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艳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急救
  • 2篇ERCP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导丝
  • 1篇导丝法
  • 1篇淀粉酶
  • 1篇血症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造影
  • 1篇真空采血
  • 1篇真空采血器
  • 1篇针状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胰腺炎

机构

  • 5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5篇方艳
  • 2篇刘梅桂
  • 2篇石向阳
  • 2篇双金权
  • 1篇陈艳
  • 1篇周世文
  • 1篇姚梅花
  • 1篇潘忠丽
  • 1篇金红
  • 1篇刘斌
  • 1篇谢玉清

传媒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安徽医院协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常规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剂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c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166例临床患者资料,其中术前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栓纳肛的病例94例,未使用吲哚美辛72例,比较两组ERCP术前、术后3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78.0±6.9 vs 87.8±7.8,P>0.05),但吲哚美辛组术后3 h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6±67.7 vs438.6±77.4,P<0.01),24 h血淀粉酶也低于对照组(227.8±37.3 vs 239.8±38.1,F=19.93,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vs 5.6%,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7.4%vs 12.5%,P<0.01)。结论 ERCP术前使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可以作为常规预防手段使用。
周世文刘斌石向阳双金权方艳
关键词:吲哚美辛
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术在ERCP胆管插管困难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采用针状刀实施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术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管插管困难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经常规或胰管导丝占据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仍然困难的ERCP患者,采用针状刀行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术完成胆管深插管及后续治疗,观察插管的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例采用针状刀行乳头预切开术进行胆管深插管,成功14例,失败1例,成功率93.3%,术后发生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血,无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穿孔、死亡等并发症。结论经常规或胰管导丝占据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仍然困难的ERCP患者,采用针状刀行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术,可有效提高ERCP诊治的成功率,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检查准备工作充分,术中娴熟的操作配合和监护是保证预切开术行ERCP胆管插管困难治疗成功的关键。
刘梅桂方艳潘忠丽姚梅花
关键词:护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院前急救有别于门诊与病房,它接待急发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病人。本文介绍了院前病人的特点,探讨了院前急救护理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护理工作策略。
方艳舒广玉
关键词:院前急救
文献传递
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浅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在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结果观察组在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及输液能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陈艳丁圣荣方艳舒广玉谢玉清金红
关键词:真空采血器浅静脉留置急救
双导丝法在困难ERCP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双导丝插管技术在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择行ERCP治疗的患者,对常规导丝引导切开刀选择性胆总管插管失败且导丝3次进入胰管者,保留胰管导丝,再次用第2根导丝引导切开刀进行选择性胆总管插管,并比较双导丝法与常规插管方法的成功率及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结果:73例治疗性ERCP中,常规插管成功51例,22例为插管困难性ERCP,对导丝3次进入胰管者采用双导丝技术行胆管深插管有16例,成功1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插管方法患者中有2例术后发生胰腺炎,在双导丝方法中也有2例发生术后胰腺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导丝插管是常规胆总管深插管失败后比较可靠的一种补偿方法,可以提高困难性ERCP诊治的成功率,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技巧是保证双导丝插管法行困难ERCP成功的关键。
刘梅桂方艳双金权石向阳
关键词:护理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