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红
- 作品数:31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乙拉西坦抑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穿孔素的释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为了研究腹腔注射左乙拉西坦(LEV)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对野生型C57BL/6小鼠(WT组);穿孔素基因敲除C57BL/6 ...
- 张玥李颖李刚左联徐霞红
- 文献传递
- 脑梗死急性期阴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正>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阴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349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并于入院72小时内完成首次头颅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卒中相关因素,按首次弥散加权成像是否存在异常信号分为DW...
- 左联李刚徐霞红张玥李颖
- 文献传递
- 左乙拉西坦抑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穿孔素的释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为了研究腹腔注射左乙拉西坦(LEV)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对野生型C57BL/6小鼠(WT组);穿孔素基因敲除C57BL/6 ...
- 张玥李颖左联徐霞红李刚
- 文献传递
- 缺氧后水通道蛋白4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和发现缺氧后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定位和含量变化。方法模拟在体缺氧状态,观察缺氧后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细胞体积的变化;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含量变化评价细胞损伤程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星形胶...
- 鲍欢徐晓云顾晓波徐霞红胡晖
- 文献传递
- 老年癫痫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病患者的常见发病原因、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发病特点等。结果 56例病例中,由于突发性癫痫发作而入院13例(23.2%),在住院时出现癫痫发作43例(76.8%),住院时癫痫发作的患者明显多于突发性癫痫发作而入院的患者(χ^2=32.142,P=0.000)。而其中部分性发作的患者7例(12.5%),全面性发作的患者40例(71.4%),癫痫持续状态9例(16.1%),全面性癫痫发作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发作类型的患者(χ^2=20.571,P=0.000)。老年癫痫发作的原因中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病因的患者数(χ^2=14.286,P=0.000)。在34例死亡病例中,在癫痫发作后1个月内死亡7例(20.6%),2-6个月死亡9例(26.5%),7-12个月死亡7例(20.6%),1-3年死亡11例(32.3%)。结论老年癫痫患者中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脑血管病,主要的发作形式是全面性发作。老年癫痫群体中的常规脑电图检查率低,且癫痫放电率低。
- 张玥李刚徐霞红杨玉梅郝俊杰左联李颖王选
- 关键词:老年癫痫发病原因临床症状
- 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非糖尿病组80例;糖尿病组68例。糖尿病组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分为 A、B、C、D 四组,对照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及好转率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加重,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预后的指标。
- 徐霞红徐晓云李刚朱雯霞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血糖预后
- 脑梗死急性期阴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阴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349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并于入院72小时内完成首次头颅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卒中相关因素,按首次弥散加权成像是否存在异常信号分为DWI...
- 左联徐霞红张玥李颖段茜郝俊杰李刚
- 急性脑梗死继发认知障碍高危因素分析及保护因素探讨
- 徐晓云黄蕾高伟明顾晓波朱雯霞钱国正胡晖徐霞红沈伟文付东明周涵芝
- 该课题以脑梗死急性期为研究起点,康复期末为终点,对浦东地区在东方医院就诊的脑梗死病人作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探讨急性脑梗死继发认知障碍的危险和保护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脑梗死急性期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70.3%,6个月时有10%...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第五部分)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 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 徐霞红李刚鲍欢郝俊杰左联肖亚平杨玉梅王悦胡晖黄东雅王少石
-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急救医疗服务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第二部分)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 鲍欢胡晖王选徐霞红张靖张玥李刚黄东雅王少石
-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急救医疗服务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