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 作品数:37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新型显微外科手术术者专用座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显微外科手术术者专用座椅,自带左右脚的踏板固定器和底座;能够方便术者双脚位置固定操作电刀、磨钻等踏板;且能适配目前市面上各种主流器械踏板;防止术者需要视线离开显微镜寻找踏板位置;脚踏板位置随意滑动...
- 高静宋琦胡晓乐李海燕
- 一种收集输液针头较安全的利器盒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输液针头较安全的利器盒,该收集输液针头较安全的利器盒,包括盒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盒体固接,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移动以裸露和封闭锐器投放口;盒体的侧部设有切割口,盒体内设有与切割口配合的...
- 李海燕王会
- 医用消毒架
- 一种医用消毒架,包括框架,框架内有网格状的肋条,肋条上有多个支柱,支柱的边缘有导流槽,支柱的中心有出气孔。使得类似于针筒的管状物能垂直放置在消毒架上,且不易倒伏。出气孔能够让高温蒸汽更准确的对管内壁消毒。支柱的边缘有导流...
- 李海燕
- 文献传递
- 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本院行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联合ERAS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能够改善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保群李海燕江新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脑动静脉畸形
- 脑室镜辅助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
-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颅内过多蓄积,常发生于脑室系统,亦可累及蛛网膜下腔,包括脑组织减少、脑发育不全所致脑脊液蓄积或脑脊液动力学障碍所产生的脑积水,即脑脊液的产生与吸收不相匹配。阻塞部位位于脑室系统称为梗阻性脑积水,位于脑室...
- 李海燕
- 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颅内压增高
- 文献传递
- 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Ⅲ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镇痛镇静药物,观察组静脉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对疼痛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VAS评分以及对疼痛干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缩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前患者的疼痛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 张丽娟李海燕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镇静镇痛HUNT-HESS分级
-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术中麻醉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治愈率大大提高.由于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以及该病的凶险多变,术中、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本院神经外科自2...
- 李海燕邱春兰姚志茹谢淑文
- 关键词:神经内镜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显微外科
- 文献传递
- 1例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TPA)临床较罕见,发病率仅占颅内动脉瘤的1%,以头面部外伤史、间歇性大量鼻出血、一侧进行性视力下降三联征为特点,患者可因反复鼻腔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或窒息而严重威胁生命。治疗上以往多采用血管内栓塞术,但复发率高,疗效不佳。我科于2007年10月成功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经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该法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手术前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防止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现报道如下:
- 李海燕杨敏
- 关键词: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血管内栓塞术鼻腔大出血视力下降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品管圈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品管圈(QCC)活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型QCC活动小组,通过现况调查、攻坚点的发掘,明确课题,设定目标,拟定方策,进行最适方策探究,形成方策群组并实施,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对ERAS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5);行CEA手术患者术后拔尿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显著缩短(P<0.05);行CEA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日显著缩短(P<0.05),圈员QCC手法应用、责任感、凝聚力、沟通配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医护人员ERAS知识水平,加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康复进程,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陈君君蒲林哲李海燕
- 关键词:品管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
- 优质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预后的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优质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CU收治的且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气管切开优质化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_(2)、BE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了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李海燕
- 关键词:重症肺炎气管切开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