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霞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螺杆菌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杆菌感染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2篇症状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疾病
  • 2篇消化道疾病
  • 2篇疾病
  • 2篇儿童幽门螺杆...
  • 2篇儿童幽门螺杆...
  • 1篇胆汁
  • 1篇胆汁返流
  • 1篇炎症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机构

  • 6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李锦霞
  • 6篇张勇
  • 3篇邹明艳
  • 1篇邵玉芳
  • 1篇梁韶妹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方法 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 ①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
张勇李锦霞邹明艳
布拉酵母菌对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在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即安全性的作用,以及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布拉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三联疗法。在治疗及随访期间,采用改良的格拉斯哥(GDQ)问卷,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问卷表对不良反应及耐受性进行评估;疗程结束停药后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发生腹泻的患儿观察组5例(12.2%),对照组13例(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上区不适及腹胀患儿在观察组中分别有6例(14.6%)、4例(9.8%),对照组中分别有16例(39.0%)、12例(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味觉障碍、皮疹等症状在两组患儿中的发生率相近。在治疗及随访期间,GDQ计分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意图治疗方案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试验方案分析,两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减轻腹上区不适及腹胀,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从试验方案分析来看,布拉酵母菌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张勇李锦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三联疗法儿童
^13C-尿素呼气试验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黏膜炎症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定量检测结果与幽门螺杆菌定植数量及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13C-UBT检测,将检测结果阳性(DOB值δ‰≥4.0)的9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对^13C-UBT定量结果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胃黏膜炎症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黏膜幽门螺杆菌重度感染组与轻、中度感染组之间,DO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炎症重度与轻、中度之间的DO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OB值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的定植量及胃黏膜炎症程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13C-UBT定量检测结果能提示胃内幽门螺杆菌定植数量,但两者之间缺乏精确的定量关系。DOB值与胃黏膜炎症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张勇李锦霞邵玉芳
关键词: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杆菌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有上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呃逆、泛酸、早饱等)的287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胃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及”C-尿素呼气试验,其中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为观察组(BRG组),非胆汁反流性胃炎229例为对照组(非BRG组),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H.pylori感染的情况。结果BRG组患儿腹胀、呕吐、呃逆发生率均高于非BRG组[84.5%(49/58)vs66.8%(153/229)、32.8%(19/58)vs17.9%(41/229)、29.3%(17/58)vs16.6%(38/229),)(X^2=6.93,6.18,4.83,P〈0.05],但两组患儿腹痛、纳差、恶心及早饱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水肿及黏膜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组胃黏膜糜烂及出血点发生率[37.9%(22/58)vs22.7%(52/229)、20.7%(12/58)vs 10.0%(23/229)]高于非BRG组(X^2=5.60,4.90,P〈0.05),微小结节发生率[22.4%(13/58)]低于非BRG组[37.6%(86/229),X^2=4.69,P〈0.05]。两组患儿病理组织学中上皮细胞变性、增生和固有膜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凹延长及黏膜血管扩张发生率[10.3%(6/58)vs3.1%(7/229)和31.0%(18/58)VS18.3%(42/2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4.51,P〈0.05)。BRG组固有膜淋巴滤泡形成发生率[12.1%(7/58)]低于非BRG组[24.0%(55/229),X^2=3.90,P〈0.05]。BRG组H.pylori阳性率[22.4%(13/58)]低于非BRG组[40.2%(92/229),X^2=6.29,P〈0.05]。结论BRG患儿以腹胀、呕吐�
张勇李锦霞邹明艳
关键词:胆汁返流胃炎病因学儿童
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的调查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现症感染状态,并调查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76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3块胃黏膜分别作快速尿素酶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部分患儿行13C-尿素呼气试验。上述3种方法中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诊断为H.pylori感染。同时对患儿居住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消化道疾病家族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76例患儿中,H.pylori现症感染率为44.9%(169例)。男女H.pylori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8岁~、13~16岁年龄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39.5%(47/119)、41.0%(55/134)、54.5%(67/123),不同年龄组间患儿H.pylori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5)。儿童全托及中小学生寄宿、集体居住及用餐者H.pylori阳性率高于非集体居住及用餐者(53.6%vs 40.6%,P<0.05)。家庭经济收入高者H.pylori阳性率低于中低收入者(36.9%vs 48.3%,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者H.pylori阳性率低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者(39.5%vs 50.8%,P<0.05)。有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家族史者H.pylori感染率高于无家族史者(52.9%vs 41.2%,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H.py-lori感染率逐渐增加。集体居住、共同用餐、家庭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以及有上消化道疾病家族史的患儿有较高的H.pylori感染率,因此以上因素是儿童感染H.pylori的危险因素。
张勇李锦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道症状儿童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25例患儿行胃镜检查,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感染的相关情况。结果:(1)325例患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6.3%,常见疾病依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9.1%,胆汁返流性胃炎12.9%,十二指肠球炎12.6%,十二指肠球溃疡11.7%。(2)腹痛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占比例最高为88.3%。上消化道出血36例,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主占61.1%。呕吐主要以胆汁返流性胃炎为主占47.6%。(3)各种上消化道疾病中H.pylori检出率以十二指肠球溃疡为最高(71.1%),上消化道出血H.pylori检出率66.7%(24/36),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检出率40.1%(77/192)。(4)325例患儿中H.pylori平均感染率为42.8%,男性感染率为44.8%,女性感染率为40.4%,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5,P>0.05)。各年龄组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3~6岁组30.4%(24/79),7~11岁组42.1%(48/114),12~16岁组50.8%(67/132),差异有显著性(χ2=8.13,P<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高,腹痛、呕吐以胃炎为多见。H.pylori感染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邹明艳张勇李锦霞梁韶妹
关键词:螺杆菌上消化道症状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