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君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螺距
  • 2篇关节
  • 2篇CT扫描
  • 2篇大螺距
  • 1篇低剂量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检查
  • 1篇支撑架
  • 1篇软骨
  • 1篇上肢
  • 1篇手臂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疼痛
  • 1篇盘状软骨
  • 1篇综合征
  • 1篇外侧半月板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君
  • 3篇杨进军
  • 2篇刘艳
  • 2篇何桂茹
  • 2篇李江红
  • 1篇古丽巴哈
  • 1篇李纪夫
  • 1篇班允清
  • 1篇翟黎明

传媒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扫描应用于肩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扫描应用于肩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病例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损伤分级和图像合格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磁共振扫描,在70例患者中,优质图像患者、良好图像患者、不合格患者分别为60例、9例、1例,图像合格率为98.57%;在患者损伤部位中,肩袖、肱二头肌腱、盂唇、其他等分别为50例、12例、6例、2例。肩关节损伤的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5例、32例、23例。结论:借助磁共振扫描,对于诊断肩关节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帮助,其诊断价值良好,可以对患者的损伤类型和分级等进行有效判断,并给予临床诊治强有力的保障,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显著。
杨君
关键词:肩关节损伤磁共振扫描
磁共振成像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半月板是膝关节重要组成部分,且损伤较为常见,多由旋转外力所致,且半月板损伤以内侧损伤居多,最常见为半月板后角损伤,且以纵行破裂最高。此外,半月板的先天性异常,特别是外侧盘状软骨较容易形成退变与损伤;关节松弛及内部紊乱也可增加半月板损伤危险。半月板损伤后可引起局限性疼痛、关节肿胀、股四头肌萎缩等症状,临床治疗需对半月板损伤进行分型,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1,2]。本研究主要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杨君翟黎明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关节松弛局限性疼痛股四头肌萎缩盘状软骨
一种影像检查用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检查用支撑架,包括横板一,所述横板一的外侧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横板一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横板二,所述横板一的内侧面设有枕托,所述枕托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横板二连接,所述横板一上设有滑槽...
杨君李纪夫
文献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病变MRI征象及其与FIB、FDP、D-D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1例RA患者,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将其分为活动组(35例)和稳定组(26例)。对比两组MRI征象,血清FIB、FDP、D-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RA活动期患者MRI各征象间的相关性及MRI各征象与血清FIB、FDP、D-D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滑膜增厚或滑膜炎、骨髓水肿、软骨及骨侵蚀、腱鞘炎或周围软组织受累、关节腔积液征象人数占比均高于稳定组(P<0.05)。活动组患者血清FIB、FDP、D-D水平均高于稳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活动期患者滑膜增厚或滑膜炎征象与骨髓水肿、软骨及骨侵蚀、关节腔积液征象均呈正相关(P<0.05),骨髓水肿征象与软骨及骨侵蚀征象呈正相关(P<0.05);RA活动期患者滑膜增厚或滑膜炎、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征象与血清FIB、FDP、D-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软骨及骨侵蚀征象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MRI征象可清晰显示RA患者的滑膜、骨质、关节腔及周围肌腱、软组织等异常改变,且MRI征象之间具有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A的病理改变;血清FIB、FDP、D-D的检测有助于反映RA活动情况;MRI征象与血清FIB、FDP、D-D水平间具有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进一步评估RA活动情况。
杨君班允清吴新春鲁辛健杨进军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MRIFIBFDP
大螺距前门控CT扫描在房颤消融术前的应用与辐射剂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大螺距双源CT扫描房颤患者心脏,描述并测量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术前左房、肺静脉解剖与邻近关系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HP(high pitch,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flash spiral模式)。B组: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spiral模式),计算两组患者扫描辐射剂量;运用二维平面测量肺动脉、上腔静脉、食管与左房一肺静脉的距离,三维重建后描述其解剖形态及与左房-肺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两组扫描方式患者左房-肺静脉均显示清晰,无明显伪影。有效射线剂量:flash模式扫描有效射线剂量为(0.85±0.13)msv,Spirl扫描剂量为(13.27±3.02)msv。15例flash模式扫描中有其中7例患者冠状动脉显示清晰,图像质量好。Spiral扫描中,2例冠状动脉可诊断。肺动脉与左房顶壁平均最小距离:(4.05±2.78)mm。上腔静脉与右上肺静脉平均最小距离:(1.98±1.46)mm,食管与左房后壁上缘、中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1.60±0.54),(1.34±0.47),(2.76±1.21)mm。结论:①房颤患者采用大螺距flash spirl模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比较有效射线剂量低于1 mSv,图像质量无差别。②重建图像可真实反映左房、肺静脉与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及距离。③可以清楚显示左心房和各支肺静脉的开口直径及其分支,并可发现有、无肺静脉狭窄及发育畸形。因此双源CT大螺距扫描可作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前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何桂茹杨进军杨君刘艳李江红
关键词:房颤消融术
Flash CT扫描对OSAS患者的动态成像及辐射剂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Flash 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11例OSAS患者在睡眠前、后分别进行大螺距Flash CT扫描,然后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进行观察,测量上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积;B组:常规MSCT扫描OSAS患者11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辐射剂量。结果 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时气道最狭窄处面积比清醒时明显变小,在悬雍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0.43±0.019)msv,B组为(0.76±0.033)msv,A组比B组减少了43.43%的有效辐射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可动态观察气道,并对狭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为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依据,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何桂茹杨进军刘艳古丽巴哈杨君李江红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螺距低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