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十五”林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理化性质
  • 4篇土壤理化
  • 4篇土壤理化性
  • 4篇土壤理化性质
  • 4篇人工林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退耕还林
  • 3篇退耕还林模式
  • 3篇尾巨桉
  • 3篇巨桉
  • 3篇桂西北
  • 3篇厚荚相思
  • 2篇地表径流
  • 2篇杉木
  • 2篇土壤化
  • 2篇土壤化学
  • 2篇土壤化学性质
  • 2篇土壤水

机构

  • 15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5篇李保平
  • 13篇黄承标
  • 2篇曹继钊
  • 2篇庄嘉
  • 2篇秦武明
  • 2篇赖家业
  • 1篇吴庆标
  • 1篇冯昌林
  • 1篇魏雅丹
  • 1篇王凌晖
  • 1篇黄丹
  • 1篇何斌
  • 1篇陈朝山
  • 1篇莫雪莲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7篇2010
  • 8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被引量:21
2009年
按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代表性的土壤剖面(0-80 cm土层),按国颁标准采集样品与测定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为0.86-1.38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27.66%-44.14%,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4.98%-13.22%;土壤通气度为4.67%-13.08%。(2)土壤pH值为6.03-7.45;有机质含量为13.9-120.3g.kg-1;全N为0.81-3.74 g.kg-1;全P为0.21-0.78 g.kg-1;全K为11.62-22.54 g.kg-1。以上表明,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疏松、通气性能良好;土壤中N、P、K主要养分含量丰富。
韦国富黄承标覃文更葛建邦谭卫宁李保平
关键词: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桂西北退耕还林模式下小流域径流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桂西北石山区退耕还林样地进行地表径流量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地表径流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依据,从而选择更有效的退耕还林类型,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表径流跟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气温有关,月地表径流量与当月的日平均降雨量有关。②3个样地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喜树人工林(2.52 mm)>玉米地(2.17 mm)>喜树+吊丝竹人工林(0.84 mm),说明喜树+吊丝竹样地的地表径流量较小,其保持水分效果比喜树和玉米样地好,是较好的退耕还林模式。③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为: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总体的趋势是地表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但是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不是正比关系,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李保平黄承标庄嘉赖家业陈朝山
关键词:地表径流退耕还林模式降雨量桂西北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分布区土壤理化性质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更好地繁殖和保存兰科植物的优良基因,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按兰科植物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状况,选择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22个,分别取样测定土壤(0-20 cm)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密度为0.530-1.012 g.cm-3,平均值为0.794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39.7%-62.9%,平均值为54.1%;土壤通气度为16.7%-34.4%,平均值为25.1%。土壤pH值为5.33-8.03;有机质质量分数为30.55-98.32 g.kg-1;全氮及水解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46-7.38 g.kg-1和191.40-713.40 mg.kg-1;全磷及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为0.72-1.77 g.kg-1和0.80-6.30 mg.kg-1;全钾及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1.32-9.88 g.kg-1和25.30-99.80 mg.kg-1。从而充分表明,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分布区土壤较疏松、通气性及透气性能良好。土壤中氮、磷、钾主要养分质量分数丰富。
黄承标冯昌林李保平邓振海罗玉婷蓝玉甜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
3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水土流失是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2002—2006年,在广西南宁市郊丘陵地带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建立厚荚相思人工林和尾巨桉人工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3个径流小区,分别对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进行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的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39.60t/hm2)、尾巨桉林(45.03t/hm2)、灌草坡(64.30t/hm2);(2)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26t/hm2)、尾巨桉林(0.29t/hm2)、灌草坡(0.32t/hm2);(3)年平均水土养分(N、P、K)流失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036kg/hm2)、尾巨桉林(0.039kg/hm2)、灌草坡(0.054kg/hm2);(4)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在各植被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根据5a各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量的大小,可划分为流失高峰期(造林当年)、流失减缓期(造林后2~3a)和流失稳定期(造林后4~5a)3个阶段;(5)水土流失量的季节变化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夏季(48.6%~72.5%)、春季(20.8%~48.2%)、秋季(2.5%~3.9%)、冬季(0.7%~2.8%),分别与同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相吻合;(6)在广西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对于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黄承标刘运华秦武明韦善华黄丹李保平
关键词:厚荚相思尾巨桉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
