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龙
- 作品数:110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肺癌组织中Smad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检测Smad1蛋白在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肺癌组)、25例正常肺泡组织(肺泡对照组)及29例正常支气管组织(支气管对照组)中Sma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Smad1蛋白在肺癌组和肺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肺泡对照组和支气管对照组(P<0.01);Smad1蛋白在肺腺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肺泡对照组和支气管对照组(P<0.01);Smad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Smad1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作用,有潜力成为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预警指标。
- 王嘉韩双双褚茜茜孙武装朱振龙王丽红孙佳玮
- 关键词:肺癌肺泡支气管免疫组织化学
- 胃肠道腺癌组织中HIF-1α、COX-2及Bax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环氧化酶-2(COX-2)及Bax在胃肠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腺癌组织37例为胃肠道腺癌组,以其胃肠道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37例作为淋巴结转移癌组,正常胃肠道黏膜组织37例作为正常胃肠道黏膜组。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3组癌组织中HIF-1α、COX-2及Bax的表达。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胃肠道腺癌、胃肠道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HIF-1α、COX-2及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胃肠道黏膜组织(P<0.01);胃肠道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及胃肠道腺癌组织中HIF-1α、COX-2及Bax蛋白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COX-2及Bax蛋白在胃肠道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的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肠道黏膜,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相关,检测上述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及病理意义。
- 高秀江李淑静朱振龙何春年
- 关键词:胃肠道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环氧化酶-2BCL-2相关X蛋白质
- 胃腺癌中CO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还氧化酶-2(COX-2)蛋白在胃腺癌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大体形态、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正常胃黏膜38例、非典型性增生胃黏膜36例及胃腺癌51例石蜡包埋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OX-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为64.71%(33/51),明显高于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的38.89%(14/36)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36.84%(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腺癌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84.38%(27/32),淋巴结无转移组表达率为31.58%(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溃疡型胃癌阳性表达率为71.11%(32/45),非溃疡型胃癌阳性表达率为16.6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杨艳红朱振龙王政民孙晓峰张瑞华焦晓青
- 关键词:胃肿瘤COX-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结肠癌病程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结肠癌病人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其与结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结肠癌患者168例,其中男88例,女80例,结肠癌Ⅰ期44例,Ⅱ期43例,Ⅲ期40例,Ⅳ期41例。此外选取健康对照40例,所有入组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统计分析血清中IL-6、TNF-α水平和结肠癌病程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Ⅰ期患者血清中的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6及TNF-α水平与结肠癌病程具有正相关。结论血清中IL-6、TNF-α水平在结肠癌患者中的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随着结肠癌病程增加,其水平亦明显升高,因此,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可作为筛选和评估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张鹏飞张玉军朱振龙安永辉陈进军
- 关键词:结肠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糖尿病性乳腺病被引量:3
- 2005年
- 朱振龙张钰杨艳红魏守礼王松鹤
- 关键词:糖尿病乳腺病
- 血管及支气管分型对不同病理类型亚实性结节诊断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肺内单发亚实性结节(subsolid nodules,SSNs)与支气管及周围血管的关系进行分型,探讨其对此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内单发SSNs的CT图像。按照支气管与SSNs中实性或磨玻璃成分关系分为5型,按照供血血管是否扭曲扩张及其走行将SSNs与供血血管的类型分为4型,对不同病理类型SSNs与支气管及血管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结节47例中,支气管分型以Ⅴ型和Ⅳ型为多(27/47,17/47),血管分型以Ⅱ型和Ⅲ型为多(28/47,13/47);浸润性腺癌组39例中,支气管分型以Ⅰ型为多(21/39),血管分型以Ⅲ和Ⅳ型为多(23/39,12/39);癌前病变组、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支气管分型均未表现为Ⅴ型;微浸润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血管分型均未表现为Ⅰ型。不同病理类型SSNs与病变大小、支气管分型、血管分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支气管及血管分型提示不同病理类型SSNs,其对良恶性结节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晨光刘浩李淑静孙梦月朱振龙李建科
-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 ,阐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为 3种亚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2 0例 ,含有星形、梭形和小圆形细胞形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6例 ,以小圆形细胞及中圆形细胞为主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4例 ,多为大圆形及中圆形细胞。全部肿瘤中 ,带状细胞 ,蝌蚪形细胞及多核细胞占 2 7% ,仅 1例见到横纹。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 :Vimentin 92 % ,desmin 5 3.3% ,平滑肌肌动蛋白 87.5 %及Myoglobin 92 .2 %。结论 在横纹肌肉瘤中少数为带状及蝌蚪状细胞 ,绝大多数为圆形细胞 ,后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 魏守礼朱振龙贾茹吕贵华陈文磊李其云邝刚
- 关键词:圆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兔肺癌模型并发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对兔肺癌模型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法成功建立41只兔肺癌模型,至肺部肿瘤长至直径1 cm,每只家兔在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活检针检活检5次,总共205次,统计及分析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41只兔肺癌模型中,19只发生并发症(46.3%),其中7只发生单纯气胸,5只发生单纯胸腔出血,7只出现胸腔出血合并气胸的情况。总计14只发生气胸(34.2%),共有12只发生胸腔出血(29.3%)。结论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在兔肺癌模型可行,但出血、气胸并发率高。提示应用在人肺癌患者多次穿针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王运仓赵君禄王欣朱振龙刘强刘金锋王争田勍李建科
- 关键词:肺肿瘤穿刺活检并发症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 PINCH2-PINCH蛋白家族新成员被引量:2
- 2007年
- 张钰朱振龙杨艳红王大维
- 关键词:ILK整合素LIM结构域
- nm23-H1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nonmetastatic protein 23 homologue 1)的表达,试图阐明nm23-H1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60例(CINⅠ、CINⅡ、CINⅢ各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0例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CINⅡ(P<0.05),CINⅢ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但与宫颈鳞状上皮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状上皮癌中nm23-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m23-H1蛋白的低表达是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是一项有用的指标。
- 孟亚丽张霞郑燕王立芹朱振龙张红真
- 关键词:宫颈鳞癌NM23-H1蛋白临床病理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