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夫

作品数:102 被引量:8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0篇土壤
  • 22篇有机碳
  • 17篇毛竹
  • 13篇毛竹林
  • 12篇施肥
  • 12篇微生物
  • 12篇教学
  • 11篇水溶性有机碳
  • 10篇碳库
  • 9篇生物质炭
  • 9篇物量
  • 9篇雷竹
  • 9篇雷竹林
  • 8篇板栗
  • 8篇板栗林
  • 7篇色谱
  • 7篇水稻
  • 7篇土壤碳
  • 7篇温室气体
  • 6篇亚热带

机构

  • 80篇浙江农林大学
  • 14篇浙江林学院
  • 8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宁波出入境检...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门出入境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浙江省森林资...
  • 1篇杭州市临安区...
  • 1篇磐安县中药产...
  • 1篇杭州立佳环境...

作者

  • 100篇李永夫
  • 53篇姜培坤
  • 38篇刘娟
  • 38篇周国模
  • 24篇吴家森
  • 22篇李永春
  • 20篇徐秋芳
  • 7篇秦华
  • 6篇刘恩斌
  • 6篇施拥军
  • 6篇罗安程
  • 5篇王战磊
  • 5篇张蛟蛟
  • 5篇叶正钱
  • 5篇肖永恒
  • 4篇陈志豪
  • 3篇张涛
  • 3篇傅伟军
  • 3篇林琳
  • 3篇许开平

