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发

作品数:158 被引量:432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心肌
  • 30篇动脉
  • 27篇心脏
  • 25篇冠状
  • 25篇冠状动脉
  • 22篇介入
  • 19篇血管
  • 18篇梗死
  • 17篇心病
  • 17篇冠心病
  • 15篇心肌梗死
  • 14篇心脏移植
  • 14篇细胞
  • 11篇心血管
  • 10篇心力衰竭
  • 10篇心率
  • 10篇血压
  • 10篇衰竭
  • 9篇术后
  • 8篇型心

机构

  • 66篇海南医学院附...
  • 57篇海南医学院
  • 2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海南老年病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定安县人民医...

作者

  • 151篇李天发
  • 28篇王军
  • 20篇何喜民
  • 19篇于波
  • 17篇曾春芳
  • 15篇张光星
  • 15篇林云
  • 14篇黎海文
  • 11篇顾申红
  • 11篇黄珊
  • 10篇关振中
  • 9篇姚远
  • 9篇侯静波
  • 9篇陈跃武
  • 9篇李继科
  • 9篇钟江华
  • 8篇王红霞
  • 7篇陈延军
  • 7篇孙勇
  • 7篇张光星

传媒

  • 10篇海南医学院学...
  • 9篇第16届中国...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山东医药
  • 6篇海南医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第15届中国...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海南省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高血压患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月,通过多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4个市(县)≥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及尿液常规检验等资料的收集。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经过单因素分析及LASSO回归初步筛选,再经过多因素分析确定预测变量,构建高血压患病列线图模型并应用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4 60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2.50%。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家族史、糖尿病、三酰甘油、血尿酸、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为海南省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血压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C指数分别为0.858 5和0.853 0,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858和0.845,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分析表明,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在3%~97%和3%~86%风险范围内,显示出很大的正向收益率。结论 基于海南省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评估高血压患病风险提供更为直观的方式,对高血压病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吴月惟綦苗苗孔月琼张园园林恒秀陈燕娥王运权何益敏李天发
关键词:高血压
高血压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及比索洛尔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高血压不同临床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并研究比索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7-10-2010-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组(A组,n=34)、单纯收缩性心力衰竭组(B组,n=38)和混合性心力衰竭组(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C组,n=40),并以无心力衰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服用比索洛尔,各组又分为基础治疗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利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获得其室性早搏,分别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不同分组的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结果治疗前震荡斜率:C组(4.67±1.78)B组(0.58±0.74)%>A组(0.45±0.62)%>对照组(0.35±0.56)%,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中基础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震荡初始值均明显降低,震荡斜率值均明显升高(P<0.01);协方差分析显示,校正治疗前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影响后,比索洛尔治疗较基础治疗能进一步降低B组和C组的震荡初始值(F=12.36,F=9.81,均P<0.01),升高震荡斜率值(F=8.89,F=16.59,均P<0.01),而在A组和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和基础治疗对震荡初始及震荡斜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震荡减弱,混合性心力衰竭及收缩性心力衰竭较舒张性心力衰竭更为明显,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混合性心力衰竭和单纯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
何喜民李天发林云钟江华曾春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率震荡比索洛尔
加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加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所有患者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和常规治疗,观察组瑞舒伐他汀用量为20 mg/次,对照组用量为5 mg/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A峰E峰流速比值(E/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均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0 mg加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可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军杨洋李天发李海红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瑞舒伐他汀心功能氧化应激反应
血浆miRNA155的表达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55的表达水平,探讨microRNA155与冠心病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及2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进行RNA抽取,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P...
李天发黄珊
双冠状动脉瘘所致胸痛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再发作加重20天”于2017年2月2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2年。有吸烟史30年。入院查体:血压118/88mmHg(1mmHg=0.133kPa),心前区可闻及持续性杂音。
左琦李天发张玉卓张光星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胸痛
血浆Copeptin、TNF-a/IL-10的比值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浆和肽素(Copeptin)在冠心病不同类型的水平变化,及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的变化趋势;探讨Copeptin是否可以作为冠心病(CHD)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方法选取临床拟诊CHD住院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
李天发杨洋
关键词:COPEPTINCHD冠心病
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61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径组(139例)和经股动脉入径组(122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穿刺成功率与PCI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术中置入支架数、造影剂用量、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置入支架数、造影剂用量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入径组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入径组(5.70%vs.11.48%,P<0.05),术后卧床时间(12 h)明显少于股动脉入径组(26 h)(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治疗冠心病患者与股动脉入径手术结果相似,局部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不需卧床,患者痛苦减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陈跃武李天发刘先霞张光星王红霞麦苗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
海南黎族、汉族扩张型心肌病与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云美玲李天发郑茵周代锋徐波欧阳鹏飞
扩张型心肌病是家系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和心脏移植的主要基础疾病,其基本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室扩大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合...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疾病基因标志
NPPB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基因(NPPB)的RS3753581突变位点与海南黎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对海南626例黎族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616例黎族健康人(对照组)的NPPB基因RS3753581突变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观察组突变位点RS3753581的CC、C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分别为89.7%(562/626)、7.5%(47/626)、2.8%(17/626),对照组分别为98.0%(604/616)、1.0%(6/616)、1.0%(6/6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6,P=0.027<0.05)。观察组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5%(1 170/1 252)、6.5%(82/1 252),对照组分别为98.5%(1214/1 232)、1.5%(18/1 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5,P=0.009<0.05)。结论脑钠肽基因突变位点RS3753581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高血压病具有相关性。
范美竹云美玲周代锋李天发黄珊李继科欧阳鹏飞
关键词:黎族原发性高血压病基因多态性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进展
2008年
李天发王蕊王凤梅于波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DCM进行性死亡率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