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非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新的基于场景的VBR MPEG压缩视频源统计模型
- 2005年
- 由于VBRMPEG视频流可以获得统计复用增益和恒定的图像质量,它已经成为网络视频业务的主流,但是也给网络服务质量的控制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针对这些视频业务流对承载它们的网络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评估。精确的MPEGVBR视频源统计模型不但有助于提高网络仿真的准确度,而且有助于研究网络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网络延时、分组丢失、延迟扰动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场景的VBRMPEG压缩视频源统计模型,该模型不仅计算简便,能快速产生符合要求的视频流样本,还能同时拟合原始视频业务数据的概率分布情况、自相关函数和自相似特性。
- 胡伟军李克非
- 关键词:MPEG压缩统计模型VBR视频源MPEG视频流自相似特性
- 视频流传输中的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被引量:10
- 2004年
- 视频压缩技术在采用预测技术、变换编码技术和可变长熵编码技术以减少冗余信息的同时 ,也降低了视频流的容错能力。传输信道中的差错 ,不仅严重损害了视频服务质量 ,甚至会使通信系统崩溃 ,因此 ,在有错信道上进行视频传输 ,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首先指出在视频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由于传输错误而引发的比特流同步丢失及错误蔓延问题 ,然后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差错复原视频编码方法 ,最后指出 :可伸缩视频编码和多描述视频编码是差错复原视频编码的发展方向 ;多描述编码同多路径技术相结合 。
- 胡伟军李克非
- 关键词:视频流传输多描述视频编码可伸缩视频编码
- 分组网络上的视频流传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5
- 2003年
- 视频已成为通信、娱乐中十分重要的媒介,视频流传输在因特网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分组网络所呈现出的异构性、时变性等本质属性,使得基于分组网络的视频流传输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当分组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时,由于其所经历的实际网络路径不同,路由器及通信信道的性能和表示这些分组连接的参数(如带宽、分组丢失概率及分组延迟)也会彼此不同,甚至会出现几个数量级大的差异。此外,上述参数还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本文从端主机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分组网络视频流传输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 胡伟军李克非
- 关键词:分组网络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UDP协议
- MPEG-2码流自适应网络传输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阐述了采用自适应网络传输技术,在现有网络条件下,以尽量简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解决IP网服务尚存的缺陷。提出了基于主动抛弃的自适应速率控制方法、多级缓存技术和选择性重传技术等自适应网络传输技术在嵌入式网络数字硬盘录放机中的应用策略。
- 胡伟军李克非成建波
- 关键词:MPEG-2标准
-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H.264/AVC是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共同开发出来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它具备许多新的技术特点,如:多模式运动预测、柔性宏块排序、整数变换、一致性变字长编码、内容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分层编码、错误约束机制、错误掩盖技术及高效的比特流切换技术等等。本文在阐述该标准系统层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技术特点及H.264/AVC VBR码流特性,阐述该标准在IP网络及无线网络中的应用情况。
- 胡伟军李克非成建波
- 关键词: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熵编码图像分割
- 视频压缩标准的最新进展被引量:7
- 2003年
- 视频压缩是多媒体应用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阐述现今普遍采用的基于块的运动补偿和变换编码混合视频编码技术 ,对该系统中的每个部分进行了描述。分析ISO和ITU两大国际标准组织最新联合发布的H .2 6 4/AVC视频压缩标准 ,指出该视频压缩方式同以往的标准存在的显著不同 ,并就压缩性能同以往的标准进行对比。
- 胡伟军李克非
- 关键词: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