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厅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省小麦白粉病流行区划研究
- 通过对四川省1989-1996年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的分析,结合小麦生态地形类型和历年气象资料等指标,将小麦白粉病发生区划为盆周重发区和盆内中等及轻发区。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有:(1)小麦种植区的海拔高差;(2...
- 沈丽刘牛李媛廖华明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区划
- 文献传递
- 1996年四川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实况及原因分析
- 1996年
- 1996年四川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实况及原因分析李媛(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成都610041)1996年我省赤霉病大发生,发生面积为1098万亩,损失小麦77872吨,高于大发生的1990、1992年和最高的1989年,为近16年中的第二个最高年。不仅常发区...
- 李媛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
- 稻瘟病区划形成过程中生态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1996年
- 通过对全省44个县(市)稻瘟病发生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得出感病品种面积比、病菌生理小种无显著地域差异,对稻瘟病区划形成不具显著影响。酸性土壤面积比、平均pH值、5~6月雨量、5月均温、海拔高差、500~800米栽插水稻面积比、森林覆盖率对四川稻瘟病区划形成具极大影响。并据此建立了依据生态因子的四川省稻瘟病区划,提出了稻瘟病不同发生区的区划标准。
- 涂建华廖华明刘牛李媛张金瑜
- 关键词:稻瘟病区划生态因子水稻
- 四川小麦穗期蚜虫发生程度预测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选用四川省有代表性的5个县(忠县、双流、宜宾、武胜、资中)11年3月份气象因素和小麦穗期蚜虫发生程度资料,运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用预测因子回代,历史符合率达94.12%;1991~1994年,5个县市实际预测符合率为75.00%。证明该模型对预测小麦穗期蚜虫发生程度有较好效果。
- 吴仁源赵志模刘牛李媛
- 关键词:小麦蚜虫抽穗期
- 1996年四川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8
- 1997年
- 经分析1996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突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条中31号和条中30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绵阳系小麦品种持久抗锈性丧失,以及1996年春季四川盆地出现异常持续低温。
- 李媛刘牛张金瑜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 四川省小麦白粉病流行规律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经大量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四川小麦白粉病初侵染源有三种情况:一是川西北盆缘完全越夏区, 初侵染源为当地越夏的子囊壳和紧邻高原春麦上的分生孢子及山区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 二是川南部分越夏区, 小麦白粉病初侵染源,主要来自800m 海拔以上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三是盆地中部非越夏区,初侵染源完全依赖盆地周缘秋苗上的分生孢子。2. 西北气流、西南气流和西北偏北气流是盆周缘菌源向盆地内扩散的重要途径。3. 四川白粉病流行激增期均在3 月中旬~4 月下旬。
- 涂建华李媛廖华明徐兴全陈斌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初侵染源
- 持续农业与植物保护
- 持续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植物保护要在持续农业思想的指导下,更新概念,制定新的策略和发展新的技术对策。通过分析四川植保工作的作用和现状,提出了持续农业下的植物保护对策,就是全面、深入地开展病虫草鼠综合治理,以达到提高...
- 涂建华尹勇张金瑜罗林明李媛
- 关键词:持续农业植物保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