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老年
  • 2篇分裂症
  • 1篇心境
  • 1篇医疗保健事业
  • 1篇医疗管理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早期干预
  • 1篇认知功能缺损
  • 1篇社区老年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首发

机构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5篇杨建飞
  • 4篇傅伟忠
  • 3篇陆林福
  • 3篇陈颖
  • 3篇张明
  • 3篇卢瑛
  • 3篇王美珍
  • 3篇方海平
  • 2篇孙毅龙
  • 2篇瞿正万
  • 2篇唐强
  • 2篇刘海君
  • 1篇杨振东
  • 1篇孙一颖
  • 1篇金莹
  • 1篇孙喜蓉
  • 1篇蔡正宜
  • 1篇张洁
  • 1篇袁杰

传媒

  • 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年随访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标准化评定工具对14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0年随访及预后评定,对预后有关影响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Logest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年随访时总体结局良好者23例(19.2%),一般者34例(28.3%),不良者63例(52.5%)。单因素分析有11项观察指标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远期预后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病前职业功能水平、治疗依从性、起病形式和家庭关系。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受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影响,总体结局较差,其中部分影响因素可进行干预。
傅伟忠唐强陆林福王美珍陈颖刘海君杨建飞孙毅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随访
“心境-促进协作医疗”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2014年
[目的]探讨"心境-促进协作医疗"(IMPACT)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网络系统中,抽取符合病例要求的60例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IMPACT管理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第6、12、18个月时的抑郁症状及服药依从性得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复发住院率。使用生活质量表(SF-36)评价干预前、后(第18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第6、12、18个月,干预组患者的HAMD和SDS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ITAQ得分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价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得分提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无1例复发住院,对照组有6例复发住院,复发住院率为20%(χ2=6.67,P<0.05)。[结论]IMPACT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住院率,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一颖孙喜蓉张明傅伟忠杨建飞杨振东唐强卢瑛方海平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间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可能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抽取初诊的住院或门诊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共计103例,其中Ⅰ型组63例,Ⅱ型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入组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判别精神症状程度,抽取晨血,测定血清BDNF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21.38±4.57)μ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3.68±6.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BDNF水平为(22.50±4.41)μg/L,明显高于Ⅱ型组的(19.61±4.3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组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长、复发次数越多,血清BDNF水平越低(P<0.05)。结论 BDNF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Ⅱ型患者精神神经生化学病因基础可能不同,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临床观测指标。
袁杰瞿正万蔡正宜杨建飞张洁金莹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630例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状况调查及早期干预模式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傅伟忠瞿正万张明陆林福王美珍杨建飞陈颖卢瑛刘海君方海平
关键词:认知功能缺损老年人干预模式医疗保健事业老年痴呆
不同年代就诊精神疾病分类及发病因素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傅伟忠张明陆林福杨建飞王美珍陈颖卢瑛方海平孙毅龙
关键词:精神疾病发病因素疾病分类就诊发病状况流行病学资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