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栓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治疗房颤
  • 1篇柔红霉素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砷剂
  • 1篇栓塞
  • 1篇丝氨酸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活性
  • 1篇紫癜
  • 1篇紫癜治疗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杨雪
  • 2篇周晋
  • 2篇刘述川
  • 1篇史家岚
  • 1篇高春艳
  • 1篇张卓
  • 1篇谭小燕
  • 1篇侯金晓
  • 1篇李金梅
  • 1篇马瑞爽
  • 1篇曹峰林
  • 1篇刘明
  • 1篇张彦
  • 1篇李甲楠
  • 1篇王晶
  • 1篇刘岩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浮针疗法结合三草蒲灵汤在小儿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中医浮针疗法结合三草蒲灵汤在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儿接受浮针及中药三草蒲灵汤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3~0.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根据患儿病情逐渐减量至停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痊愈所需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33%;研究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痊愈所需时间为(7.4±2.3)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3.1)d。治疗不同阶段的VAS评分比较中,研究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同阶段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三草蒲灵汤联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缩短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程,而且在缓解患儿关节疼痛方面也较传统激素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杨雪张卓
关键词:浮针疗法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后并发血栓栓塞形成的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因心房丧失收缩功能及长期心率增快而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并脱落至身体各处形成栓塞,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可治愈心房颤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但血栓形成和栓塞仍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甚至可高达7%,一旦栓塞事件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后发生血栓及栓塞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系统性改变。
徐孟媛刘述川张彦杨雪周晋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血栓栓塞
三氧化二砷和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促凝血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和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及促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2例初发APL患者的APL细胞,以12份健康志愿者全血中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作为对照。用1μmol/LATO、DNR分别处理APL细胞24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PL细胞的Ps暴露,通过凝血时间和凝血因子生成实验测定相关的凝血活性。乳黏素作为检测APL细胞PS暴露的探针和凝血抑制剂。结果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比较,ATO处理组APL细胞PS暴露减少;而DNR处理组APL细胞PS暴露明显增加。ATO处理组,APL细胞的凝血时间比未处理组长[(220±41)s比(180±25)S,P〈0.05],凝血因子生成比未处理组少(均P〈0.05);而DNR处理组,APL细胞的凝血时间比未处理组短[(80-1-20)s比(180±25)s,P〈0.05],凝血因子生成比未处理组多(均P〈0.05)。加入乳黏素后,DNR处理组APL细胞的促凝活性降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Xa及凝血酶生成均减少(均P〈0.05)]。结论APL细胞的PS暴露量与其促凝活性呈正相关。ATO通过减少APL细胞表面的PS暴露而减弱其促凝活性,DNR通过增加APL细胞表面PS暴露而增强其促凝血活性。
史家岚李金梅侯金晓曹峰林刘述川周晋高春艳王晶谭小燕李甲楠刘明刘岩马瑞爽杨雪
关键词:砷剂柔红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