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9项病原体IgM抗体在患儿呼吸道感染检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F)法对本院2 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P、FluB、PIV、ADV、RSV、COX、FluX,CP及L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阳性率最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 李宁霞王明磊曹东辉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IGM抗体季节性婴幼儿
- 仪器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将300例使用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经手工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对比分析。结果 52例仪器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少与血片不符,并存在血小板异常直方图。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只能是一种筛查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一旦出现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等现象,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对血小板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血涂片镜检及手工计数,排除血小板假性减少。
- 李宁霞应晶晶曹东辉潘红玲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血小板假性减少直方图
- 肾嫌色细胞癌病理特点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嫌色细胞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9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组织结构排列主呈实性片状及腺泡状,由嫌色细胞(Ⅰ型)及嗜酸细胞(Ⅱ型)构成,细胞边界清,似植物细胞。特殊染色肿瘤细胞Hale胶体铁染色均阳性。免疫表型:AE1/AE3、EMA、CD117、E-cadherin、CK7、CDl0阳性,Vimentin均不表达,Ki-67指数低。结论嫌色细胞肾细胞癌预后较好,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表型综合分析。
- 曹东辉李宁霞赵琰郭志松
- 关键词:特染免疫组化
-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患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在联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肺炎支原体阳性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共76例,均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验,比较上述指标的阳性率。结果降钙素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于支原体肺炎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 李宁霞曹兴华
- 关键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不同离心条件与凝血检验结果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李宁霞李健魏星杨丽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离心法血小板
- 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 2013年
- 目的总结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患者手术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无特异临床症状;肿瘤位于输卵管系膜及阔韧带,瘤细胞呈紧密小管状排列,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像罕见;管周基底膜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vimentin、α-inhibin、肌酸激酶弥漫阳性。结论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发生部位。
- 曹东辉李宁霞关会娟
- 关键词:女性病理学
- 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均予以5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分成两组,予室温自然下分离及规范离心98例试管血液作对照组,予溶血且规范化离心分离的试管血液98例作研究组,分析两组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造成血液生化相关检测多项指标显著变化,因此,血液检验中需严格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和检验操作规范,进而有效提升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李宁霞
- 关键词:溶血现象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