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辉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塔河油田稠油电泵闭环关键因素控制管理方法
- 2015年
- 受塔河油田稠油影响,潜油电泵因其下泵深、排量大、稀稠混配好的特点是目前塔河采油二厂机械举升的主体。为提高稠油电泵管理水平,依据管理关键流程制定配套设计、施工作业、启泵调试、生产管理、故障诊断、检泵原因查找、系统改进及方案再优化设计8个节点形成闭环控制。做到事前充分准备、事中严格控制、事后总结改进,使电泵管理精细化。
- 睢芬魏宏洋杜林辉王磊磊梁志艳蒋磊
- 关键词:闭环管理
- 83/44侧向进油大排量抽稠泵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以及高密度、高黏度、高含胶质沥青质、高含硫化氢、高矿化度的"两超五高"特点,50℃原油黏度在1500^(210×104)mPa·s之间,原油黏温拐点深度为2500~5000m,采用掺稀油降黏方式生产。常规抽稠泵受排量限制,难以满足稠油举升需求;电泵运行寿命短,成本高。为提高机采井运行寿命,降低采油成本,在常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基础上,研制CYB-83/44侧向进油大排量抽稠泵。该泵上泵筒长度10.2m,最大冲程8.7m,进油通道仅为0.2m,进油口直径达到51mm,配套8m冲程抽油机,最大理论排量可达179m3/d。根据柱塞外径尺寸,设计了两种管柱及杆柱组合方式,并分别在稠油井中进行了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油井地层产量增加,稀稠比下降,有效泵效提高,且与电泵相比,免修期增加,采油成本显著下降,可替代小排量电泵在超稠油区块推广应用。
- 刘玉国杜林辉梁志艳陈华强袁波
- 关键词:大排量
- 超深稠油井潜油电泵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7
- 2014年
- 塔河油田油藏埋深多为5350-6600m,流体性质复杂,黏度变化大,目前采用掺稀油降黏工艺生产。潜油电泵(电泵)举升能力强、排量大,现已成为塔河油田机械采油的主要方式。本文针对电泵运行寿命短、作业费用和生产成本增加较快的问题,统计分析了电泵机组各部位的故障率,找出了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现场应用效果明显,提高了电泵的生产效率。
- 夏新跃欧雪慧杜林辉赵元涂东王磊磊
- 关键词:塔河油田潜油电泵
- 塔河油田稠油电泵电流变化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塔河油田稠油电泵受掺稀系统不稳定、稀稠油混配效果差影响,电泵运行工况不稳定,电流波动大,造成生产管理难度大、故障停机井次多、运行寿命偏低。为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电泵运行平稳,将电流变化形态分类为单边变化、异常变化及周期变化三种类型,并对各类型电流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 睢芬魏宏洋程婷杜林辉赵元
- 关键词:塔河油田潜油电泵电流变化
- 电潜泵井憋压法计算动液面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因油稠掺稀生产,电泵井停掺稀测液面存在电流升高、过载及躺井风险,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因掺稀生产油套环空存在泡沫段及负压,导致电泵井动液面数据极其缺乏,制约了油田的开发生产。电泵井憋压法计算动液面以电泵井的频率与扬程及总动压头之间的关系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动液面的计算式,并在现场进行了大量对比实验,证明计算结果合理、可靠,可用于指导生产。
- 杜林辉丁磊田景李安国陈福湾
- 关键词:电泵井动液面
- 塔河油田超深稠油电泵风险评价管理方法被引量:2
- 2014年
- 潜油电泵以排量大、扬程高的优势成为塔河稠油掺稀井主要机械举升方式,但在生产中存在躺井率高、寿命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泵系统管理水平,提高电泵寿命,降低躺井率,从电泵系统生命周期的11个阶段,优选出9个"可量化、可控制"指标,并按照指标值与电泵寿命的相关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及分值,以评价电泵运行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将电泵划分为优秀、良好、正常、危险及高危5个状态。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电泵系统管理中采取两方面工作:分析电泵运行状态欠佳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生产管控措施;在选井、选型配套及设计等电泵系统管理前端,对指标参数进行优化控制。近2年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风险评价方法能够较客观的反映电泵系统运行状态,用于指导电泵井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电泵运行寿命,降低躺井率。
- 杜林辉张赟黄明良陈红举蔡璐
- 关键词:潜油电泵稠油塔河油田
- 稠油掺稀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杆柱设计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因油稠配合掺稀生产,有杆泵举升主要以针对稠油掺稀设计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为主。对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掺稀井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载荷的构成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得出动液面及混合液黏度是影响载荷的最敏感因素。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杆柱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杆柱断脱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实测及计算数据对比,得出优化后杆柱受力计算误差更小、受力状况评价更加准确的结论,应用优化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目前各种机杆泵组合情况下的最大抽深,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 袁波杜林辉梁志艳唐健姜建华
- 关键词:稠油受力分析
- 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塔河油田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因混配不好经常出现稠油上返,现有处理井筒稠油方式存在解堵成功率低、井控风险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制出高压正注解堵装置。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由高压正注解堵短接和抽油杆悬挂器两部分组成,两者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越过采油树的一个高压处理通道,压力由原来21 MPa提升至60 MPa,实现高压正注解堵目的。现场应用表明,高压正注解堵装置减少空井口时间3h,减少处理时间4~6 h,提高解堵成功率至95%,创造效益60万元,在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何强夏新跃范庆哲梁洪云杜林辉
- 关键词:解堵稠油
- 超稠油潜油电泵尾管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1
- 2013年
- 塔河油田超稠油电泵井受掺入稀油的不稳定性、稀稠油混配效果差影响,电泵运行工况极不稳定,故障停机井次多,运行寿命低,且现有技术水平难以动用原油黏度100×104mPa.s以上、黏温拐点3 500 m以下井储量。为改善电泵运行工况,延长运行寿命及动用超稠油井储量,从改善稀稠油混配效果及确保超稠油能够顺利入泵出发,研制了电泵加装尾管装置,并进行了5井次矿场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能够提高稀稠油混配效果,改善电泵运行工况,动用超稠油井储量,在稠油电泵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杜林辉刘玉国刘瑞睢芬涂东
- 关键词:超稠油潜油电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