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铭章

作品数:6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核科学技术
  • 12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氮化
  • 8篇氮化硼
  • 8篇金属
  • 8篇改性
  • 6篇射线
  • 6篇水溶液
  • 6篇酸盐
  • 6篇离子
  • 6篇纳米
  • 6篇冷却剂
  • 6篇Γ射线
  • 5篇光化学
  • 5篇玻璃固化
  • 4篇乙烯
  • 4篇乏燃料
  • 4篇辐解
  • 4篇高放废液
  • 3篇调价
  • 3篇水溶
  • 3篇萃取

机构

  • 63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日本京都大学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3篇中广核研究院...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大亚湾核电运...
  • 1篇苏州热工研究...
  • 1篇安徽省辐射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63篇林铭章
  • 5篇何辉
  • 4篇葛学武
  • 4篇叶国安
  • 3篇汪谟贞
  • 3篇李希明
  • 3篇李富海
  • 2篇侯建国
  • 2篇黄玮
  • 2篇李一帆
  • 2篇陈洪兵
  • 2篇王亮
  • 2篇张鹏
  • 2篇朱清时
  • 2篇赵星
  • 2篇陈文明
  • 2篇李惠祥
  • 2篇曹骐
  • 2篇王怡
  • 2篇方仲

传媒

  • 11篇辐射研究与辐...
  • 8篇核化学与放射...
  • 3篇核动力工程
  • 2篇辐射防护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安徽省核学会...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同位素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2015年第...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4篇2025
  • 7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辐射法改性多级孔氮化硼及其对U(Ⅵ)的吸附研究
为了实现对放射性污水中U (Ⅵ)的快速、高效去除,在此研究中,我们运用γ射线辐照技术对多级孔结构氮化硼进行了氨基化改性,进而通过进一步引入吡啶功能基团对其进行了功能化改性。本工作对比了改性前后的氮化硼对U (Ⅵ)的吸附性...
李一帆张鹏陈怡志吴志豪林铭章
关键词:氮化硼Γ射线辐照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研究进展——径迹结构的重要性
2025年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安全、深空探测、重离子治癌、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而径迹结构效应是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核心科学问题。借助于日益发展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射下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的产额及动力学过程等,可以深层次探究径迹结构效应。本文简述了水溶液辐射分解的演化过程和径迹结构等基本概念,从稳态辐解和脉冲辐解两方面综述了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目前世界上主要重离子辐解研究装置,回顾了近些年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着重在实验研究方面对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径迹结构效应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展望了水溶液重离子辐解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安龙飞陈良文高育翠杜香怡张延师孙勇林铭章
关键词:传能线密度脉冲辐解
晶性高聚物共混物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的辐射效应
林铭章
含铜离子水溶液的辐射分解行为被引量:1
2023年
铜与铜合金广泛应用于核材料领域,对于材料腐蚀控制和氢爆风险评估,含铜离子水溶液辐解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本工作开展了含铜离子水溶液γ辐解实验,探究了不同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和Cu^(2+)浓度对H_(2)O_(2)、O_(2)和H_(2)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0~1.80 kGy),H_(2)O_(2)和气相中H_(2)的浓度先增大后趋于稳态,其稳态浓度分别为5.41×10^(-6)mol/L和7.91×10^(-5)mol/L,而气相中O_(2)的浓度则维持在9.04×10^(-4)mol/L。Cu^(2+)的存在使H_(2)、H_(2)O_(2)的平衡浓度分别提升一个和两个数量级,对H_(2)O_(2)、H_(2)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对O_(2)的生成基本没有影响。H_(2)O_(2)和H_(2)的平衡浓度随着吸收剂量率的增大而升高,当吸收剂量率从1.40 Gy/min增大到46.93 Gy/min,其平衡浓度分别从4.56×10^(-6)mol/L和1.78×10^(-5)mol/L升高到2.46×10^(-5)mol/L和3.81×10^(-4)mol/L,而在此吸收剂量率范围内O_(2)基本不受影响。同时,基于水辐解反应动力学和气液两相传质双膜理论,我们构建了含铜离子水溶液辐解计算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标准化平均偏差的绝对值基本在1%~7%之间,最大约24%,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计算了C^(6+)离子辐照下含铜离子水溶液的辐解行为,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备可扩展性。
