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洲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红茶
  • 2篇色素
  • 2篇热效率
  • 2篇香气
  • 2篇香气成分
  • 2篇绿茶
  • 2篇课程
  • 2篇加工机械
  • 2篇工夫红茶
  • 2篇扁形茶
  • 2篇茶色
  • 2篇茶色素
  • 2篇茶叶
  • 1篇多酚
  • 1篇多功能机
  • 1篇性信息素
  • 1篇芽茶
  • 1篇养颜
  • 1篇摇青
  • 1篇饮品

机构

  • 16篇宜宾职业技术...
  • 7篇宜宾市农业局
  • 2篇宜宾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四川省茶业集...

作者

  • 16篇成洲
  • 7篇廖茜
  • 5篇李清
  • 5篇罗学平
  • 4篇李丽霞
  • 3篇赵先明
  • 2篇辜义洪
  • 1篇张敬慧
  • 1篇罗鸣
  • 1篇朱涛
  • 1篇梁宗余
  • 1篇边磊
  • 1篇姚逸
  • 1篇王琪
  • 1篇曾碧涛
  • 1篇江鹏
  • 1篇刘琨毅
  • 1篇卢琳
  • 1篇陈雪玲
  • 1篇敬廷桃

传媒

  • 3篇蚕桑茶叶通讯
  • 2篇中国茶叶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南方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酿酒科技
  • 1篇宜宾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宜宾茶产业发展创新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以宜宾市茶叶生产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系列绘制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变化图,比较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宜宾市茶叶发展做出的贡献,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分析宜宾茶叶产业制度对发展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宜宾三十多年的茶产业发展创新看,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随着宜宾茶产业的发展,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生产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成洲廖茜
关键词:制度变迁理论茶产业
针形茶机制工艺研究及几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选用早春鲜叶单芽加工针形茶,进行名茶机具的配备,确定了机械制造工艺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和适度标准,并针对加工工序中的几个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
成洲
关键词:针形茶机械制造
宜宾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四川省宜宾市茶园的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2019年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专家团队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邱场村茶园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茶园小绿叶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蔡红兵席阳红成洲边磊杨朝林彭章颜麟丰罗学平钟晓雪
关键词:茶园绿色防控性信息素
绿茶加工不同热源杀青机热效率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 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 615.92 kJ、23.35%和6 732.80 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成洲廖茜
关键词:热源杀青机热效率
高职院校“茶叶加工技术”“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分析高职院校"茶叶加工技术"与"茶业机械与设备"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融合课程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团队等课程改革措施,为培养学生茶叶加工核心职业能力提供服务。
罗学平李丽霞成洲李清杨双旭赵先明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不同季节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采自春、夏、秋3个季节的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7种香气化合物,其中春茶81种,夏茶46种,秋茶79种,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橙花叔醇等31种成分是各季四川工夫红茶的共有成分;在主体香气成分方面,春茶中检出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18种,夏茶中检出苯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氧化物Ⅳ、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等15种,秋茶检出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等18种;春茶和秋茶表现出花香可能与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含量较高有关,而夏茶和秋茶表现出的桔糖香可能与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有关;春、夏、秋3个季节四川工夫红茶Wickremashinghe-Yamanishi比值分别为0.26、0.62和0.23,表明在香气品质方面秋茶较优,其次为春茶,夏茶稍差,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
李丽霞罗学平李清成洲赵先明
关键词: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勾兑与品评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根据“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要求,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职院校酿酒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勾兑与品评技术》为例,通过“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体系、能力导向指引优化教学策略、多元多维全程优化教学评价、文化溶血脉思政贯始终4个方面,对“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思政综合育人的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李秀萍彭春芳陆兵辜义洪成洲
基于PAS2050规范的绿茶生产中碳排放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四川省茶叶企业两条扁形芽茶常用机制生产线,按照PAS2050规范,用LCA方法研究绿茶生产的碳排放,确定生命周期,绘制生命周期图,并比较不同机制生产线碳排放量,确定碳排放关键点,提出降低碳排放的路径。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发热机械设备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关键点,比较两条生产线不同能源碳排放量,提出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促进绿茶的低碳生产。
成洲廖茜
关键词:绿茶生产碳排放
夏季红茶摇青发酵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开展摇青发酵工艺在夏季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香气组分,为提高夏季红茶品质提供理论基础。采取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夏季红茶摇青发酵工艺。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对摇青发酵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夏季摇青发酵红茶优化工艺参数为:萎凋时间14 h、摇青时间55 min、堆积发酵时间4.0 h,在该工艺参数下制作的红茶具有明显甜花香。在摇青发酵红茶中共检测出83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醛类、烯烃类和酮类等,其中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以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水杨酸甲酯等17种化合物为主体,占香气成分总量的61.34%,是形成摇青发酵红茶甜花香的重要组分,而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可能是形成摇青发酵红茶甜花香的特殊成分。同时检出了β-环柠檬醛、柠檬醛等31种对照中未检出的香气成分。摇青发酵可增加红茶香气组分,有利于提高夏季红茶香气品质。
罗学平李丽霞赵先明李清成洲
关键词:香气成分GC/MS分析
宜宾茶叶产业化经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文章对宜宾茶叶产业所面临的威胁、机会、弱势和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宜宾茶叶应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调整茶业结构战略,发展特色产品品牌战略等方案。
成洲廖茜
关键词:SWOT矩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