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晓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人员
  • 2篇会诊
  • 1篇滴注
  • 1篇滴注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型心
  • 1篇性疾病
  • 1篇血便
  • 1篇血分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医学教育
  • 1篇抑制剂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现状
  • 1篇症状

机构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1篇戴晓艳
  • 4篇刘茜
  • 2篇邹海欧
  • 2篇史迪
  • 2篇沙蕊
  • 2篇杜铁宽
  • 1篇严晓伟
  • 1篇吴东
  • 1篇朱燕林
  • 1篇留永健
  • 1篇钱家鸣
  • 1篇刘红菊
  • 1篇宁晓红
  • 1篇朱文玲
  • 1篇黄宇光
  • 1篇郑莹
  • 1篇刘炜
  • 1篇朱华栋
  • 1篇陈未
  • 1篇方理刚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现状被引量:5
2008年
细菌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发达国家成人中年发病率为4/10万~6/10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因此,对病原菌治疗的方案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重点对目前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现状作一介绍。
戴晓艳刘正印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发病率耐药性病原菌
规范药物治疗的射血分数重度减低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重度减低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北京协和医院超声数据库中1992—2011年经过规范治疗的59例LVEF低于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就诊信息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2014年6月进行中期随访,2018年6月进行最终生存随访。结果在本组患者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35例(59.3%),平均左室舒张末内径为(72±10)mm,双平面LVEF为25%±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入组时使用率为86.4%,随访过程中剂量达标率为30.6%(15例/49例);β受体阻滞剂入组时使用率为88.1%,随访过程中剂量达标率为25.0%(13例/52例);螺内酯使用率为67.8%;植入辅助器械(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使用率为27.1%。中位存活时间83(40,138)个月,最短生存时间为9个月,最长为296个月(约25年),46.3%(19例/41例)的患者死于心原性休克,19.5%(8例/41例)的患者猝死。生存分析结果提示,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HR:0.128,95%CI:0.037~0.447,P=0.001)和规律随诊(HR:0.222,95%CI:0.071~0.691,P=0.009)与长期生存相关。结论LVEF低于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生存,其中规律随诊与长期生存有关。
林雪戴晓艳陈未郭潇潇徐瑞燚朱燕林严晓伟朱文玲方理刚
关键词:随诊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戴晓艳闫静王友培宁晓红
关键词:会诊
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对涉及终末期患者管理的临床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05份,整体有效回收率56.1%。其中,55.7%的医生曾有对终末期患者实施镇静的经历。85.2%和75.7%的医生认为使用镇静药物可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大部分医生因为担心缺乏法律支持(86.1%)和患者或家属不理解(59.1%)而对镇静治疗存在顾虑。90.4%的医生愿意接受缓和镇静培训。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医生认同通过镇静治疗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但因缺乏法律法规支持而对镇静治疗的实施存在顾虑,需要加强缓和镇静培训。
余佳文刘红菊彭劲民戴晓艳郑莹史迪宁晓红黄宇光
三甲医院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三甲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针对这些困难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7名请求过缓和医疗会诊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开展中的障碍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对缓和医疗了解不够深入、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的认知不够深刻、临床诊疗团队对会诊意见落实不够全面、缓和医疗会诊团队提供服务的精力有限、缓和医疗的开展难以创造所谓的经济效益5个方面。同时,针对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开展过程中的障碍和不足,提出工作改进的建议包括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缓和医疗的接受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知识水平、建立会诊团队与医护人员的新型合作模式、增强医院对缓和医疗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建立健全缓和医疗相关法律政策等。结论三甲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的需求和期望仍在提高。
宁晓红张雨沙蕊杜铁宽李杰戴晓艳刘薇刘茜赵小萱邹海欧
关键词:医护人员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缓和医疗会诊实践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起的缓和医疗会诊进行总结梳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提出的22次缓和医疗会诊资料。结果共18例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8)岁(36~88岁);10例患者会诊1次,6例患者会诊2次,2例患者未完成会诊;1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3例患者为非肿瘤性疾病。会诊原因中,61.1%(11/18)是关于沟通;61.1%(11/18)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症状。离世地点方面,8例在本院离世,6例在其他医疗机构离世。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对缓和医疗会诊存在明确需求,会诊能给急诊医患双方带来帮助。
