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冬梅
- 作品数:40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线上课堂深度学习场域构建——以微积分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线上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临场感和约束感相对不足,如何促进其深度学习是教学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深度学习实现的显性目标是构建深度学习场域,因此以构建线上课堂深度学习场域作为研究目标,从深度学习场域的内涵的入手,在分析线上课堂深度学习场域形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线上课堂深度学习场域,并以微积分课程为例,分析线上课堂深度学习场域的实施方法。
- 王佳文柴冬梅
- 关键词:微积分
- 大锥段注气对旋流器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13年
- 为对比不同旋流器的流场分布,探究注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CFD软件对大锥段微孔注气和普通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用的普通旋流器为双锥形水力旋流器。分析两种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可以得出:大锥段注气使旋流器的流场产生很大改变,对分离既有不利影响又有有利影响。从旋流器各部分来说,注气对旋流腔流场影响不是太大;对大锥段的影响很大,压力梯度减小对分离不利,切向速度减小对分离有利。小锥段的分离能力因大锥段注气而减弱,因为注气,压力梯度变得非常小,对分离不利;切向速度也变得非常小,变化平缓,在横截面上看轴向速度变化不大。
- 柴冬梅丁康玉王学
- 关键词:旋流器注气数值模拟
- 对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机生产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机生产管理小组,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从生产基地的选择、有机转换期、生产管理措施、贮存运输、包装等环节入手,加强管理,实现有机产品生产的规范化。
- 李平柴冬梅夏廉法
- 基于高职数学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文章围绕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数学教学时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及其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要求,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出一种新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详细说明如何构建,以期望为未来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实用的依据。
- 王佳文柴冬梅
-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科学地将翻转课堂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分析高职数学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提出一种适合高职数学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 王佳文柴冬梅
-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 TPACK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被引量:3
- 2020年
- TPACK是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它包含技术、教法和内容三方面知识要素。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高职数学教师应在充分考虑高职数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由此会形成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TPACK内涵。笔者根据TPACK内涵审视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不足,提出了重视拓展基本教学知识面,学习优秀教师TPACK策略,在教学比赛和公开课活动中历练,积极参加教学课题研究;系内成立老带新互助组;学校提供完善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提供多种培训机会,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等教学提升策略。
- 王佳文柴冬梅
-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比赛高职数学教师数字化教学环境知识要素
-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2005年
- 本文就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一种合理的教学方法。
- 赵英丽柴冬梅
- 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
-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被引量:3
- 2012年
- 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产品证书。
- 柴冬梅李平夏廉法
- 关键词: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化学合成农药基因工程生物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 分层教学中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
- 2007年
-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所谓"分层教学"。
- 柴冬梅
-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过程非智力因素教学目标
- 迪卡一号玉米最佳密度和施肥量试验被引量:7
- 2005年
- 对迪卡一号玉米进行了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条件下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每公顷施522kg氮肥(尿素)为最佳,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升高,最适宜的密度为每公顷64500株左右。
- 柴冬梅高素玲郭宏敏
- 关键词:玉米施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