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佐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痤疮清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9
- 1995年
- 痤疮清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薛春霄,李士佐痤疮不仅是青年人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但由于是多因素疾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痤疮清(待批新药)治疗兔耳痤疮模型的实验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
- 薛春霄李士佐
- 关键词:痤疮药理实验
- 职业性黑变病1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3年
- 职业性黑变病约占职业性皮肤病的2—5%,兹将我们所见1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病例分析一、性别与年龄168例职业性黑变病中男性62例(36.9%),女性106例(63.
- 薛春霄李士佐陈娱
- 关键词:黑变病皮肤病
- 72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探讨
- 1997年
- 为了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应用GB7804-87中规定的23种标准抗原对72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对1种以上被试物呈阳性反应的有376例,总阳性率52.2%。其中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为:硫酸钴(118例,16.4%)、重铬酸钾(115例,16.0%)、氯化镍(108例,15.0%)、升汞(106例,14.7%)、北海洗衣粉(63例,8.8%)、对苯二胺(50例,6.9%)。阳性率在1%以上者有18种抗原。斑试阳性结果与病史中临床接触史符合者113例,占73.9%。表明抗原标准系列在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 薛春霄何志新张红张红
- 关键词:皮炎湿疹斑贴试验
- 手部湿疹的病因探讨
- 1993年
- 通过对210例手部湿疹的病因学调查发现,手部湿疹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及季节有关。斑贴试验结果表明重铬酸钾、氯化镍、硫酸钴、对苯二胺及洗衣粉是手部湿疹最常见的致敏原,职业组手部湿疹斑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职业组,说明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斑试系列在探索手部湿疹,尤其是职业性手部湿疹的致病因素中具有一定的实用和诊断价值。
- 薛春霄何志新王柠李士佐周光霁陈娱
- 关键词:湿疹斑贴试验病因学
- 全文增补中
- 职业性和非职业性手部湿疹流行病学比较
- 1993年
- 手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约占手部皮肤患者的一半左右,因其病因复杂,常导致病情迁延难于治愈,或因职业因素或因工作条件、加重。我们从1989年开始对本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和治疗。
- 薛春霄张红李士佐蔡瑞康陈娱
- 关键词:职业病手部湿疹流行病学
- 染料分散兰-2BLN生产过程中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二、实验部分
- 1991年
- 对可疑致病物二硝基蒽醌和二硝化物进行刺激指数和致敏强度测试的结果表明:二硝基蒽醌是Ⅳ级(强)致敏物和中度刺激物,二硝化物是Ⅱ级(轻度)致敏物和中度刺激物。二者均可导致生产工人的接触性皮炎。对蒽醌、二硝基蒽醌和分散兰-2BLN进行动物光毒试验,结果表明蒽醌有较强的光毒性,二硝基蒽醌具一定的光毒性,二者导致生产工人光毒性皮炎的发生。职业皮肤病患者血清IgG、IgE测定结果不高于正常人,因而皮炎发病机理与Ⅰ型变态反应无明显关系。
- 彭亚拉李士佐薛春霄孙祥陈娱
- 关键词:皮肤毒理
- 全文增补中
-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中有关皮肤斑贴试验方法的修订被引量:3
- 2000年
- 薛春霄夏宝凤孙祥储蕙李士佐
- 关键词:职业性皮肤病皮肤斑贴试验
- 化妆品皮肤斑贴试验抗原标准系列的研究
- 1997年
- 选择我国常见化妆品成分39种作为被试物(抗原),通过动物实验,测得受试物的安全浓度。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拟出人体皮肤斑贴试验浓度,按常规方法分别在10名自愿受试者背部作皮肤斑贴试验,取10名受试者均呈阴性的浓度作为推荐试用的化妆品成分皮肤斑贴试验浓度,再以门诊所见的湿疹或接触性皮炎患者为对象进行验证。结果各种受试物的阳性率在0~12%,平均为3.4%。通过以上三步试验所得的数据,拟定了我国化妆品皮肤斑贴试验抗原标准系列,作为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附件之一。
- 薛春霄蔡瑞康孙祥赵小忠张红赵小忠彭亚拉张红
- 关键词:化妆品斑贴试验皮肤病
-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中有关临床类型的修订被引量:3
- 2000年
- 薛春霄夏宝凤孙祥储蕙李士佐
- 关键词:职业性皮肤病
- 某工厂铸膜沙工段职业性皮肤病调查被引量:1
- 1991年
- 作者对某工厂铸膜沙工段职业性皮肤病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工段10名工人手掌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其中5名工人患有接触性皮炎,经现场调查,体检及皮肤斑贴试验证实该工段工人的手部皮损是由于乌洛托品所致,接触性皮炎是由于酚醛树脂及乌托品协同作用的结果。
- 薛春霄李士佐孙祥彭亚拉陈娱
- 关键词:酚醛树脂职业性皮肤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