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歆 作品数:322 被引量:1,417 H指数:1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理学 更多>>
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四种游离组织瓣(前臂皮瓣、腹直肌皮瓣、大腿前外侧皮瓣和腓骨复合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同组织瓣的适应证。材料和方法:对151例应用三种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原... 彭歆 毛驰 俞光岩 郭传 黄敏娴 张益关键词:上颌骨缺损 游离组织瓣 文献传递 SF-36用于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分析SF-36中文版用于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测定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方法采用SF-36中文版对97例确诊为口腔鳞癌的连续患者进行QOL的测量,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映度。结果量表8个领域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76~0.96,分半信度为0.69;35个条目可提取9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2%;以FACT-G第四版中文版为效标,其效标效度为0.734;量表能敏感的区分口腔癌患者QOL随时间的变化,对已知的两组口腔癌患者术前QOL的差异也表现出一定的区分能力。结论SF-36用于国人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定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映度,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严颖彬 毛驰 彭歆 俞光岩 郭传瑸 邹士琦关键词:生活质量 口腔癌 SF-36 腮腺沃辛瘤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52 1997年 本文总结25年中诊治的176例腮腺沃辛瘤(Warthin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发病情况分析。腮腺沃辛瘤占同期所有腮腺上皮性肿瘤的15.3%,良性肿瘤的20.6%。将25年平均分为5个研究周期,Warthin瘤在所有腮腺肿瘤以及良性肿瘤中的构成比均呈稳定上升趋势,90年代初比70年代初增长3倍。患者的性别差异无明显变化,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上升,男女比例持续保持在6:1左右。发病年龄集中在50~69岁。 俞光岩 柳晓冰 彭歆 高岩关键词:腮腺肿瘤 沃辛瘤 病理 进行性半面萎缩症的综合外科矫治术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术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5例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轻度畸形的1例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及同期行颏成形术;中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3-6个月后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重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患侧下颌升支和上颌牙骨段的同期牵引成骨术,3~4个月后取出牵引器的同时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结果5例患者正颌外科及牵引成骨均效果良好,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均成活,患者面部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①进行性半面萎缩症的程度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发病年龄越小,畸形越严重。②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可有效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软、硬组织复合畸形。 李自力 毛弛 伊彪 彭歆 梁成 王晓霞 王兴关键词:皮肤移植 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的救治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24年 口腔(口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相当数量的患者就诊时已为临床晚期,多需外科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许多患者在接受首次外科或放化疗后,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再次治疗更为困难,且预后不良。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这些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患者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然而针对如何开展救治性外科治疗,尚无依据可循,非规范诊疗也比较常见。本文整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经全国口腔颌面头颈外科领域专家研讨商议,在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救治性外科治疗的定义、适应证、围术期评估、手术分级、辅助治疗、功能康复等领域达成共识,供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医师参考。 何悦 祝奉硕 马春跃 贺捷 王延安 李劲松 刘冰 蒋灿华 侯劲松 彭歆 何培杰 张东升 王军 刘习强 杨宏宇 陈超刚 吴逸群 姚原 苏立新 刘峰 马玉波 朱凌 温红梅 黄秋雨关键词:口腔癌 口咽癌 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研究目的:分析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研究方法:集2009-201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总结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张宏伟 彭歆关键词:颌骨 文献传递 血管化腓骨瓣修复涉及髁突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累及髁突的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0月,53例累及下颌升支上部的颌骨良性病损,行下颌骨切除后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下颌骨重建,分别采用了腓骨代替髁突法(30例)、游离髁突法(7例)及保留髁突法(16例)3种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分析总结临床方法经验,并对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成活率98.1%(52/53);41例患者术后随访,进行了临床检查及外形、功能评价,经Fisher检验,腓骨替代髁突组、游离髁突组及保留髁突组患者在术后外形和进食、语音功能上无显著差别。结论:3种不同髁突处理方法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缺损重建,在临床上实用可行,可依据患者病损的具体情况选用。 张韬 毛驰 彭歆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陈永宁 赵继志关键词:游离腓骨瓣 下颌骨重建 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和随访研究 目的:了解涎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963~2010年收治的涎腺上皮性肿瘤病例5949例,建立涎腺肿瘤数据库,病理诊断参照2005年WHO涎腺肿瘤病... 彭歆 高敏 郝杨 曹战强 陈艳 高岩 俞光岩关键词:上皮性肿瘤 发病情况 涎腺癌 临床病例分析 随访研究 文献传递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正颌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塞来昔布超前镇痛用于正颌外科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接受双颌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术前2 h给予塞来昔布400 mg口服,术后每日予塞来昔布200 mg,1日2次,口服至术后4 d,对照组于同时间点予安慰剂。所有患者均完成正颌外科手术,术中麻醉方式及术后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于麻醉清醒后及手术后1~4 d采用Wong-Baker脸谱评定量表评估术后疼痛,并记录术中失血量、额外镇痛需求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疼痛主诉发生率及额外镇痛药使用显著减少。但其中接受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的患者麻醉清醒后至术后1 d两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其余用药相关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显著降低正颌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但在常规剂量下对接受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的患者作用不显著,且不增加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 杨晨 彭歆 伊彪关键词:正颌外科 超前镇痛 塞来昔布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2017年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是头颈部大剂量放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以慢性坏死及感染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开口受限、咀嚼及语言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死骨暴露,严重者甚至造成病理性骨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领域棘手的临床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下颌骨ORN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下颌骨ORN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与规范,对该疾病的处理仍以个人或单位经验作为治疗依据,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下颌骨ORN治疗后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下颌骨ORN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7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下颌骨ORN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最终制订"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何悦 侯劲松 李晓光 马春跃 彭歆 王慧明 王松灵 刘磊 刘冰 田磊 刘忠龙 刘习强 徐昕 张东升 蒋灿华 王军 姚原 朱国培 白永瑞 王胜资 孙长伏 李劲松 何三纲 王成 Nabil Samman 孙坚 张陈平 张志愿 邱蔚六关键词: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