宁晓红李佳颐戴晓艳刘茜史迪赵小萱李杰王磊葛楠曲璇杜铁宽朱华栋
关键词:会诊急诊
硕士研究生缓和医疗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调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某教学医院硕士研究生对缓和医疗的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2019~2021年度参加缓和医疗必修课程的77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授课前,学生的缓和医疗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各项问题得分为2~3分(满分为5分)。其中,在“能够缓解患者撤除呼吸机后呼吸困难的痛苦”及“能够自然地和家属讨论器官捐献问题”方面得分较低,分别为(1.98±1.35)及(1.88±1.34)分,而在“能够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表示共情”“与家属自如谈论抢救意愿”“能够在患者临终前选择适合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及“高年资同事为学习临终患者照顾树立了榜样”方面得分较高,分别为(3.00±1.38)、(3.05±1.41)、(3.06±1.40)及(3.41±1.55)分。“曾经接受过缓和医疗教育”“作为医师参与过患者死亡过程”以及“有自身罹患重病住院、近亲友离世或床前探望重病或临终亲友经历”的学生,缓和医疗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授课前,学生的缓和医疗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整体偏低,体现了开设缓和医疗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对学生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教学。
曲璇张丁月葛楠郑莹戴晓艳宁晓红
关键词:医学教育
三级医院主导的社区安宁缓和医疗培训模式探索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三级医院主导的社区安宁缓和医疗培训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5月参加北京协和医院主导的社区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的37名学员的资料。采取自主学习、知识点讲解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采用自制量表对学员的培训效果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配对二分类资料采用McNemar检验,2组配对有序分类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培训时间持续4个月,共进行2次线下教学,线上学习总时长为3524 min。其中,线上自主慕课学习总时长为1834 min;线上带教14次,总时长为1690 min。学员平均出勤率为96.5%。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缓和医疗的选择时,我的许多同事(医生或护士)都感觉不舒服”[(2.43±0.93)和(2.78±0.85)分]、“缓和医疗支持医师协助自杀(即安乐死)的行为”[(1.54±0.96)和(2.03±1.07)分]方面得分显著降低,“为使临终患者免于疼痛困扰,我通常会开(或要求开)足量的镇痛药”[(3.32±1.08)和(2.57±0.93)分]、“一旦知道根治性治疗不再有效,我通常会告知患者”[(3.46±0.87)和(2.95±0.85)分]方面得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各项缓和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在“病程决定了疼痛治疗的方法”[64.9%(24/37)和40.5%(15/37)]、“辅助疗法对于疼痛控制很重要”[100.0%(37/37)和86.5%(32/37)]、“长期使用吗啡镇痛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药物成瘾”[45.9%(17/37)和24.3%(9/37)]及“缓和医疗的理念与积极治疗的理念是一致的”[81.1%(30/37)和43.2%(16/37)]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课程整体满意度在97.6%以上,对课程设置、知识点讲解、案例讨论、教师对案例的讲解及个人收获等5个方面的评分分别为4.94、4.95、4.94、4.94及4.96分(满分5�
戴晓艳成佳奇赵小萱沙蕊刘茜曲璇葛楠宁晓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免疫系统在肿瘤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以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领域中取得了成功,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本文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athway,PD-1/PD-L1)通路、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及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综述,总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带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寻找优势人群、处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克服药物耐药,是目前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耿瑞璇郑志博戴晓艳张志媛司文洁付晨薇田庄李永宁
关键词:CTLA-4
北京协和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对医护人员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对请求过缓和医疗会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对17名请求过缓和医疗会诊的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缓和医疗会诊对医护人员的正面影响有:可以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给予医护人员心理支持,减少职业耗竭感;给予医护人员技术支持,从而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与学习;弥补传统医疗缺乏的人文关怀以及重拾被忽视的医学伦理问题的作用。结论三甲医院内缓和医疗会诊对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末期病患的品质意义重大,现有的缓和医疗会诊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张雨刘茜戴晓艳赵小萱葛楠曲璇宁晓红邹海欧
关键词:医护人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