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4篇综合征
  • 2篇丁基苯酞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巴胺能
  • 2篇多巴胺能神经
  • 2篇多巴胺能神经...
  • 2篇血管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预后
  • 2篇运动症状
  • 2篇症状
  • 2篇神经元
  • 2篇能神经
  • 2篇能神经元
  • 2篇卒中

机构

  • 1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李晓红
  • 6篇任艳
  • 4篇刘娜
  • 3篇娄凡
  • 3篇曹丹
  • 2篇张朝东
  • 2篇姜明燕
  • 2篇魏玲
  • 2篇杨军
  • 2篇刘欣
  • 1篇王可可
  • 1篇王宁宁
  • 1篇张莹
  • 1篇赵久晗
  • 1篇秦峰
  • 1篇滕伟禹
  • 1篇赵育海
  • 1篇刘华岩
  • 1篇李月
  • 1篇张志强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八届华人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修饰三维有序大孔碳用于提高羟基喜树碱溶出度的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及叶酸(folic acid,FA)修饰的三维有序大孔碳对于难溶性药物羟基喜树碱溶出速率和溶出度的提高,考察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两种载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微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采用湿法氧化将羧基引入到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表面,通过酰胺键将叶酸接枝在载体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载体的形貌及孔道结构进行观察,Zeta电位分析仪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用于考察载体表面基团的变化。通过溶剂挥干法将羟基喜树碱载入载体的孔道之中,差示扫描量热仪用于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 PS胶晶模板与蔗糖为碳源制得的三维有序大孔碳呈微米级块状,内部为均一的相互连通的三维立体蜂窝状孔道,叶酸接枝增加了载体的亲水性,载药量为25%时,制备的两种给药体系均呈现无定型。叶酸修饰的载药体系展现了最快的释放速率,15 min内体外累积释放度为72. 7%。结论 PS作为模板、蔗糖作为碳源成功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碳,叶酸修饰可以增加载药体系的亲水性,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羟基喜树碱的溶出速率及溶出度。
万龙王晓帆王晓帆王可可梁宇李晓红
关键词:叶酸羟基喜树碱溶出度
刀豆蛋白A对帕金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0和IFN-γ的作用
2012年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蛋白A(Co-nA)诱导培养后分泌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方法:23例PD患者分为早中期组(12例)和晚期组(11例),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离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ConA诱导刺激。采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含量。结果:对照组和早中期组PD患者经ConA诱导培养的PBMC分泌IL-10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培养(P<0.05);晚期组分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早中期组(P<0.01)。各组PD患者PBMC分泌IFN-γ水平ConA培养比普通培养都有升高,早中期组最高(P<0.01);PD早中期组ConA培养的PBMC分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P<0.01)。结论:刀豆蛋白对PD患者PBMC分泌IL-10和IFN-γ有促进作用;免疫机制在PD发病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曹丹李晓红任艳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IL-10刀豆蛋白A外周血多巴胺能神经元
超声心动图提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早期心肌受损2例被引量:2
2022年
病例1,男,2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紧箍样头痛伴发作性口角抽搐1个月;既往神经性耳聋4个月。查体:神志清;双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均(-)。实验室检查:血浆乳酸(lactic acid,Lac)24.1mg/dl,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0.152 ng/m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42.89μmol/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21.80ng/ml。线粒体疾病基因检测:m.3243A>G。
班文彦韩舒付贺飞李晓红杨军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
6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与预后分析
李晓红
四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及应用
张朝东滕伟禹冯昱吴晓芝杨军赵久晗何振巍刘嘉晖徐晓雪刘华岩李晓红张小倩张莹赵育海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疾病的基因诊断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沿。它从基因水平探索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给临床诊断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相较于通过疾病表型进行诊断的传统方法,基因诊断以检测人类基因的结构或表达是否异常为切...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基因诊断临床诊断学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3-正丁基苯酞的含量及其药动学
目的:建立大鼠口服及静脉注射3-正丁基苯酞(NBP)的药动学研究方法.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采取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2种方式,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检测法(RP-HPLC)测定大...
王宁宁李月李晓红姜明燕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3-正丁基苯酞药动学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2007年
脑卒中是非常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医疗花费比例高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2000年开始,国内和国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率占脑卒中的60%~80%。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综合效益较大,针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等的综合防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医疗花费大有益处。现就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急救、治疗、康复等问题作以阐述,以期增强基层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规范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晓红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脑血管病慢性疾病中老年人
格林-巴利综合征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及影响近期预后的部分相关因素。方法对58例GBS患者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症状、体征、电生理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ughes方法评分判断近期预后,并与性别、电生理改变、前驱感染、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前驱胃肠感染者、年龄>50岁者近期预后不良。电生理改变以髓鞘脱失为主要形式,常伴有轴索不同程度损害改变,轴索损伤者近期预后差。结论前驱感染、年龄、电生理改变与近期预后均有相关性。了解这些临床特点及影响近期预后因素,对临床诊治工作及判断近期预后都有益处。
李晓红蔺勇张朝东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年龄电生理近期预后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kinson disease,PD)患者粪便微生物菌落组成及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就诊中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帕金森患者(PD组)20例为研究对象,其20名配偶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健康配偶粪便中的微生物菌落进行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中,PD组Chao1多样性指数(1114.556±315.308)、Observed species指数(959.885±294.012)、Shannon指数(6.357±0.928)、Simpson指数(0.928±0.0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2.666、3.419、2.491,P<0.05)。在门水平上,PD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及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D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属水平上,PD组中监测到18种显著升高的肠道菌群(P<0.05)。结论PD患者粪便微生物群生态失调,阐明粪便微生物菌落的差异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PD发病机制中微生物群的理解。
曹丹魏玲李晓红
关键词:帕金森病
老年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特点及预后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表现,MR、CT、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分为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起病形式及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59例,无脑实质损伤41例;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住院时间等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乏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表现明显多于无脑实质损伤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实验室检查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59例继发脑实质损伤者均有脑实质改变。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结论老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并纠正病因,提高患者预后。
李晓红张慧媛王慕一任艳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