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尧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1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评价影响放射治疗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12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级胶质瘤54例,Ⅲ~Ⅳ级58例。手术全切61例,次全切43例,单纯活检8例。术后等待放射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7.5 d,放射治疗的中位剂量为56 Gy。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低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53.0%;高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和17.2%。年龄≤40岁、低分级胶质瘤、手术全切肿瘤、放疗前Karnofsky评分≥80分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年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以及放疗前的功能状况是影响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 胡建莉王涛费世宏范丽陈静彭刚朱庆尧雷艳荣
- 关键词:预后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比较奈达铂(NDP)或顺铂(DDP)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NP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0岁的Ⅲ、Ⅳa期NPC患者随机分为NDP联合IMRT组(N组)和DDP联合IMRT组(P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放疗结束6 w均可进行疗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在于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结论 NDP联合IMRT是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NPC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侯盘长朱庆尧雒建超牛坡
- 关键词:鼻咽肿瘤奈达铂顺铂
- 明胶酶在不同类型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差异
- 2010年
- 目的:探讨明胶酶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Real-time PCR和明胶酶谱法检测CNE1、CNE1-LMP1、CNE2、SUNE1-5-8F和SUNE1-6-10B 5株鼻咽癌细胞株中明胶酶mRNA的表达及分泌,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明胶酶mRNA在5株鼻咽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为SUNE1-5-8F>CNE1-LMP1>SUNE1-6-10B>CNE2>CNE1,其中,明胶酶mRNA在SUNE1-5-8F细胞和SUNE1-6-10B之间以及CNE1-LMP1细胞和CNE1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NE2细胞和CNE1细胞之间,MMP-9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MP-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明胶酶谱结果显示,明胶酶的活性在CNE1-LMP1细胞上清液中明显高于CNE1细胞(P≤0.001),在SUNE1-5-8F细胞上清液中明显高于SUNE1-6-10B细胞(P<0.001),而CEN2细胞分泌明胶酶的量为5株细胞中最低1株。结论:明胶酶的表达和分泌与鼻咽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 朱庆尧任精华胡凯王涛
- 关键词:鼻咽肿瘤明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潜伏膜蛋白1
- PH结构域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对乳腺癌恶性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21年
- 目的探讨PH结构域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PHLPP1)对乳腺癌恶性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59对乳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PHLP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构建对照和PHLPP1过表达稳定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凋亡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细胞在体内生长和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PHLP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54±0.23)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 (0.7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1.98±0.22)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A值(1.0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生长30 d后肿瘤体积[(1 209.43±289.69) mm3]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920.43±100.5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3,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4.19±4.90)%]明显低于观察组细胞凋亡比例[(27.33±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1,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91.49±7.23)个]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迁移数量[(57.18±6.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8,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生长30 d后淋巴结转移数量[(19.48±3.99)个]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7.19±1.5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3,P<0.05)。对照组细胞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86±0.18)明显低于观察组细胞(1.59±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2,P<0.05)。对照组细胞MM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32±0.20)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0.7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P<0.05)。结论 PHL
- 罗执芬崔勇霞仓顺东庞晓辉寇振朱庆尧
- 关键词:乳腺癌凋亡
