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凤
- 作品数:32 被引量:2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南海海流数值模拟——Ⅱ.南沙邻近海域春季典型月平均流被引量:2
- 1989年
- 以二维全流模式对南沙群岛邻近海域春季典型月平均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空间步长为50km,时间步长取4min和20min两种。前者用于计算适应过程,后者用以计算发展过程和耗散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流与实测流基本相符。
- 柯佩辉李荣凤季仲贞曾庆存
- 关键词:海流数值模拟
- 西北太平洋等位势密度面上的东向副热带逆流被引量:5
- 2004年
- 用美国海军高分辨率气候月平均温盐资料和等位势密度面P-矢量方法,计算了西北太平洋各月等位势密度面环流.主要讨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内部东向副热带逆流(简称:STCC)的空间分布、垂直结构、体积输送及其附近的涡旋现象.计算结果很好地再现了STCC的一些观测特征,并且还揭示了STCC在等位势密度面上呈现的一些新现象:(1)在24.6 σθ面上,STCC的空间分布、源地和流动态势都有很强的季节变化,1-3月份不存在STCC;(2)5-10月,日本以南黑潮逆流的一个分支汇入了STCC,使得STCC的流速增强,流幅显著地加宽;(3)流速矢量场明显地表现出:STCC和它附近的一些涡旋伴随而生,STCC存在时它附近总伴随着一些涡旋,当STCC消失时涡旋也就消失了;(4)通过137.5°E断面,STCC的输送量夏季最强,8月份最大输送量达6.9 Sv(1 Sv三106m3/s),春、秋季较弱,4和11月份的输送量分别为1.7和1.6 Sv,输送主要集中在24.0≤σθ≤25.0面之间;(5)纬向流沿137.5°E断面的分布表明,STCC的流核位于24.3-24.7σθ之间.
- 李荣凤游小宝Peter Chu
- 关键词:涡旋位势黑潮环流热带
- 冬季季风期间巴士海峡经向断面上温盐流垂直分布
- 李荣凤游小宝
- 关键词:巴士海峡
- 南海上层海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9
- 1994年
-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太平洋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太平洋的上层海流。太平洋海域大的海流流系,如黑潮、亲潮、北(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加利福尼亚海流和东澳大利亚海流等都再现在模拟结果之中了。本文只给出了南海四季代表性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南海黑潮分支是南海北部最重要的一支海流,它不仅是南海暖流的水体来源,而且构成了南海环流重要的一翼。除了个别月份外,终年都有一支较强的NE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进入东海。这些计算结果有的已被观测结果所证实。
- 李荣凤黄企洲王文质
- 关键词:海流数值模拟
- 末次冰期南海表层环流的数值模拟及其验证被引量:9
- 1995年
- 边缘海在冰期旋回的环境变迁中,可以产生“放大效应”.如南海北部的冬季表层水温,间冰期可比冰期高6~9℃,远远超出太平洋同纬度区的温差.我们曾经推测:南海这种“放大效应”,应与冰期时表层环流的根本改组有关,但这种推测有待论证.数值模拟就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
- 汪品先李荣凤
- 关键词:更新世环流数值模拟
- 正压模式中慢波的离散谱及其特征函数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正压模式中慢波的离散谱及其特征函数作了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在低速线性缓变切变基流的情形下,正压原始方程中慢波可有离散谱存在。本文还给出了在该基流下算得的诺点和特征函数,并与准地转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张铭李荣凤曾庆存
- 关键词:离散谱特征函数慢波正压模式大气压
- 南海月平均流的计算被引量:67
- 1989年
- 本文用一个二维全流方程模式,计算了南海1—12月的逐月平均流。所得的南海逐月环流的总趋势以及一些中小尺度的涡旋现象不仅与海洋观测相一致,也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相吻合。而且,计算所得的海洋场和海面起伏场均很好地反映出南海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特别是高海暖流的存在在计算中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文中对南海海流的机理也作了一此初步探讨。
- 曾庆存李荣凤季仲贞甘子钧柯佩辉
- 关键词:海流暖流
- 全文增补中
- 南海夏季海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 1994年
-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中国海的海流。本文给出了南海7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一支较强的东北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流入东海;在海南岛东南和越南沿岸以东海域有一个气旋式的涡旋;南海南部被一个反气旋式的大涡旋所占据。计算得到的这些环流特征与观测结果十分一致。另外,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出,黑潮的一个分支通过巴土海峡的南部进入南海,虽然一部分海水不断被陆架诱导流向东北,但是仍有一部分海水可以一直向西流到海南岛以东海域。
- 李荣凤王文质黄企洲
- 关键词:海流数值模拟黑潮
- 一个近岸海流数值计算模式的开边界条件被引量:1
- 1999年
- 为了计算的省时性,IAP近岸海流数值模式采用了分解算法,即将控制方程分解为3个过程并用不同的时间步长进行积分。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分解后的控制方程作局地线性化,得到了适合不同过程的开边界条件。对于适应过程,控制方程变换为等价的表示沿不同方向传播波动的特征方程。传出计算区域的波动用特征方程来描述,而传入波动则由无反射边界条件来消除。对于演变过程,求出了解析形式的通解。在流出点上,边界条件可以借助解析解由上一时刻区域内部或边界上的已知值求得;而在流入点上,边值保持定常。对于耗散过程,不需要边界条件。最后对所提出的开边界条件进行了数值检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 郭冬建曾庆存李荣凤
- 关键词:近岸海流开边界条件
- 一个太平洋海盆尺度环流模式及其模拟结果被引量:9
- 2006年
-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全球气候海洋环流模式(LICOM)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太平洋海盆环流模式,并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模拟中对中尺度示踪物输送采用了两种方案,即传统的水平扩散方案(HOR)和包括涡旋诱导速度的等密度面扩散方案(GM)。对这两个试验的气候平衡态结果分析发现,该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太平洋的环流特征,包括副热带大涡、副极地涡旋以及南极绕流(ACC)等。赤道附近的各种流系亦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模拟的150°W赤道潜流的最大流速为40 cm/s,出现在次表层130 m左右,虽然模拟值比基于NCEP资料估计的最大流速80 cm/s小,但与其位置十分相近。两个试验均较好地模拟出了温盐的分布结构,包括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中层水的形成以及南极底层水的输送等。通过详细分析两个试验结果发现,总的说来在目前模式所采用的参数条件下,GM的结果稍好于HOR的结果。这些模拟结果表明,在LICOM基础上构建的太平洋环流模式从总体上是能再现许多观测特征的,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被动示踪物在北太平洋的分布等问题提供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
- 徐永福李阳春赵亮李荣凤俞永强
- 关键词:海洋环流模式温盐环流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