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友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被引量:74
- 2010年
- 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判断还主要是凭临床经验和“直觉”,而这并不利于科学规范地开展医疗工作。因此在急诊科中推广更简便、实用的病情评价系统十分必要^[1],此时MEWS(评分标准见表1)应运而生。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的研究是当今危重症医学研究的新领域^[2]。本研究采用MEWS对急诊内科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追踪,评估和验证MEWS在急诊内科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 林良友林海燕
- 关键词:急诊内科评分标准MEWS病情判断
- 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脑梗死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入本院,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评价疗效,统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肢体肌力分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肢体肌力改善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可切实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
- 袁祝康林良友
- 关键词:丁苯酞脑梗死低频脉冲电治疗
- 急诊观察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CHD)的2型糖尿病(DM)老年患者在急诊科观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观察的880例2型DM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CHD将...
- 林良友刘丰钟君立卢建华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急诊观察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的老年患者在急诊科观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观察的880例2型DM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CHD将患者分为CHD组(共318例)和无CHD组(共5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型DM老年患者CH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无CHD组比较,CHD组年龄较高(79±7 vs73±8岁P<0.05),DM病程较长(16±7 vs 12±7年,P<0.05),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较高(7.8±1.5%vs 6.8±1.2%,P<0.05),收缩压(SBP)较高(160±17 vs138±15mm Hg,P<0.05),CHD阳性家族史和DM阳性家族史的发生率较高(P值都<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DM病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b A1c水平、CHD家族史和合并脑卒中是2型DM老年患者发生CH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急诊科观察的2型DM老年患者合并CHD时表现出多种危险因素并存,临床上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重视对病程长、有CHD家族史、合并脑卒中的DM患者的管理。
- 林良友刘丰钟君立卢建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
- 老年冠心病患者急诊留观的血糖代谢研究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急诊科留院观察阶段有冠心病病史或新发冠心病老年患者的血糖,评估留观老年冠心病血糖代谢情况,并对血糖管理提出建议。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
- 林良友
- 关键词:冠心病血糖代谢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文献传递
- 急诊科低血糖症误诊分析
- 目的分析急诊科的低血糖症病例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急诊科就诊的102例低血糖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症与某些常见病或者并发疾病症状相似,或可因病史不清、症状多变、表现不典型而易导致误...
- 林良友卢建华林海燕范泽潮
- 文献传递
- 腹主动脉夹层破裂误诊为肾绞痛被引量:1
- 2009年
-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黏液性变、囊性坏死,造成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1]。一般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迄今有相当患者因漏诊误诊而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的关键[2]。现报道1例误诊病例。
- 林良友林海燕
- 关键词:动脉瘤绞痛误诊
- 就诊于急诊科的低血糖症误诊原因分析
- 2009年
- 急诊科就诊人流量大,病种繁多,低血糖症也是其中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低血糖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有长期应用降糖药物的病史,症状多变,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可表现为肢体偏瘫、精神异常、抽搐、气促等症状,加上患者或家属就诊时病史描述不清楚,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对急诊科就诊的最终确诊为低血糖症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林良友卢建华林海燕范泽潮
- 关键词:低血糖症误诊脑血管意外癫痫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联合、动态测定CRP和PCT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方法采取前瞻性、连续观察性方法,测定80例AECOPD患者入院第0、24、48小时的CRP和PCT(分别记录为CRP0、CRP1、CRP2和PCT0、PCT1、PCT2),分析CRP、PCT和死亡、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CRP、PCT水平和AECOPD患者住院天数、死亡有正相关关系,CRP1和住院天数相关性最高,PCT1和死亡相关性最高。结论联合、动态测定CRP和PCT,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AECOPD患者的细菌感染,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 林良友刘丰钟君立卢建华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联合、动态测定CRP和PCT的意义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取前瞻性、连续观察性方法,测定80例AECOPD患者入院第0、24、48小时的CRP和PCT(分别记录为C...
- 林良友刘丰钟君立卢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