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天童
  • 1篇样地
  • 1篇优势种
  • 1篇浙江天童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分析
  • 1篇鸟类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利用
  • 1篇鸣声
  • 1篇句型
  • 1篇空间维度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林
  • 1篇换羽
  • 1篇黄腹山鹪莺
  • 1篇常绿
  • 1篇常绿阔叶
  • 1篇常绿阔叶林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作者

  • 4篇李凯
  • 3篇唐思贤
  • 2篇丁虎林
  • 2篇胡慧建
  • 2篇张航
  • 2篇刘伟
  • 1篇丁志锋
  • 1篇朱成林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第八届南方六...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山鹪莺的春季换羽及尾羽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换羽是鸟类为保证持续生存的重要过程。换羽策略与鸟类进化及对环境的适应紧密相关,研究鸟类换羽特征,对于了解鸟类的分类、系统发育、进化历史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007年3月至9月,在广东肇庆市江溪村对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和纯色山鹪莺(P.inornata)的春季换羽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雾网捕捉2种山鹪莺,对捕捉到的成体进行体重及身体量度的测量;对飞羽及尾羽进行标记:初级飞羽以翅尖的第一枚羽毛标记为“P1”,次级飞羽以翅中部最外一枚标记为“S1”,向内依次递增标记;尾羽以中央两根最长尾羽为“T1”,分别向两侧递增标记为“T2∽T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不同月份山鹪莺的体重值进行差异性检验,对体重与月份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尾羽的长度和宽度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控制变量:体长)。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山鹪莺换羽期为3至5月,持续时间约为60 d;2)两种山鹪莺春季换羽仅更换尾羽,换羽模式均为离心型,即中央一对尾羽最先开始替换,然后向两侧由内到外逐次更替;3)两种山鹪莺的尾羽长度和宽度同步变化,但绝大部分山鹪莺非繁殖期尾羽长度与繁殖期尾羽长度之比大于非繁殖期尾羽宽度与繁殖期尾羽宽度之比,即繁殖期尾羽相对较宽;4)两种山鹪莺换羽期间体重大致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推测两种山鹪莺通过增加食物的摄入来抵抗换羽期和繁殖期重叠而导致的能量消耗,这可能与该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种山鹪莺换羽策略对环境的适应性。
丁志锋李凯唐思贤胡慧建
浙江天童三种鹎科鸟类栖息地利用和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对同域分布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黑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三种常见鹎科鸟类的栖息地利用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生态因子对比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法确定各季节三种鹎科鸟类的选择样方和对照样方在16个生态因子上的显著性差异,以及各季节影响栖息地利用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三种鹎科鸟类的选择样方和对照样方在一系列生态因子上差异显著;影响三种鹎科鸟类栖息地利用的关键因子有明显季节变化;三种鹎科鸟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栖息地利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和分离;在春夏繁殖期,三种鹎科鸟类倾向于利用乔木和灌木盖度较高并远离人为干扰的具有良好隐蔽性的阔叶林和灌丛;在非繁殖期,它们倾向于利用食物条件好的灌丛、农田等栖息地.
丁虎林张航陈旭才刘伟李凯石永志唐思贤
关键词:栖息地利用
黄腹山鹪莺的领域鸣唱和个体识别研究
黄腹山鹪莺(P.flaviventris)的尾羽有非繁殖季节要长于繁殖季的尾羽逆向变化的现象.为了研究黄腹山鹪莺繁殖季的领域鸣叫以及与其尾羽逆向变化的关系.2014年3-5月对广州湾咀头湿地公园内黄腹山鹪莺鸣声抖尾等行为...
李凯殷西林邢晓莹朱成林胡慧建
关键词:黄腹山鹪莺鸣声句型
天童20 hm^2常绿阔叶林样地优势鸟类时空多维度生态位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浙江天童山20 hm^2样地内鸟类利用资源情况进行观察.共观察记录鸟类43种,数量4 823只,并对样地内6种优势鸟类(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a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栗背[短脚]鹎Hypsipetes castanonot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大山雀Parus major和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在垂直维度、水平维度、DBH维度和栖树维度上采用Hurlbert公式,得到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采用Schoener公式对优势鸟类不同维度的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并对生态位时空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鸟类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生态位分离;优势种不同时空生态位呈动态变化,最终在多维度水平上趋于稳定.由此,确认了占据优势种群地位的鸟类在不同生态位维度上的分离和生态位时空动态变化是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
张航丁虎林刘伟陈旭才石永志李凯唐思贤
关键词:优势种空间维度生态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