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基本统计方法对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S数据库"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使用参附注射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15岁;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内科;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用药疗程多集中在3~14 d;给药剂量和疗程与药品说明书基本相符。结论: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多为中老年患者,其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源自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中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者21498例作为暴露组,选取年龄在18~80岁之间,并且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前后间隔≥7 d至少有2次肝功能检测的患者1641例,提取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不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以及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3种方法对比分析混杂因素,研究灯盏细辛对ALT、AST的影响。结果上述3种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的HIS数据,灯盏细辛注射液对ALT和AST可能有影响。
参附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为了解真实世界参附注射液临床常用药物组合方案,该研究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仓库中25 704位使用参附注射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对使用参附注射液患者的常用药物组合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参附注射液临床使用过程中合并1种药物使用时,与奥美拉唑、利多因卡、呋塞米同时使用概率分别为22.19%,20.32%,19.61%;参附注射液合并2种药物使用时,使用概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咪达唑仑+奥美拉唑为11.01%、利多卡因+奥美拉唑为10.80%、丙泊酚+咪达唑仑为10.76%;参附注射液合并3种药物使用时,使用概率位于前3位分别是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为8.83%、瑞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为8.77%、丙泊酚+咪达唑仑+奥美拉唑为8.77%。进一步分析得出,参附注射液+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合可能起到降低麻醉过程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加快麻醉后苏醒,减轻麻醉后遗效应的协同作用。参附注射液+呋塞米组合可能通过减少回心血量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及活力,起到对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协同作用。参附注射液+奥美拉唑组合可能起到缩短消化道溃疡愈合时间,减少溃疡复发的协同作用;同时,在治疗溃疡性出血时可能起到防止失血性休克及休克所致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