- 上皮钙黏蛋白启动子-160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作为一种关键的结构蛋白对正常的细胞极性、上皮形态和细胞分化非常重要。最近有研究表明E-cad基因启动子区域-160C/A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易感性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中NPC危险性和E—cad基因启动子-160C/A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03例明确诊断为NPC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18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启动子区域-160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按性别和年龄调整后,实验组E—cad基因启动子-160C/A位点A/A基因型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后OR=2.09,95%CI:1.03-4.22,P=0.04)。按性别分层后,女性NPC患者中A/A基因型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OR=7.57,95%CI:1.57-36.47,P=0.012)。此外,与NPC患者中男性A/A基因型比对,女性A/A基因型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OR=2.66,95%CI:1.14-6.20,P=0.024)。结论:E-cad基因启动子-160C/A位点的A/A基因型是中国汉族人群患NPC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尤为显著。
- 金娜胡凯朱庆尧袁超王涛
- 关键词:上皮钙黏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鼻咽癌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合并肺癌、乳腺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药液灌注,观察组给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液灌注,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35/39),高于对照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2.05%(32/39),高于对照组的58.97%(2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03%(16/39),低于对照组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灌注时给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高于顺铂,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 杨红杰仓顺东韩倩程鹏赵阳朱庆尧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 体质指数对肺癌患者图像引导放疗中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中摆位误差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6月行IGRT的肺癌患者32例。根据患者BMI值分为体重过低组(A组5例:BMI<18.5)、体重正常组(B组12例:18.5≤BMI<24)、超重组(C组8例:24≤BMI<28)和肥胖组(D组7例:BMI≥28)。使用千伏级锥形CT采集32例肺癌患者每周治疗前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分别采用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比较不同配准方式和不同BMI的摆位差异。结果共获取256幅CBCT图像。A、B、C、D组患者在x、y、z三维方向上骨性配准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4±0.20,0.33±0.17,0.25±0.22)、(-0.28±0.19,0.29±0.14,0.18±0.21)、(-0.67±0.22,0.31±0.17,0.61±0.25)、(-0.75±0.19,0.38±0.11,0.68±0.25)和灰度配准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22,0.31±0.17,0.21±0.21)、(-0.25±0.18,0.28±0.14,0.19±0.22)、(-0.67±0.17,0.30±0.16,0.56±0.23)、(-0.72±0.22,0.36±0.12,0.63±0.21)。随患者BMI的递升(A组→B组→C组→D组),在两种配准方式、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呈递增(除B组骨性标准前后方向外),以D组(肥胖组)摆位误差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BMI患者采用灰度配准在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值部分小于采用骨性配准。结论采用相同配准框和图像质量下,肺癌患者IGRT中建议优先采用灰度配准。患者BMI越大,摆位差异越明显,对于肥胖患者的摆位要注意误差影响。
- 梁恒坡韩倩李良李亚琼谢家存雒建超朱庆尧
- 关键词:肺癌图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体重指数摆位误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对人食管癌移植瘤放射增敏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EC9706食管癌模型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建立模型,待肿瘤长至100 mm3时按随机表将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G1024组、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单纯照射组:第1、8天分别给予6MVX射线,照射剂量单次8 Gy;AG1024组:AG1024腹腔注射30 μg/(kg·d),每周5次,共2周;联合组:给予AG1024腹腔注射和照射.每隔2天测肿瘤直径,第15天断颈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各组瘤重较对照组减小,抑瘤率分别为39.16%、18.73%和57.04% (F=13.56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组肿瘤细胞G0/G1及G2/M期增多,S期减少,较单纯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4、-16.738、12.871,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联合组肿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下降;TUNEL法检测联合组肿瘤组织出现凋亡细胞.结论 IGF-1R抑制剂AG1024能增加食管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改变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吴广银韩倩朱庆尧李良李鑫
- 关键词:食管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放疗增敏
-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国产盐酸托烷司琼进行比较。方法将68例接受中重度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化疗前静脉推注,盐酸托烷司琼5 mg化疗前静脉点滴,两药均联合应用5 mg地塞米松,观察并记录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均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急性胃肠道反应,对迟发性胃肠道反应,盐酸帕洛诺司琼的疗效优于盐酸托烷司琼,两者对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2.4%和6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能有效且安全地预防化疗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消化道反应。
- 朱庆尧王涛李跃华张利玲彭纲
- 关键词:化学治疗帕洛诺司琼恶心
-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检测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其在鼻咽癌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5株有代表性的鼻咽癌细胞系,其中CNE1为高分化细胞系,CNE1-LMP1为稳定转...
- 朱庆尧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增殖生物学行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