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在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环境中,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带设置了研究其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用的9个调查样地,分别采集土样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0-10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为0.54-1.44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3.93%-72.00%;土壤通气度为8.28%-30.55%;土壤有效贮水量为819.8-1 707.0 t.hm^-2。(2)0-40 cm土层土壤的pH值为3.92-4.56;土壤的平均全氮含量和碳氮比分别为1.96 g.kg^-1和15.5;土壤的平均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0.62 g.kg^-1和1.53 mg.kg^-1;土壤的平均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5.25 g.kg^-1和97.5 mg.kg^-1。(3)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在改良其森林土壤的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贮水能力,丰富森林土壤有机质及其N、P、K的含量等,增强土壤涵养水源及肥力上都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
黄承标吴仁宏何斌曹雄亮黎家春黄必庆张传李保平
关键词: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及其经济价值估算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森林植被及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状况,根据海拔设置了18个标准样地,对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乔木冠层、林下灌草层、林地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层的涵养水源能力进行了调查与估测,并对该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乔木冠层平均截留雨量为3097.7×10^4t·a^-1,占总贮水量的27.8%。林下灌草层平均截留雨量为517.2×10^4t·a^-1,占总贮水量的4.6%。各森林类型中枯落物的累积干质量为3.00-15.56 t·hm^-2,最大吸水量和最大净吸水量分别为8.64-45.44和5.64-33.58 t·hm^-2,平均净吸水量为19.58 t·hm^-2;林地枯枝落叶层的平均吸持贮水量为2 664.2×10^4t·a^-1,占总贮水量的23.9%。不同林地100 cm土层的贮水量为355.2-1 940.0 t·hm^-2,林地土壤层平均贮水量为4 876.0×10^4t·a^-1,占总贮水量的43.7%。该保护区森林植被4个水文层次实际的总贮水量为11 155.1×10^4t·a^-1,折算成货币价值后,则该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总效益应为人民币13 386.1×10^4元·a^-1。调查统计结果充分说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对于维护和保障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维持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承标张建华罗远周蒋得斌玉伟朝李保平
关键词:涵养水源森林植被
亚热带低丘地巨尾桉幼林地径流特性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揭示生长于不同环境的桉树幼林地径流特性。[方法]通过在广西钦州市低丘地区选择不同更新方式的巨尾桉幼林地建立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流失量的定位对比监测研究。[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年均地表径流量为灌草坡(215.930 mm)>萌芽林(168.499 mm)>实生林(122.455 mm),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395.043 mm)>春季(96.343 mm)>秋季(19.452 mm)>冬季(0 mm),与该区降雨量的季节分配相吻合。不同植被类型年土壤侵蚀量依次为实生林(7.220 kg/hm2)>灌草坡(6.345 kg/hm2)>萌芽林(6.285 kg/hm2),土壤侵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水土主要养分流失量为实生林(0.095 5 kg/hm2)>灌草坡(0.084 0kg/hm2)>萌芽林(0.083 0 kg/hm2),与土壤侵蚀量大小规律相一致,并显示出K>N>P。[结论]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幼林地表径流差异显著,其养分流失量各有差异。
李保平吴凤至陆绿洲魏雅丹莫雪莲
关键词:巨尾桉地表径流养分流失
杉木采伐迹地改植尾巨桉后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以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为对照,研究了尾巨桉人工林随着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林地在连续晴天和连续雨天情况下土壤(0~80cm土层)平均含水率依次为18.33%~22.69%和22.29%~26.66%,分别比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减少1.0%~18.1%;(2)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渗透速度为2.72~10.56mm·min-1,比灌草坡增加2.5%~7.1%,而比厚荚相思林减少6.5%~25.4%;(3)尾巨桉林地(0~1m)平均土壤容重为1.219~1.499g·cm-3,比灌草坡下降0.6%~2.6%,而比厚荚相思林增大0.8%~2.5%;(4)尾巨桉林地((0~1m)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依次为8.3%~12.8%、33.2%~36.0%和43.2%~46.0%,比灌草坡提高1.6%~2.4%,而比厚荚相思林降低1.5%~3.2%;(5)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3.30mm、347.44mm和253.14mm,分别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6)尾巨桉林地(0~1m)土壤有效贮水量为265.6mm,比灌草坡和厚荚相思林降低1.5%~3.3%。
黄承标刘运华黄丹陈桂金黄光银李保平
关键词: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尾巨桉人工林厚荚相思人工林
桂西北主要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对桂西北地区12种退耕还林模式3a植被恢复期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了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深度(0-20cm,20-40cm,40-100cm)的平均土壤容重为0.824-1.256g/cm^3,分别比农作物地增大2.4%~4.4%,其中0~20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的平均值依次为1.1%~21.3%,52.4%~59.8%和28.3%~35.7%,分别比农作物地下降4.1%~20.7%,其中非毛管孔隙度0-20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毛管孔隙度的平均值为38.5%~41.3%,比未退耕地增大5.2%~7.6%。(3)1m土层内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0%~58.3%,37.0%~48.4%和30.5%~38.2%,分别比农作物地降低1.3%~10.5%,但差异不显著。(4)1m土层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效贮水量为1652.6~2294.3t/hm^2,比农作物地提高1.9%~5.9%,但两者的差异不显著。
黄承标李保平赖家业庄嘉
关键词:退耕还林模式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W.m-2,分别占灌草坡植被的50.4%和36.1%;并随着林龄增大林内太阳辐[射]照度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年平均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比灌草坡植被降低0.7~0.8和1.8~2.7℃,并随着林龄增大温度逐渐降低。2种林分各年份空气相对湿度比灌草坡植被提高1~3百分点;并随着林龄增大而使林分内的增湿作用越明显。(3)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到5年生时,对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已达到了成熟林分的水平,且厚荚相思林优于尾巨桉林。
黄承标黄丹刘运华秦武明黄光银李保平
关键词:厚荚相思人工林尾巨桉人工林林内小气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