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癫痫
  • 2篇NICU
  • 1篇蛋白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乙脑
  • 1篇乙脑病毒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脑炎
  • 1篇症状自评
  • 1篇症状自评量表
  • 1篇致痫
  • 1篇神经重症监护...
  • 1篇酸钠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匹配
  • 1篇迁移

机构

  • 7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7篇杨淑
  • 5篇张蕾
  • 5篇丁里
  • 5篇符浩
  • 2篇林岚
  • 2篇梅茸
  • 2篇马娟
  • 2篇朱会敏
  • 2篇唐浩
  • 1篇王晓燕
  • 1篇沈云松
  • 1篇盖雪松
  • 1篇王全玉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NICU内清醒患者的心理状况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清醒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NICU内清醒患者252例,使用症状自评分量表(SCL-90)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结果:SCL-90量表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及恐怖这5个项目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躯体化、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NICU内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及恐怖等问题较严重,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张蕾杨淑符浩丁里
关键词: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一例
2015年
患者女性,69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呼之不应2 d,于2014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无任何诱因突然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呼之不应,每次发作约持续15 min,共发作3次,发作间期不能与他人交流。急诊时曾静脉注射地西泮10 mg。既往有脑出血病史,遗留左侧中枢性偏瘫。入院时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岛叶与外囊、半卵圆中心出血后软化灶形成,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多发微出血灶。
张蕾杨淑符浩丁里
关键词:惊厥脑电描记术病例报告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6
2016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神经保护药等常规治疗,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酌情给予地西泮控制症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15-20 mg/(kg·d),每日3次,连用7 d,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20-30 mg/(kg·d),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初始剂量0.25 g,每日2次,连用7 d后增加剂量至0.5 g,每日2次,若症状得到控制则维持此剂量;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则增加剂量至3 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后每周减少左乙拉西坦片0.25 g至完全停药,对于停药后复发者需终身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NSE、TNF-α、IL-2、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丙戊酸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林岚王晓燕杨淑唐浩梅茸
关键词:丙戊酸钠脑卒中后癫痫疗效安全性
不容忽视的NICU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神经重症患者除了本身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之外,还因为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尿管、鼻胃管、鼻肠管等,使其暴露于众多感染危险因素之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增加了患者救治难度,必须高度重视。为了解我院NICU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完善感染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
张蕾杨淑符浩朱会敏马娟王全玉丁里
关键词:细菌谱耐药性
脑CT灌注图像匹配技术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图像标准化匹配技术对梗死后脑组织的缺血状态及确定客观半暗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行常规CT灌注检查,重建数据后根据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参数分别确定彻底坏死区(non variable tissue,NVT)、严重缺血区(tissue at risk,TAR)、相对缺血区(relative ischemic tissue,RIT)阈值及在脑组织的绝对面积大小,并将3个区域CBF、CBV、TTP参数进行图像匹配,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坏死边缘、严重缺血区、相对缺血区边缘阈值分别为CBV=1.7 m L/100 g、CBF=30.0 m L/(100 g·min)、TTP=9.5 s。图像匹配后可清楚分辨出急性期缺血区的坏死区以及严重缺血区、相对缺血区构成的缺血半暗带并可进行量化面积。匹配后复合性单病灶常见RIT>NVT>TAR、NVT>TAR>RIT,皮质下单病灶组RIT>NVT>TAR或NVT>RIT>TAR,多发梗死病灶组RIT>NVT>TAR、NVT>TAR>RIT。结论利用图像标准化匹配方法可以通过CBV、CBF、TTP参数量化评估病灶的NVT、TAR和RIT区域,直观显示缺血半暗带面积,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个体化影像评估技术。
丁里王玉玲符浩张蕾杨淑朱会敏马娟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图像匹配缺血半暗带
流行性乙型脑炎39例临床表现被引量:1
2012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39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l临床特点进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7月~2012年9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患者39例,均为散发,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8~69岁,1例高血压患者,38例既往体健。
张蕾符浩杨淑丁里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病乙脑病毒住院患者高血压患者蚊虫传播
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致痫组织中蛋白B1的表达。方法选取72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胶质瘤标本作胶质瘤并癫痫组,同期行手术治疗的70例未伴发癫痫的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标本作胶质瘤无癫痫组,同期7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病灶标本作非肿瘤癫痫组,20例接受颅内减压术治疗的患者的脑组织标本作对照组。分析胶质瘤并癫痫组患者癫痫发生情况及胶质瘤病理级别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水平的关系、四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情况、胶质瘤并癫痫组胶质瘤病理级别对癫痫的影响。结果胶质瘤并癫痫组患者胶质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r=0.154,P〈0.05)、癫痫发作频率(r=0.429,P〈0.05)及癫痫持续时间(r=0.254,P〈0.05)呈正相关;胶质瘤并癫痫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胶质瘤无癫痫组(χ^2=8.990,P〈0.05)、非肿瘤癫痫组(χ^2=19.864,P〈0.05),胶质瘤无癫痫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2.699,P〈0.05),非肿瘤癫痫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793,P〈0.05);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中低级别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级别(χ^2=11.614,P〈0.05),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是否并发癫痫有关(χ^2=11.445,P〈0.05)。结论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致痫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水平,胶质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能是诱发相关性癫痫的重要因素。
林岚杨淑沈云松盖雪松梅茸唐浩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