传媒

  • 1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教育教学论坛
  • 7篇浙江农林大学...
  • 5篇林业科学
  • 5篇生态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土壤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教书育人(高...
  • 2篇分析化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竹入侵阔叶林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为揭示天目山毛竹入侵原始阔叶林后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变化,采用T-RFLP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及原始阔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在毛竹纯林和阔叶林之间最为明显,其次为竹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竹阔混交林土壤具有最高的真菌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及最低的Simpson指数.硝态氮含量和p H显著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异,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受p H和铵态氮影响较大,而阔叶林主要受硝态氮影响.阔叶林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真菌数量分别与土壤p H和硝态氮呈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表明真菌在阔叶林土壤中介导了异养硝化作用,毛竹入侵可能对此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
李永春梁雪李永夫王祈陈俊辉徐秋芳
关键词:土壤真菌群落特征阔叶林
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研究
周国模姜培坤杜华强施拥军徐秋芳江洪李永夫刘娟刘恩斌吴家森葛宏立汤孟平温国胜
项目针对竹林碳汇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综合应用碳通量塔、核磁共振、卫星遥感、模型模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手段,历时10余年,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竹林碳积累特征与过程、竹林碳储量和碳通量估算与监测方法以及竹林增汇减排...
关键词:
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
周国模姜培坤杜华强施拥军徐秋芳江洪李永夫刘娟刘恩斌吴家森汤孟平温国胜徐涌陈健葛宏立周宇峰宋照亮
从2001年开始,经过10余年潜心深入研究,系统阐明了竹林全生命周期的固碳过程,开发了系列竹林碳储量碳通量的计量监测和评估方法,创建了多种竹林固碳功能的提升技术。项目重点围绕竹林碳过程、碳监测、碳增汇三条主线,基于多角度...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土壤呼吸组分测定领域,公开了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样地;(2)土壤呼吸速率测定;(3)采集土壤样品和测定土壤样品参数;(4)建立线...
李永夫李永春蔡延江宋余泽陆鑫华姜培坤周国模
文献传递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CH_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明无机肥和有机肥施用对板栗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动态的影响,探讨板栗林地土壤CH4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样地布置施肥试验。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施肥(CK)、无机肥(IF)、有机肥(OF)和有机无机混合肥(OIF)处理下土壤CH4吸收通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并测定了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表明,板栗林土壤CH4吸收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出现在2 3月;施肥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CH4的吸收,具体表现为IF、OF和OIF处理下土壤CH4年吸收量与CK处理[CH43.09 kg/(hm2·a)]相比分别减少了7.0%、1.6%和4.4%。此外,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WSOC和MBC含量(P<0.05),且施肥使土壤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表层5 cm处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土壤水分、MBC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CH4吸收与土壤WSOC含量之间(除CK处理外)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施肥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如NH+4-N、NO-3-N、全氮(TN)、有机碳(SOC)等]和WSOC含量的改变可能是施肥显著抑制了板栗林土壤CH4排放的主要原因。
张蛟蛟李永夫姜培坤周国模刘娟
关键词:板栗林施肥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竹叶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板栗林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氧化亚氮(N_2O)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增温效应极强,陆地生态系统是N_2O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人工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关于经营措施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竹叶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板栗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为调控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定位试验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典型板栗林区进行,设对照、输入竹叶、输入生物质炭3个处理,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板栗林土壤N_2O通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有机氮(WSO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NH^+_4-N和NO^-_3-N含量。【结果】不同处理条件下,板栗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与对照相比,竹叶处理的土壤N_2O年平均通量和年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7.2%和12.8%,而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N_2O年平均通量和年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7.4%和20.5%。竹叶处理的土壤WSON、MBN、NH^+_4-N及NO^-_3-N含量增加12.4%、19.1%、8.3%和13%,而生物质炭处理的NH^+_4-N和NO^-_3-N含量分别降低了14.1%和18%。在对照、竹叶以及生物质炭处理条件下,板栗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表层5 cm处)和WSOC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土壤MBC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竹叶处理土壤N2O通量与NH^+_4-N、NO^-_3-N及WSON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板栗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输入竹叶可显著增加板栗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而输入生物质炭N_2O排放通量显著降低;输入竹叶和生物质炭可能是通过影响土壤碳库与氮库特征而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通
肖永恒李永夫王战磊姜培坤周国模刘娟
关键词:板栗林N2O通量生物质炭竹叶
种植阔叶树种和毛竹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明种植阔叶树种和毛竹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法比较分析种植香樟、木荷、青冈等阔叶树种与毛竹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并结合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分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与种植阔叶树种的土壤相比,种植毛竹的土壤活性碳组分和碳矿化总量显著提高,且其地下生物量高于阔叶树种。种植毛竹的土壤真菌/细菌丰度比也高于种植阔叶树种的土壤,土壤细菌群落组分对树种的响应比真菌群落更加敏感。种植毛竹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显著低于阔叶树种;与细菌群落相比,真菌群落多样性与pH、有机碳含量、碳矿化速率更为相关。与阔叶树种相比,种植毛竹能显著增加土壤碳矿化总量,而毛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是导致碳矿化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方韬李永春姚泽秀李永夫王兴萌王越俞叶飞
关键词:树种土壤细菌土壤真菌
玉米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与碳降解功能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玉米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和碳降解功能基因(cbhI)丰度与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可为亚热带毛竹林土壤增汇减排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亚热带毛竹林为对象,设置对照(0 t C·hm^(-2))、玉米秸秆(5 t C·hm^(-2))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5 t C·hm^(-2))3个处理,开展为期1年的野外控制试验,在试验处理后的第3和12个月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利用^(13)C-固态核磁共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和cbhI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玉米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中烷氧碳含量,降低了芳香碳含量,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玉米秸秆处理增加了cbhI功能基因丰度和青霉属、顶囊壳属、小皮伞属等优势菌种的相对丰度,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则降低了这些基因的丰度。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cbhI优势菌种的相对丰度与烷氧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芳香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表明,玉米秸秆处理通过改变土壤烷氧碳含量,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通过改变土壤pH、有机碳和芳香碳含量对cbhI功能基因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与玉米秸秆处理相比,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可以增加亚热带毛竹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碳降解微生物活性,因此,生物质炭施用对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具有积极意义。
张雯怡姜振辉潘丽霞周家树刘娟蔡延江李永夫
关键词:生物质炭毛竹林土壤
利用竹叶生物质炭增加亚热带人工林土壤甲烷吸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竹叶生物质炭增加亚热带人工林土壤甲烷吸收的方法,包括(1)竹叶用水洗涤后,取含水量为20%的竹叶粉碎得到竹叶粉末,竹叶粉末密封保存;(2)竹叶粉末在封闭的限氧热裂解炭化炉中,...
李永夫李永春蔡延江陆鑫华宋余泽姜培坤吴家森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鳗鱼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量被引量:20
2008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鳗鱼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LMG,LCV)的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脱脂、浓缩及净化处理,所得残渣用流动相混合液溶解后,通过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流出液供串联质谱测定,用氘代孔雀石绿及氘代无色孔雀石绿作内标参比定量。结果表明:对MG、LMG、CV、LCV四种化合物在0.1-10.0μg·L^-1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在0.5μg·kg^-1及2μg·kg^-1的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6.5%-91.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L^-1(对MG及LMG)和0.5μg·L^-1(对CV及LCV),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7%。
高华鹏李永夫沈维军李雷
关键词:孔雀石绿结晶紫鳗鱼残留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