林蕴良郭子方林子健吴志豪周煜筑张鹏林铭章
关键词:Γ射线化学动力学模拟
光化学方法在核燃料循环中的应用
Purex流程的关键技术是调控铀(U)、钚(Pu)、镎(Np)、镅(Am)等元素的价态。传统上Purex流程采用化学法调节元素价态,但化学调价有时会遇到困难,比如在硝酸体系下用化学试剂将Np调节至单一价态十分困难,研究表...
林铭章李富海丁作铭
关键词:光化学调价
光化学分离水溶液中铂族金属元素的研究——Pd(Ⅱ)的光还原
2017年
采用光化学法将Na2PdCl4水溶液中的二价钯离子(Pd(Ⅱ))还原至钯单质,通过改变照射光波长、自由基清除剂种类、Cl-浓度、pH值等参数以获得光还原Pd(Ⅱ)的最佳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别对上清液和生成的沉淀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光化学法能成功地还原出水溶液中的钯离子,提取率可达98.4%;相比之下,采用异丙醇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时能更有效地提取溶液中的钯元素。高浓度的Cl-抑制Pd(Ⅱ)的还原;适当提高pH值可以促进Pd(Ⅱ)的还原。此外,还验证了从Na2PdCl4和NdCl3混合溶液中光还原并分离Pd(Ⅱ)的可行性。
丁作铭李富海刘哲方仲林铭章
关键词:光还原铂族金属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贵金属沉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因富含贵金属,在玻璃固化时可能发生贵金属沉积,从而造成出料口堵塞并导致熔炉底部电极的损坏。本文广泛调研了国内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中贵金属的沉积问题,对相关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熔炉结构的改进与贵金属分离回收。高燃耗的乏燃料贵金属含量高,须在研究贵金属沉积行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上两种解决方案。相关结果可为国内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柳伟平刘玉昆徐东林周勋林铭章郑明杰
关键词:高放废液玻璃固化
一种消除核废物玻璃固化体中钼酸盐黄相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核废物玻璃固化体中钼酸盐黄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硼硅酸盐玻璃原料、含钼放射性废物和金属添加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所述金属添加剂为Al或Fe;b)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
林铭章赵星焦力敏郭子方高璇
N_(2)气氛下氨水溶液γ辐射分解行为被引量:1
2024年
某些压水堆中使用氨及其分解产生的H_(2)抑制H_(2)O_(2)、O_(2)和·OH等氧化性物种的浓度,在保持一回路的还原性化学环境的同时调节冷却剂pH,以减轻结构材料的腐蚀。本工作为了研究脱氧氨水溶液在辐射场中的分解行为,针对其在γ场中的辐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N_(2)压强、气相与液相体积之比和温度对氨水溶液辐解的影响,测定了剩余氨、H_(2)和氮氧化物(NO_(2)^(-)和NO_(3)^(-))的浓度及溶液的pH。结果表明:N_(2)压强(0.5~5.0 MPa)及气液体积比的变化未对氨的分解和氮氧化物的生成造成影响,吸收剂量为28.8 kGy时,辐解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约为1 mg/L,但N_(2)压强和气液体积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H_(2)的浓度。温度由25℃升至200℃时,氨的分解过程将大幅放缓,吸收剂量为14.4 kGy时,30 mg/L氨水中氨的分解比例由26.5%降至8.4%,高温有利于抑制氨的分解速率,但同时导致NO_(2)^(-)和NO_(3)^(-)的浓度分别升高34和3倍左右。此外,本工作中还建立了含氨冷却剂的辐解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不同温度下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1%。随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初始浓度的含氨冷却剂辐解过程中剩余氨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初始浓度有利于体系中氨的保持,连续辐照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氨抑制氧化性物种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补充。
郭子方张扬李一帆林子健刘春雨林鹏林铭章
关键词:冷却剂氨水水化学反应堆
用硅钛酸盐快速高效清除水中低浓度铅离子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CST)和25%铌取代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Nb/CST),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这两种材料对铅开展了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pH值为4.00~6.50时两种材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0min内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70.1mg·g^-1和70.7mg·g^-1.两种吸附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水体除铅性能,在质量浓度为10^-9kg·L^-1量级的铅溶液中对铅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以上,吸附后水中铅残留量降至3×10^-9kg·L^-1以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铅含量标准.
赵旭东翁汉钦盛六四於国兵林铭章
关键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