- 丁书文彭敏
- 关键词:三高症高脂血症合理膳食糖尿病高血糖
- 浅探心气与上窍的联系被引量:1
- 2005年
- 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 ,探讨了心气与五官七窍的关系 ,强调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亦掌管与他脏相关诸窍 ,临床上可通过治心而治诸窍病变。
- 彭敏郑昊
- 关键词:心气历代医家五脏六腑过治五官调心
- 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压、血糖、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UA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试验组以解毒通络合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ECG)、中医症状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疗效(有效率92%)、ECG疗效(有效率64%)、中医症状总疗效(有效率90%)、硝酸甘油停减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明显的降血糖、降压、减慢心率的作用;明显降低hsCRP、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结论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降压、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有关,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降血糖、降低hsCRP。
- 魏陵博戎冬梅彭敏王鹂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
- 解毒通络法对血栓形成大鼠AT-Ⅲ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及解毒通络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灌胃时间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6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静脉血查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结果大鼠造模48h、72h后解毒通络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解毒通络合剂低剂量组相比,黑尾长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解毒通络合剂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相比,D-二聚体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剂量解毒通络合剂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中、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明显提高实验大鼠的D-二聚体含量,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从而减轻血栓形成。
- 王鹂魏陵博彭敏丁书文戎冬梅
- 关键词:解毒通络法血栓形成角叉菜胶D-二聚体
- 通心络胶囊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每组各12只。灌胃时间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血查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通心络组黑尾长度显著减少;AT-Ⅲ活性和D-二聚体含量增加。结论通心络胶囊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制为AT-Ⅲ依赖性抗凝和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
- 魏陵博彭敏戎冬梅丁书文
- 关键词:通心络血栓形成角叉菜胶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