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泉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治疗OSAHS近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治疗OSAHS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同时分析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06-2014年间在我科确诊成人OSAHS并根据阻塞平面实施手术的患者,其中89例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83例行UPPP术,62例一期或间隔3-6月分期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记录术前、术后1年、3年、5年的AHI和最低SaO2等资料,统计分析三种术式术后疗效、三种术式组间疗效的差异,并分析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下鼻甲立体成形术、UPPP术及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三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OSAHS患者术后1年内的AHI和最低SaO2,有效率分别为76.4%、85.5%、90.3%,三组间比较,联合术组优于下鼻甲立体成形术组(P<0.05);术后3年有效率分别为40.4%、72.3%、82.3%,UPPP组及联合术组明显优于下鼻甲立体成形术组(P<0.05),术后5年有效率分别为14.6%、43.4%、74.2%,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有效率明显高于UPPP术及下鼻甲立体成形术。AHI分级越高的患者,其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的远期疗效越差。结论: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治疗成人OSAHS具有较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或UPPP术式者,值得推广,但AHI分级越高的患者,其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联合UPPP术的远期疗效越差,应适当考虑综合治疗手段。
- 梁小泉黄远授刘艳刘创明梁滔
- 关键词:UPPP
- 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前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征(OSAS)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例确诊为OSAS的患儿在清晨采静脉血测定GH及IGF-1,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2个月,200例患儿复查GH、IGF-1,并和正常儿童测定的GH、IGF-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SAS患儿术前GH、IGF-1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经手术治疗后,GH、IGF-1值术后较术前明显上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 OSAS患儿由于睡眠缺氧,GH、IGF-1处于正常低值。手术解决上呼吸道梗阻后,GH、IGF-1水平升至正常高值。
- 梁中敏潘祖远梁小泉刘维奇成伟李青王智勇刘艳
- 关键词: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P53、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微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p53、nm23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鼻咽癌标本中p53、nm23蛋白、VEGF及CD34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鼻咽癌中P53、nm2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53.12%和68.75%。p53蛋白表达和VEGF有一致性,呈正相关(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p53蛋白和VEGF阳性表达率及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nm23基因和VEGF在鼻咽癌标本中无一致性和直接相关性,在nm23基因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中。结论p5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瘤内MVD,促使鼻咽癌发生转移;而nm2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鼻咽癌转移。
- 成伟梁中敏刘维奇李青梁小泉潘祖远
- 关键词:鼻咽癌P53蛋白NM23蛋白血管生成颈淋巴结转移
- 白细胞介素-35在鼻咽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5(IL-3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50例,其中21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29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0例,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0例;T1期10例、T2期16例、T3期19例和T4期5例。ELISA法检测组织和外周血IL-35含量。结果鼻咽癌组织中IL-35含量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t=2.415,P=0.018 8)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t=2.368,P=0.021 1)。T3~T4期组织IL-35含量显著高于T1~T2期(t=2.139,P=0.037 7);非角化型鳞癌组织IL-35含量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t=2.550,P=0.014 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IL-35含量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t=3.147,P=0.002 9)。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IL-35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t=2.776,P=0.007 3)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t=2.122,P=0.038 4)。T3~T4期患者外周血IL-35含量显著高于T1~T2期(t=2.427,P=0.019 7);非角化型鳞癌患者外周血IL-35含量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t=2.109,P=0.041 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IL-35含量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t=3.469,P=0.001 2)。鼻咽癌患者组织与外周血之间IL-35含量呈正相关(r=0.405,P=0.003 5)。结论 IL-35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刘艳曾今诚梁小泉许卫华
- 关键词:鼻咽癌外周血
- 雷诺考特与罗红霉素治疗鼻咽炎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对于鼻咽炎患者采用雷诺考特与罗红霉素临床治疗疗效的研究对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时期)收治以鼻咽炎为诊断的患者共计114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罗红霉素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雷诺考特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程结束后效果、疗程结束停药2个月后效果对照,记录并分析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疗程结束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98%,对照组为94.7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个月复查时,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而对照组仅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复发率为1.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6%,复发率为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对于鼻咽炎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且复发率、不良反应均较低,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朱峰梁小泉王智勇刘艳
- 关键词:雷诺考特罗红霉素鼻咽炎疗效分析
- 高频电外科设备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和耳鼻咽喉科应用探讨
- 高频电外科是指利用高频电流来完成外科手术的一项技术,随着电设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应各种电外科设备不段出现,如常见用高频电刀,射频消融治疗仪等。目前国内外就高频电流对生物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主...
- 梁小泉
- 关键词:射频消融生物学效应慢性鼻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
- 文献传递
- 毕罗芬对儿童复发性鼻出血的疗效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毕罗芬在儿童复发性鼻出血硝酸银烧灼术后的作用,阐明毕罗芬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临床病例资料,纳入具有反复鼻出血病史且鼻中隔前下部可见粘膜血管外露的门诊儿童患者。实验组行鼻中隔粘膜硝酸银烧灼术,术后使用毕罗芬规律治疗4周。对照组仅行硝酸银烧灼术。随访两组患儿4周内的再发鼻出血例数及术区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共46例,其中42例(91.3%)在随访的1周内无再发鼻出血,对照组共47例,其中33例(70.2%)1周内无再发鼻出血,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对比后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患儿的术区愈合时间更短(9.81±2.00天vs 12.01±1.32天),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硝酸银烧灼术相比,硝酸银烧灼术后创面应用毕罗芬持续4周能有效减少鼻出血复发频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梁小泉黄远授刘艳梁滔刘创明夏利辉
- 鼻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对2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施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进行鼻塞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通气程度的改善及下鼻甲黏膜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191例患者自觉鼻塞症状获得改善。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鼻内镜检查评分为(1.08±0.23),明显低于术前的(2.77±0.65)(P<0.01)。术后6个月鼻塞VAS评分:左侧为(37.0±8.3)%,右侧为(40.3±11.0)%,均明显低于术前[左侧为(68.3±8.0)%,右侧为(72.1±9.5)%](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对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损伤小,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 梁中敏王智勇梁小泉刘维奇李青成伟潘祖远
-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鼻炎射频消融术鼻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