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维国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沥青
  • 3篇加铺
  • 3篇加铺层
  • 2篇道路工程
  • 2篇沥青加铺
  • 2篇沥青加铺层
  • 2篇路工
  • 2篇路面
  • 2篇路面加铺
  • 2篇景观
  • 2篇宽容
  • 2篇加筋
  • 2篇格栅
  • 2篇格栅加筋
  • 2篇公路
  • 2篇公路建设
  • 2篇公路景观
  • 2篇车辙
  • 1篇道路沥青
  • 1篇蓄热

机构

  • 7篇长安大学

作者

  • 7篇杨维国
  • 4篇王朝辉
  • 3篇王选仓
  • 1篇周鑫
  • 1篇王芳
  • 1篇陈希梅
  • 1篇左志武
  • 1篇徐江萍
  • 1篇狄升贯
  • 1篇王乾
  • 1篇袁玉卿
  • 1篇李善强
  • 1篇万江
  • 1篇冯炜
  • 1篇台电仓
  • 1篇张燕萍
  • 1篇姜洪
  • 1篇童申家
  • 1篇乔鹏
  • 1篇方磊

传媒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长沙交通学院...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浅析公路建设新阶段景观设计新理念被引量:10
2007年
我国公路建设以进入新的阶段,由“温饱”转向“小康”,随即是一系列设计观念的革新。公路景观设计也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以灵活、宽容的设计思想加上创作的理念打造出公路景观特色带、边坡绿化防护、动物通道等新型景观形式。最终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
王顺兴杨维国傅琨
关键词:公路景观宽容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王选仓韩继国崔文社王朝辉台电仓童申家徐世法冯喜庄左志武徐江萍姜洪袁玉卿郑纯雨王小雄王乾祝海燕李翠玲乔鹏刘廷国陈希梅丘述银薄立明李善强周鑫张燕萍徐炜朱丽红申雷霄杨维国詹珽刘凯王芳
本项目完成了《项目任务书》所要求的全部研究任务。项目组采取资料调查整理、现场测试、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我国部分高等级公路为主体,以实际工程为依托,经过3年多的研究,...
公路建设新阶段景观设计的研究
2007年
只有在公路设计时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风格鲜明为特点,以兼顾效益为目的,将公路建设与自然、人文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灵活、宽容、创作的理念贯穿到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才能最终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双赢",在新的公路建设阶段建立科学、完善的设计新理念。
杨维国方磊
关键词:公路景观宽容
沥青路面加铺格栅加筋合理层位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网骨架基本完成,公路事业的重点随之将转移到旧路养护、改扩建工程上来。在我国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已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简单有效的修复措施,而采用格栅加筋沥青加铺层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
杨维国
关键词:沥青加铺层格栅加筋路面病害
文献传递
格栅加筋沥青加铺层结构轮载疲劳模拟对比试验被引量:11
2008年
为探索格栅层位对加筋沥青加铺层结构整体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加铺层结构疲劳模拟试验模型,提出基于车辙仪改进的加铺层结构疲劳模拟对比试验方法,模拟了荷载引起的沥青加铺层疲劳裂缝、反射裂缝以及其他裂缝扩展过程,最后将试件制成30 cm×10 cm×10 cm的棱柱体小梁,对不同格栅设置层位及不同锯缝深度的加铺层结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轮载作用下,不论试件底部有无锯缝,沥青层表面首先出现裂缝,且基本上与格栅的设置无关;锯缝深度及格栅的设置层位对加铺层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当加铺层较薄时,格栅设置于加铺层的底部效果较好,当加铺层较厚时,格栅之下设有一定厚度的调平层较好。
王朝辉王选仓杨维国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加铺层格栅车辙仪
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基础沥青100份,聚合物0.5~10份,功能改善剂0.01~2份,稳定剂0.01~0.5份,偶联剂0.01~1份。先将改性物料混合,...
王朝辉王新岐万江杨维国郭滕滕冯炜高志伟张廉
文献传递
不同层位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为探索格栅层位对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采用10 cm深车辙试模对不同格栅层位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车辙试验,实测蠕变参数,建立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深度的车辙模型进行最大剪应力计算,最后将二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格栅越靠近加载面,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效果越好,原因是格栅铺设于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剪应力附近;格栅距离加载面一定位置时,沥青混凝土的最大剪应力增大,但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依然比未铺设格栅时的好.分析方法与所得结论对沥青层结构与材料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朝辉王选仓杨维国狄升贯
关键词:道路工程车辙试验有限元沥青混凝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