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的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焊缝残余应力测试方法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传统铝合金焊缝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结果波动大的问题,采用电子散斑干涉法测量了5 mm厚载人航天器密封舱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对接和T型交叉焊缝的残余应力,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对接焊缝熔合线附近残余应力接近5A06屈服强度(约160 MPa);T型焊缝远离交叉区域,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接近对接焊缝;在交叉区域附近,由于平行、垂直焊缝方向的残余应力的相互影响,这一区域焊缝残余应力状态十分复杂,且由于残余应力叠加,使得在部分小区域内残余应力值超过材料屈服强度。
- 张天弛张明李博孙利祁俊峰朱小溪
- 关键词:残余应力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
- 一种可变直径螺旋桨
- 一种可变直径螺旋桨,包括桨叶(3)、桨毂(4);还包括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桨帽(5)、滑动支撑机构(6)和锁紧释放机构(7);桨帽(5)安装在桨毂(4)上,并为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
- 马蓉李振新李博李勇宋坚范春石杜庆安莫丽东姚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桨帽(5)安装在桨毂(4)上,并为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和锁紧释放机构提供安装空间和顶部支撑;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固定在桨毂(4)上,驱动机构(2)...
- 马蓉范春石宋坚李勇李振新李博王文隽吴志红郑威
- 文献传递
- 欧洲“新一代昴宿星”发展与特点分析
- 2021年
- 欧洲新一代商业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新一代昴宿星”(Pleiades Neo)于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首星命名为新一代昴宿星-3。“新一代昴宿星”具有分辨率高、侦测一体、图像采集能力强、卫星高度敏捷和星座高频重访等特点。1发展历程在法国太阳神-2(Helios-2)军用光学成像卫星和军民两用“昴宿星”(Pleiades)部署完毕后。
- 李博赵惠惠刘韬
- 关键词:军民两用图像采集高分辨率太阳神
- 骨架充气压力对自充式气囊缓冲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缓冲气囊作为一种着陆缓冲手段,具有质量轻,折叠性能好,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回收着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自充式缓冲气囊是一种利用环境气体作为缓冲介质的缓冲气囊,其主要依靠骨架式充气结构作为缓冲气囊展开的驱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缓冲气囊充气装置的携气量,拓展缓冲气囊的应用范围。文章对自充式缓冲气囊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自充式缓冲气囊的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针对骨架式充气结构充气压力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充气压力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骨架式充气结构的充气压力进行优化,可以改善自充式缓冲气囊的性能。最后,引用相关试验结果,对优化结果后的充气展开性能进行了佐证。
- 李博李博竺梅芳刘兴华
- 关键词:气囊回收着陆
- 一种可变直径螺旋桨
- 一种可变直径螺旋桨,包括桨叶(3)、桨毂(4);还包括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桨帽(5)、滑动支撑机构(6)和锁紧释放机构(7);桨帽(5)安装在桨毂(4)上,并为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
- 马蓉李振新李博李勇宋坚范春石杜庆安莫丽东姚伟
- 文献传递
- 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及中哈航天合作浅析
- 2021年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独立于1991年,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作为中亚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大、连接欧亚重要通道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的航天工业基础,尤其是享有盛名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使其在中亚的航天地位不容小觑。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的一体化运作,并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分析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研究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宇航领域的合作策略,以航天合作为抓手,对落实习近平主席“推进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指示,深化中哈双方的合作互信,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 李博潘峥
- 关键词:国土面积航天工业中亚五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桨帽(5)安装在桨毂(4)上,并为连杆机构(1)、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和锁紧释放机构提供安装空间和顶部支撑;驱动机构(2)、滑动支撑机构(6)固定在桨毂(4)上,驱动机构(2)...
- 马蓉范春石宋坚李勇李振新李博王文隽吴志红郑威
- 文献传递
- 新一代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25
- 2021年
- 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建立了陆地、海洋、大气三大系列遥感卫星系统,但也存在重卫星工程、轻数据应用、数据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照未来对地观测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效能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在研判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国际发展态势、总结我国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需求,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据此提出了以“体系效能”为特征的新一代对地观测体系发展目标、体系构成、重点任务。研究认为,为实现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的现代化,由业务服务型向体系效能型的跨越转变,应基于顶层设计指引,以“高分天目计划”重大项目为抓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感知骨干网、管控数传工具网,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强国家型谱化数据源、各类定量应用库、云产业生态平台,以此由卫星工程向卫星应用工程转型升级,构建内涵完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 赵文波李帅李博卫征侯宇葵申志强闫伟于龙江龚燃陈虎戚发轫
- 关键词: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天地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