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摆位
  • 4篇摆位误差
  • 3篇放疗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托架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咽肿瘤
  • 1篇照射
  • 1篇症状
  • 1篇腮腺
  • 1篇腮腺功能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照射
  • 1篇体位

机构

  • 5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5篇李燕红
  • 5篇赖德星
  • 4篇王希成
  • 2篇罗晓丽
  • 2篇王新宁
  • 1篇黄家莲
  • 1篇王小明
  • 1篇卢志杰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口干症状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鼻咽癌患者口干症状的影响。方法 8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调强组43例和常规组39例,分别进行IMRT和常规放疗,其中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8Gy和68~72Gy。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时行放射性核素显像以检测腮腺99mTc清除率测定其摄取指数(UI)和分泌指数(EI),并按RTOG/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口干程度。结果放疗结束时调强组口干症状多为1、2级,而常规组口干症状多为2、3级,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在放疗后3个月中,调强组口干症状明显改善,而常规组口干症状无明显好转。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两组腮腺分泌指数(EI)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时间点摄取指数(U)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IMRT在确保肿瘤高剂量的同时,保护了腮腺功能,减轻口干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燕红王希成赖德星罗晓丽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腮腺功能口干症状
腹部肿瘤放疗真空袋体位固定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腹部肿瘤病人体外照射随机分为真空袋组26例和非真空袋组26例,所有病人分别在首次和每周周末治疗时,在直线加速器下摄取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比较测出误差大小。结果两组摆位误差结果显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误差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8,p<0.01;t=8.64,p<0.01),上下方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说明真空袋组在前后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少于非真空袋组,在上下方向无明显减少误差。结论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中,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可减少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摆位误差,并使摆位简单易行,提高摆位精确度和疗效,病人体位舒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燕红王希成赖德星罗晓丽
关键词:腹部肿瘤摆位误差
真空袋固定体位在乳腺癌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放疗应用真空袋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体位的摆位误差,探讨真空袋固定体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真空袋组和乳腺托架组各25例,分别在首次治疗、第2周周末和末次治疗时拍摄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图比较,测量X、Y和Z轴的平均误差。结果全部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放射治疗和拍摄验证片。真空袋组和乳腺托架组在X、Y和Z轴的中心点平均偏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使用真空袋可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疗重复摆位精度及治疗效果,且摆位步骤简便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赖德星王希成李燕红王小明
关键词:乳腺癌摆位误差乳腺托架
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应用固定乳腺癌放疗体位的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和乳腺托架两种技术固定乳腺癌放疗体位的摆位误差,并分析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5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组和乳腺托架组各29例,分别在第1次、第10次和最后1次治疗之前拍摄验证片,测量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图的中心点在X、Y和Z轴上的平均偏移误差。结果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组和乳腺托架组在X、Y和Z轴的平均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使用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体位重复性和精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赖德星黄家莲李燕红王新宁
关键词:摆位误差乳腺托架乳腺癌
宫颈癌体外照射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体外照射真空袋组和非真空袋组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和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宫颈癌体外照射患者随机分为真空袋组和非真空袋组各25例,第1周~第4周周末在加速器下摄验证片,与定位片比较误差大小。结果真空袋组与非真空袋组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头脚方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5),说明头脚方向真空袋组未能减少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P<0.01;t=11.89,P<0.01),说明真空袋组比非真空袋组在左右、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减少。结论使用真空袋可减少宫颈癌体外照射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和治疗效果,且摆位步骤简便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赖德星王希成王新宁卢志杰李燕红
关键词:宫颈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