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扬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军区卫勤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脑
  • 3篇高温高湿环境
  • 2篇亚低温
  • 2篇手术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伤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颅脑伤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伤
  • 2篇脑损伤
  • 1篇代谢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凋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扬
  • 8篇何强华
  • 4篇谢培增
  • 4篇朱红胜
  • 3篇肖现
  • 3篇刘君
  • 3篇杨华
  • 3篇张爱华
  • 2篇刘宏
  • 2篇谢星
  • 1篇赵兴辉
  • 1篇梁鹿章
  • 1篇李裕标
  • 1篇朱贤立
  • 1篇俞宏
  • 1篇姜泓
  • 1篇史涛
  • 1篇姜兴禄
  • 1篇蔡立莉
  • 1篇张晓希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临...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某工地一起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调查
2010年
目的调查一起新型甲型流感疫情发病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202例患者进行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归纳。结果此次疫情主要在青年人中发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发病例数与时间的关系呈单峰状,整个疫情流行过程约2wk左右。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密集的单位可引起迅速疫情暴发。在青年人群中引起重症感染的概率较小。
姜泓赵兴辉李扬常大川蔡立莉李凤林俞宏陈俊李裕标姜兴禄林小田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情
诱发电位检测亚低温对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伤的疗效
2006年
目的 通过诱发电位(EP)监测,探讨亚低温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特重型颅脑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受伤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32℃,RH≥80%)8h内入院的特重型颅脑伤(GES≤5)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组肛温降至33℃~35℃,对照组用常规治疗。于降温前、降温过程中及复温后监测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照组在同样的时间段监测上述指标。统计分析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诱发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在治疗后SINEP的N20波变化值为(0.87±0.52)μV,对照组为(0.61±0.49)μV,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BAEP的V/I波幅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来看,亚低温对GES为3~5分的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谢培增朱红胜何强华肖现李扬刘君刘宏谢星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亚低温诱发电位脑干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合并有癫痫发作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显微手术,术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及范围。9例在切除病灶后致痫灶消失,2例位于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1例位于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结果病灶完全切除12例,无创腔血肿,无新增脑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的癫痫症状消失。结论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显微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运用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灶,能有效地治疗癫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永福何强华李扬杨华向先觉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癫痫显微外科手术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TLR4/NF-κB途径减轻糖氧剥夺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雄性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糖氧剥夺组和丹参酮ⅡA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糖氧剥夺组细胞用无糖DMEM培养,丹参酮ⅡA组用在无糖DMEM基础上加用含8μg/ml丹参酮ⅡA培养。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实时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氧剥夺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明显增加(P<0.05),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糖氧剥夺作用(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减轻糖氧剥夺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杨华杨华何强华张爱华李扬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尿激酶(Urokinase,UK)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阿替普酶(Alteplase)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UK治疗)和观察组(rt-PA治疗),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hs-CRP、IL-1β、TNF-α炎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UK与rp-PA治疗,相比而言rp-PA溶栓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炎性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良好安全性。
杨华李哲贤何强华李扬张爱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脑氧代谢的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MMESHI)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氧代谢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MMESHI患者(GCS≤8分)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采用Neurotrend-7TM多参数监测系统持续监测脑组织氧分压(PbtO2)、二氧化碳分压(PbtCO2)、pH值(pHbt)及脑温(BT),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30例患者伤后平均PbtO2(8.6±4.6)mmHg,PbtCO2(68.1±8.2)mmHg,在亚低温治疗中PbtO2逐渐增高与PbtCO2逐渐降低,达到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②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未见与监测有关的并发症。③MMESHI后脑氧代谢指标与GCS,GOS均无明显相关,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与GOS呈正相关。结论脑氧代谢持续监测安全、有效,有利于早期发现MMESHI后脑组织缺氧及酸中毒。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MMESHI后的脑组织缺氧及酸中毒,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治疗中脑氧代谢的相对变化与其绝对数值相比,在进行伤情、预后评估及治疗评估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谢培增朱红胜何强华李扬刘君谢星肖现刘宏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亚低温氧消耗
海水浸泡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被引量:4
2003年
陆地开放性颅脑损伤占颅脑损伤的6.76%[1],死残率达15%[2],而受海水浸泡的严重创伤病死率是陆地上的5~10倍[3].自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我们共收治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损伤35例,占同期开放性颅脑损伤的15%.
谢培增何强华朱红胜梁鹿章刘君李扬张晓希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放性海水浸泡
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特点,降低死残率。方法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2医院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高温高湿环境下(气温≥35℃,相对湿度≥8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0例为高温高湿组,非高温高湿环境下(气温,27.42℃±1.37℃,相对湿度50.25%±6.7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0例为对照组。二组病人治疗方法相同,对二组病人觉醒天数、并发症、后遗症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高湿组死亡率为42%,对照组为30%,高温高湿组觉醒天数、并发症、后遗症和死残率比对照组明显高(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较非高温高湿环境下病人继发性脑损伤更严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脑水肿更严重;伴其它主要器官损伤更严重;癫痫发病率高以及预后更差。
谢培增朱贤立李扬朱红胜何强华
关键词:重型颅脑伤高温高湿环境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强肝颗粒中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强肝颗粒中(R,S)-告依春、绿原酸、芍药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丹酚酸B、丹参酮ⅡA8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5 nm[0~18 min检测(R,S)-告伊春]、320 nm(18~24 min检测绿原酸)、230 nm(24~28 min检测芍药苷)、286 nm(28~70 min检测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R,S)-告依春、绿原酸、芍药苷、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丹酚酸B、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分别在9.04~180.80μg·ml^-1(r=0.9983)、20.40~408.00μg·ml^-1(r=0.9998)、13.06~261.20μg·ml^-1(r=0.9997)、10.90~218.00μg·ml^-1(r=0.9999)、7.68~153.60μg·ml^-1(r=0.9992)、11.24~224.80μg·ml^-1(r=0.9986)、4.02~80.40μg·ml^-1(r=0.9988)、7.60~152.00μg·ml^-1(r=0.999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98.2%,99.1%,98.7%,96.4%,96.2%,97.3%,97.0%,其RSD分别为1.4%,1.0%,0.7%,1.0%,1.0%,1.5%,1.1%,1.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有效,可用于同时测定强肝颗粒中上述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庄佳芳李扬史涛
关键词: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丹酚酸B
丙泊酚及手术创伤对新生大鼠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一部分 丙泊酚及手术创伤对新生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及手术创伤对新生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根据不同的丙泊酚用药次数,将104只13d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
李扬
关键词:丙泊酚手术创伤神经元凋亡发育期大脑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