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
- 作品数:24 被引量:3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加强贝毒管理工作的探讨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介绍了6起在中国发生的贝毒中毒事件;介绍了贝毒中毒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提出了加强我国贝毒管理工作的6条建议。它们是:(1)制定贝毒管理标准和规定,建立我国贝毒监测体系,加强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2)选择重点海区,对主要食用贝类进行贝毒含量的连续定点观测;(3)及早发现有毒赤潮,减少其危害;(4)开展贝毒测定方法的研究;(5)开展有毒赤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6)开展贝毒的医学研究。
- 梁松钱宏林
- 关键词:预防措施贝类
- 广东沿海赤潮的特点及成因研究被引量:57
- 2000年
- 列举了广东沿海 1980~ 1992年发生的 66起赤潮事件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归纳广东沿海赤潮具有频率增多、全年均可发生赤潮 ,发生赤潮区域扩大 ,持续时间长和危害程度大 ,新记录种和有毒赤潮多等特点。并就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认为 :①广东沿海赤潮种类繁多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②海洋污染和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繁的根本原因 ;③与季风转换有关密切联系 ,广东沿海赤潮主要发生在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换时期的 3~ 5月 ;④是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此外 ,还就防患广东沿海赤潮的危害 ,减少因赤潮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 ,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
- 钱宏林梁松齐雨藻
- 关键词:赤潮海洋污染
- 防治赤潮途径探讨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根据作者所收集的资料,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防治赤潮的新方法。它们是:(1)撒布石灰;(2)使用海洋清洁剂;(3)在海藻中提取活性物质;(4)在农作物中提取“杀草剂”等。同时,为了进一步开展赤潮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
- 钱宏林梁松
- 关键词:赤潮
- 大鹏湾、大亚湾营养盐含量与赤潮生物关系的初探被引量:36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大亚湾、大鹏湾表层海水、营养盐要素、赤潮生物的探讨得知:大鹏湾、大亚湾4月份表层水温约为21℃,这是赤潮生物繁殖的一个较通宜的水温。两海湾海水营养盐含量不高,是属贫营养盐海区。但大鹏湾、大亚湾潜存着各自的赤潮生物,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均会发生赤潮。
- 李锦蓉吕颂辉梁松
- 关键词:水温营养盐赤潮
- 南海北部沿海夜光藻赤潮的生态模式研究被引量:18
- 1994年
- 本文根据1980~1991年南海北部沿海发生的夜光藻赤潮资料,介绍了夜光藻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从夜光藻发生赤潮的起始、发展、维持和消亡四个阶段分析和探讨其发生机制,提出了夜光藻赤潮的生态模式。研究表明:夜光藻赤潮各阶段的消长过程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夜光藻赤潮发生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发生机制仍然存在着生物地理学的差异等。
- 钱宏林梁松齐雨藻邓爱清陈金华
- 关键词:夜光藻赤潮生态模型
-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被引量:5
- 1997年
-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梁松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之一,海水养殖产量每年超过300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总产值达数百亿元的重要海洋产业。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海水养殖年产量1000万吨的宏伟目标。但在发展中却面...
- 梁松
- 关键词:水产养殖海水养殖红潮灾害
- 南海港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Ⅱ.广海湾被引量:21
- 1993年
- 根据1988年7月对南海广海弯5个采样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的分析,共鉴定网采浮游植物23属54种和变种,主要种类有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unus)等3种角毛藻、透明辐杆藻(Bacteriastrum hyin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高,平均达7.4×10~7个/m^3。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近岸种为主。本次调查共发现赤潮生物21种,主要种类有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尖刺菱形藻(Nitzschiapungen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
- 吕颂辉齐雨藻钱宏林梁松
- 关键词:浮游植物赤潮
- 南海港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Ⅰ.水东港被引量:19
- 1993年
- 根据1987年8月对南海水东港4个采样点所采集样品的分析,共鉴定网采浮游植物31属66种和变种。其中S_1点种类最多,达37种,数量也最高,为1.41×10~6个/m^3。而其它三个点种类均少于30种,数量也小于10~6个/m^3。水东港浮游植物以近岸种和广布种为主,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4种,其中主要赤潮生物有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裸甲藻(Gymnodinium sp.)等。
- 吕颂辉齐雨藻钱宏林梁松
- 关键词:浮游植物赤潮
- 防止或减少大鹏湾赤潮发生的对策
- 1994年
- 本文根据大鹏湾自然环境状况和赤潮发生情况,提出了防止或减少大鹏湾赤潮发生的对策。
- 梁松钱宏林邓爱清陈金华
- 关键词:红潮生态保护海洋生态学
- 论粤东主要港湾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摘要)
- 1993年
- 港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区域,如何做到既要开发利用港湾自然资源,又要保护好港湾的生态环境,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持续地为人类服务,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1980~1986年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1987~1989年广东省港湾调查和1988年~1992年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等资料。论述了粤东主要港湾——汕头港、
- 梁松钱宏林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