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喆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正畸移动装置在牵引成骨新成骨中移动牙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正畸移动装置在牵引成骨新成骨中移动牙的方法的可行性,建立动物模型,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将六只成年(12~15月龄)雄性小尾寒羊(绵羊)的下颌两侧随机分组,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骨成熟期分为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四周组(非成熟骨组)和半年组、一年组(成熟骨组)。对照组分为常规对照和空白对照。非成熟组对侧为常规对照,成熟骨组对侧为空白对照。实验组在下颌第一双尖牙的近中牙槽嵴位置行手术骨皮质切开,放置牵引成骨器,术后5天开始牵引成骨,每12小时牵引加力一次,1.2mm/d,牵引6天,在第一双尖牙近中形成7.2mm新生骨段;分别在一周、两周、三周、四周和半年、一年后,在第一双尖牙近中约2cm位置牙槽嵴顶植入种植钉作为支抗,使用正畸轻力移动牙齿的方法应用镍钛拉簧牵引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力值约100g(0.98N),3周后第一双尖牙移入牵引成骨骨段。常规对照组,使用同样正畸方法牵引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3周。结果实验组牙齿顺利移动进入牵引成骨骨段,松动度Ⅰ度,局部牙龈红肿、轻度炎症,X线检查示无X尖周病变、无明显牙根吸收。结论使用正畸力在牵引成骨新成骨中移动牙齿的方法切实可行,本研究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以应用于后续的研究中。
- 曹喆贾绮林曾祥龙
- 关键词:牵引成骨正畸动物模型
- 唇腭裂患者颈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者颈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统计颈椎异常在唇腭裂患者中的比例及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304名6岁以上唇腭裂患者(男191人,女113人),对照组6岁以上非唇腭裂223人(男132人,女91人),应用头颅侧位片观察颈椎异常的表现。结果颈椎异常的表现类型分为后弓发育缺陷和融合两大类,其中,后弓发育缺陷分为椎弓裂、发育不足和寰枢对位不良三个亚类,融合分为寰枕融合和椎体融合两个亚类。寰枢对位不良在以往的研究中未曾报道。实验组中,55人(18.1%)发现颈椎异常,对照组中19人(8.5%)发现颈椎异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椎异常的表现类型分为后弓发育缺陷和融合两大类,发现新的表现类型寰枢对位不良。颈椎异常在唇腭裂患者中的发生比例高于非唇腭裂人群,差异有显著性。
- 曹喆贾绮林
- 关键词:唇腭裂头颅侧位片
- 唇腭裂患者颈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者颈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统计颈椎异常在唇腭裂患者中的比例及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304名6岁以上唇腭裂患者(男191人,女113人),对照组6岁以上非唇腭裂223人(男132人,女91人),应用头颅侧...
- 曹喆贾绮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