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纯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公藤多苷对雄性SD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观察雄性SD大鼠青春期至性成熟期用雷公藤多苷(GTW)对生殖系统的损伤过程及其机制。方法 5周龄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TW 37.8和94.5 mg·kg^(-1)组,连续ig给药90 d,每组分别于给药后第7天(d7),d15,d30,d60,d90和d120(恢复30 d)剖检,生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取附睾进行伊红染色观察精子形态,计算未成熟精子率和畸形精子率;HE染色观察生殖脏器组织病理变化。各组d60取血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d60,d90和d120下丘脑、垂体、睾丸和附睾中雄激素受体(AR)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精子形态及发育正常,生殖脏器外观正常且未见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TW 37.8和94.5 mg·kg^(-1)组自d7起,未成熟精子率和异常精子率显著增加(P<0.01),睾丸和附睾系数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睾丸萎缩且生精细胞减少甚至消失,附睾管空虚未见成熟精子,表现严重生精障碍,d120(恢复30 d)时未见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TW 37.8和94.5 mg·kg^(-1)组大鼠d60 LH,FSH和T分泌显著降低(P<0.01);GTW 94.5 mg·kg^(-1)组下丘脑d60和d90及睾丸和附睾d60,d90和d120 AR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GTW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均有明显损伤,其毒性作用于精子发生的整个过程,影响生精功能和精子发育形态,长期给药损伤可加重且长时间无法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H,FSH和T分泌以及下调下丘脑、睾丸和附睾中AR表达有关。
- 郭健敏黄远铿雷夏凌韩重梁纯杨威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生殖器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鳄嘴花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鳄嘴花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和化学成分,为鳄嘴花抗肿瘤药物开发奠定前期基础。方法采用WST-1法检测鳄嘴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萃取部位及药渣水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对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石油醚部位对Hep G2、He 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2.3%、40.0%,二氯甲烷部位对Hep G2、MGC803、He 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0.5%、39.5%、35.7%,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萃取部位及药渣水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弱;鳄嘴花主要含植物甾醇、萜类、黄酮类、叶绿素类化合物。结论石油醚部位和二氯甲烷部位的抗肿瘤活性最强,抗肿瘤活性物质为植物甾醇和萜类化合物。
- 任楠张文熙张泽明梁纯谢晚彬
- 关键词:抗肿瘤化学成分
- 连翘苷体内外抗病毒及解热作用机制被引量:25
- 2022年
- 目的研究连翘苷(phillyrin,KD-1)体内外抗病毒及解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模型,检测SI指数,考察KD-1体外抗病毒活性;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检测血凝滴度、肺指数、肺组织病理,探究其体内抗流感病毒和肺炎的作用;建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检测体温以及血浆和下丘脑组织体温调节及炎症相关因子,考察其解热作用机制;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将对接结果采用PyMol软件绘制。结果KD-1对H3N2、RSV、E71、AdV-3、HSV-1和HSV-2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I>2);KD-1可减少感染肺组织血凝滴度,降低肺指数,并减轻肺部病变,特别是对间质性肺炎作用明显;KD-1可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其解热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浆和下丘脑中的PGE_(2)和IL-1β水平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D-1与α-MSH、IL-1β、PEG_(2)、AVP、cAMP等蛋白结合能均<-5 kcal·mol^(-1)。结论KD-1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解热和改善肺部炎性病变作用,推测其可通过“标本兼治”综合作用起到抗流感的功效。
- 郭健敏富力秦丽莉陈文培代彩玲梁纯吴琪琪杨威
- 关键词:连翘苷抗病毒解热中药单体分子对接
- 中药和天然药物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策略及方法探讨
- 中医药拥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中药、天然药物在国内和国际上不断得到重视,其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中药国际化和现代化还是面临着文化、科技和市场三大壁垒。中药的优势在于标本兼治,符合世界...
