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立人”应“自儿童始”——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 2011年 鲁迅首先是位翻译家,然后才是文学家,此为学界对其之新定位。他的儿童文学翻译中富含成人因素,其翻译方法为直译加意译,以直译为主。他的儿童文学翻译对其文学创作影响巨大。 李明关键词:翻译 儿童文学翻译 直译 意译 文学创作 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动物意象及其翻译方法浅析 被引量:2 2008年 意象是文化现象,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中充斥着数目繁多的意象,其中的动物意象尤其引人注目,其象征意义丰富多彩,其翻译方法也同样值得探讨与研究。 李明关键词:意象 动物意象 《仲夏夜之梦》 《奥赛罗》 翻译方法 双关语的“厚重翻译法”应用——以梁实秋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为例 被引量:8 2010年 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在《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中,采用了厚重翻译法,即译文加注的方法,其中对于双关语的翻译更是炉火纯青,为学术界所称道,使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成为莎氏学术研究的杰作。 李明关键词:莎士比亚全集 翻译 双关语 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 被引量:6 2008年 李明关键词:翻译实践 翻译家 翻译观 等值翻译 日本文学 《大地》中的中国情结 被引量:1 2003年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依恋土地,辛勤劳作,生活悲苦,男尊女卑。赛珍珠对之进行了剖析,表现了她的中国情结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强烈感情。 纪启明 李明关键词:代表作 中国情结 拼贴、戏仿与互文手法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将后现代派的基本表现手法融入自己关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与中国人民的作品之中。其中,拼贴、戏仿与互文之运用独具特色,成为其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李明关键词:华裔女作家 拼贴 Strategies of Teaching English Poetry 2007年 This paper deals with how to teach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poetry in college by analyzing the following items: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content and writing style, the realistic meaning,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and translating English poetry into Chinese. 纪启明 李明音译与意译的完美结合—浅谈霍克斯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英译策略 2015年 英国汉学肖戴维·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红楼梦》人物众多,达900多人,关系复杂。对于主要人物,他采用了音译;对于次要人物,例如仆人、宗教人士、舞台演员等则采用意译。霍克斯的归化翻译具有原创性,对当今翻译界的理论与实践仍具借鉴意义。 李明关键词:归化 音译 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