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影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免疫
  • 2篇疫苗
  • 2篇孕妇
  • 2篇妊娠
  • 2篇妊娠期
  • 2篇替诺福韦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出血热
  • 2篇细胞
  • 2篇母婴
  • 2篇抗体
  • 2篇护理
  • 2篇表面抗体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3篇朱丽影
  • 7篇钟丽华
  • 7篇于雷
  • 6篇卢宝玲
  • 6篇程昱
  • 5篇姚红
  • 4篇樊健
  • 3篇王媛媛
  • 1篇林伟
  • 1篇王福祥
  • 1篇王齐
  • 1篇黄超群
  • 1篇于淑玲
  • 1篇王宏伟
  • 1篇林元龙
  • 1篇王秀菊
  • 1篇樊建

传媒

  • 4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护理服务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可行性与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生活质量等,并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7~16(10.25±6.72)d,对照组住院8~19(13.29±5.43)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t=7.295,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66.47±6.63 vs 54.76±6.07)及出院1年时(66.92±4.22 vs 48.47±13.67)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9%(χ2=11.791,P=0.001)。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住院时长及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马文婧朱丽影
关键词:优质护理可行性出血热肾病综合征护理满意度
不同评分系统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众多,其中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肝癌治疗参考标准,然而只有B期符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指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近年来相继提出了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评分系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介绍了有关TACE治疗预后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各评分系统的优缺点及评估效能,为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汪晓芳朱丽影卢宝玲钟丽华程昱樊健姚红于雷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多种免疫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变化及其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与恢复期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检测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HFRS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同期检测患者的胱抑素C(Cys-C)、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另选同期13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检测TNF-α、IFN-γ、IL-6、TGF-β1和IL-10水平。应用SAS 9.3国际标准统计学编程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FRS患者急性期IFN-γ(χ~2=4.273、P=0.0336)、TNF-α(χ~2=16.3562、P <0.0001)、IL-6(χ~2=9.752、P=0.0018)和IL-10(χ~2=6.3352、P=0.01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FRS患者急性期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2、P=0.0056)。HFRS患者恢复期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接近或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833)。HFRS患者发病不同时期Cys-C、Cr、LDH和APTT等指标均于急性期升高,于恢复期下降,与IFN-γ、TNF-α、IL-6和IL-10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HFRS急性期时IFN-γ、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分泌增加,主要因CD4+CD25+Fox P3 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抗炎因子TGF-β1分泌不足,细胞因子失衡是导致机体免疫病理损伤的重要机制。
刘瑜朱丽影于雷钟丽华樊建姚红
关键词:促炎因子抗炎因子肾综合征出血热
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婴幼儿联合免疫后HBsAb应答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作为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保护性抗体,在预防H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HBsAb的保护力至少可持续30年,但对于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的高危儿童,临床观察到仍存在HBV再感染的风险。因此本文针对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婴幼儿在联合免疫后HBsAb的应答情况、免疫后HBV再感染情况及加强免疫的相关建议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及是否需要加强免疫等热点问题提供依据。
徐蕾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朱丽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免疫应答加强免疫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2022年
出于对“肝炎”的恐惧,导致人们对化验单上的“转氨酶”数值也格外敏感。认为一旦转氨酶高了,就说明自己得了肝炎。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肝脏是人体内含酶最丰富的脏器,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释放出来,这些变化可表现为酶的检测值升高。所以,转氨酶高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
朱丽影
关键词:转氨酶化验单肝损伤肝炎肝细胞
艾滋病合并乙肝肝硬化及隐球菌脑膜炎1例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可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报告了中国艾滋病(HIV)感染人群中14.6%合并乙肝...
林元龙黄超群朱丽影王福祥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应用替诺福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我国目前有HBV携带者约8000万,5%~10%的孕妇携带HBV,新生儿出生时应用单价HBV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免疫,仍有5%~10%的婴儿感染HBV。为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当妊娠中后期HBV DNA〉2×10^6IU/mL时,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于妊娠24~28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TDF)、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治疗。
石跃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替诺福韦妊娠期HBV携带者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V疫苗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个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2例。个性化护理组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立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对患者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1个月后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心理状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个性护理组患者治疗护理后膀胱功能指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排尿量、LTUS评分)、心理状况评价(SAS和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治疗护理前及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尿路感染、泌尿结石、肾盂积水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9.52%vs 26.19%,χ2=3.977,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周卉朱丽影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个性化护理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
以门诊服务创新推动医院品牌提升被引量:1
2011年
品牌是心灵的烙印.能够做到口口相传的牌子才称得上品牌。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医院需从理性角度深入分析自身品牌建立的优势.超前规划好未来的品牌发展战略.以使医院在接受患者选择时处于有利地位。我院情系患者.着眼细节优化服务.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在细微之处体现医院新形象,提升服务品质,
王秀菊朱丽影于淑玲王齐王宏伟林伟
关键词:门诊
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的持久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HBV感染和未感染孕妇共90例,以其分娩的9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其中HBV感染孕妇(60例)根据其妊娠期间是否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分为抗病毒治疗组(30例)和未抗病毒治疗组(30例),抗病毒治疗组孕妇所分娩婴幼儿30例,未抗病毒治疗组30例.未感染HBV孕妇所分娩的30例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于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幼儿在出生后12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记录3组孕妇的分娩年龄、孕周及有无相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所分娩婴幼儿的体质量及性别.观察所有婴幼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率,进一步观察7月龄、10月龄、1周岁、1.5周岁和2周岁时HBsAb滴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3组孕妇的分娩年龄、孕周,所分娩婴幼儿的体质量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婴幼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率均为0.00%,HBs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孕妇所分娩的婴幼儿,从10月龄开始其HBsAb滴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幼儿7月龄、10月龄、1周岁、1.5周岁及2周岁时HBs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婴幼儿相比,HBsAb下降较快.结论 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幼儿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计划免疫后,7月龄时HBsAb滴度较正常婴幼儿无显著差异,但7月龄后其HBsAb滴度随时间下降较快,需密切观察,以降低产后婴幼儿HBV感染风险.
范志颖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母婴阻断乙肝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