- 梁纯
- 文献传递
- 中药复方馥感啉口服液对不同年龄段SD大鼠发育毒性
- 2023年
- 目的采用三段式幼龄动物试验(JAS)系统考察馥感啉口服液(FGLOL)在幼龄SD大鼠长期给药后的潜在发育毒性和延迟毒性。方法第一阶段:根据1岁内婴幼儿临床拟用剂量,每天分别ig给予出生后4日龄(PND4)大鼠FGLOL 3.88,11.64和38.75 g·kg^(-1),共18 d,停药恢复3周。第二阶段:根据1~6岁儿童临床拟用剂量,分别ig给予PND15大鼠FGLOL 3.88,11.64和38.75 g·kg^(-1),共31 d,停药恢复3周。第三阶段:根据7~12岁儿童临床拟用剂量,每天分别ig给予PND40大鼠FGLOL 29.06,58.13和116.25 g·kg^(-1)共66 d,停药恢复4周。上述试验均设溶剂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纯水。考察FGLOL对幼龄大鼠一般状况、摄食量、体重、生长发育、神经反射发育、学习记忆功能(总运动距离,中心、角落和边缘运动距离,潜伏期,工作记忆错误和参考记忆错误)、体格发育(体长)、骨骼发育(骨密度)、血液学(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和凝血、血液生化(谷氨酸脱氢酶、尿素氮和甘油三酯)以及组织病理变化等的影响。结果三段式JAS中,ig给予FGLOL均未造成大鼠死亡。与溶剂对照组相比,FGLOL组大鼠一般状况无异常,体重、生长发育、神经反射发育、体格发育、骨骼发育、血液学和凝血、血液生化以及组织病理等变化均未见有毒理学意义差异。结论FGLOL对相当于人类<6岁年龄段幼龄大鼠的JAS试验的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38.75 g·kg^(-1),对相当于人类7~12岁年龄段幼龄大鼠JAS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NOAEL为116.25 g·kg^(-1)。
- 郭健敏张文强邓应华蒙飞彪梁纯杨威
- 关键词:馥感啉口服液幼龄大鼠发育毒性
- 芩香清解口服液对4日龄大鼠的发育毒性
- 2023年
- 目的系统考察芩香清解口服液(QXQJ)对4日龄(PND_(4))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叉抚育法对PND2大鼠进行数量和性别调整,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及QXQJ 3.45,10.35和28.05 g·kg^(-1)组。PND_(4)起每天ig给予QXQJ,溶剂对照组给予纯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8 d。给药结束后恢复观察3周。实验期间对各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长发育、体格、骨骼、血液学和凝血等指标进行检查。结果QXQJ连续给药18 d对幼龄大鼠摄食量、生长发育、神经反射、自发行为、血液学、凝血、血液生化、免疫、生长激素和组织病理等检查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PND5起,QXQJ 10.35和28.05 g·kg^(-1)组幼龄大鼠出现黄棕色软便或稀便以及腹部膨大症状,这些症状于PND_(22)基本恢复;28.05 g·kg^(-1)组幼龄大鼠于PND7起体重、顶臀长、尾长和四肢长较溶剂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停药1周后恢复;28.05 g·kg^(-1)组幼龄大鼠PND_(22)骨比重和骨密度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PND_(4)2时基本恢复。结论QXQJ可导致未断乳幼龄大鼠出现黄棕色软便或稀便及腹部膨大等消化不良症状,继而影响体格发育,停药或离乳后基本恢复;QXQJ对PND_(4)大鼠连续给药18 d发育毒性的无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3.45 g·kg^(-1)。
- 郭健敏张文强邓应华蒙飞彪谢松强梁纯杨威
- 关键词:幼龄大鼠重复给药发育毒性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已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亦取得突破性进展。CAR是CAR-T细胞中最核心的结构,可赋予免疫效应细胞针对靶抗原表位的特异性而活化T细胞,从而特异性识别抗原。目前CAR的结构已经过5代优化,最新结构为通用型CAR,可同时激活T细胞抗原、共刺激域和细胞因子三重信号,还可通过解除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效应、插入安全开关以减少脱靶效应。目前全球已有较多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多类靶点的CAR-T细胞正进行非临床和临床研究,如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CD38、CD138、免疫球蛋白κ轻链、CD319、CD56和NK细胞活化型受体NKG2D等,其中以靶向BCMA的研究最多。临床研究发现,CAR-T细胞免疫治疗可能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神经毒性、脱靶效应和T细胞耗竭等不良反应,其发展仍面临毒性、脱靶和非持久性等许多挑战。实现CAR-T细胞的标准自动化生产及质量、疗效和风险可控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 吴琪琪郭健敏梁纯杨威
- 关键词:T细胞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免疫
- 抑制MCM蛋白复合物的方法和化合物及其在治疗癌症上的应用
- 本发明描述了通过抑制人类MCM蛋白复合物来治疗癌症的方法和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抑制MCM蛋白由6个亚基形成环状结构的复合物,从而失去在DNA的复制过程中的功能。另外也建立出一个药物筛选机制,通过检测MCM蛋白亚基的亚细胞位...
- 梁纯姜志宏王紫壹禹志领王静蓉白丽萍
- 食品和药食同源中药降糖复方的研发
- 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重大慢性疾病,长期患病则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已逐步发展为影响全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目前全球有4亿多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超过1亿,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医疗负担。临床上针对糖尿病的治疗...
- 梁纯
-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胰岛素抵抗糖代谢
- 文献传递
-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6,CDC6)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组织石蜡标本1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CDC6蛋白的表达。结果:CDC6阳性着色位于细胞核及胞浆,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宫颈正常组5.00%(1/20)、CINI组35.00%(7/20)、CINⅡ~Ⅲ组71.43%(30/42)、宫颈癌组87.50%(35/4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7,P〈0.001)。在122例宫颈石蜡标本中,HPV感染阳性者83例,其中CDC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49.45%(61/83);HPv感染阴性者39例,其中CDC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0.77%(12/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5,P〈0.005);CDC6蛋白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769)。结论:CDC6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与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汪志辉李娟温启荣梁纯生秀杰
- 关键词:CDC6宫颈病变筛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