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静艳

作品数:29 被引量:9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3篇血吸虫
  • 23篇吸虫
  • 20篇蒿甲醚
  • 15篇日本血吸虫
  • 11篇血吸虫病
  • 11篇吸虫病
  • 11篇虫病
  • 7篇吡喹酮
  • 4篇血红素
  • 3篇血吸虫尾蚴
  • 3篇尾蚴
  • 3篇小鼠
  • 3篇SCHIST...
  • 3篇JAPONI...
  • 3篇ARTEME...
  • 2篇血吸虫感染
  • 2篇药理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疗法
  • 2篇英文

机构

  • 23篇中国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梅静艳
  • 23篇肖树华
  • 20篇焦佩英
  • 15篇尤纪青
  • 11篇郭惠芳
  • 8篇翟自立
  • 6篇姚民一
  • 6篇乐文菊
  • 4篇冯正
  • 3篇胡玉琴
  • 3篇周德涵
  • 2篇郑江
  • 2篇冯建军
  • 1篇郭俭
  • 1篇孙惠良
  • 1篇余晴
  • 1篇许静
  • 1篇鲍子平
  • 1篇钱翠珍
  • 1篇王振果

传媒

  • 8篇中国寄生虫学...
  • 6篇中国药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嵩乙醚的抗血吸虫作用被引量:7
1992年
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用蒿乙醚或蒿甲醚100~200mg·kg^(-1)·d^(-1)×2d灌胃治疗,显示两药对小鼠体内不同发育期血吸虫的减虫率相仿。特别是d7童虫和d35成虫组的减虫率较高,分别达77.5~87.2%和51.7~61.3%。经蒿乙醚作用后,d7童虫和d35成虫的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虫的皮层和实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亦明显受抑制,表明蒿乙醚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作用。
肖树华殷静雯梅静艳尤纪青李英姜洪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蒿甲醚
蒿甲醚预防日本、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的应用及基础研究
一、研究内容和进展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一些疫情较重,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广大湖区,虽然坚持不懈地实施了全民化疗和人畜同步化疗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新...
肖树华郑江梅静艳焦佩英王存志宋宇黄安生杨忠徐明生田子英
文献传递
体外蒿甲醚伍用血红素对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体外蒿甲醚与血红素伍用对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和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方法 以 4~5周龄的血吸虫,置于含蒿甲醚和/或血红素的培素液内培养24h后,测定虫体的PGK和PK酶活力。结果体外,蒿甲醚(50μmol/L)或血红素(50μmol/L)对血吸虫的PGK和PK酶活力无影响,但两者伍用可引起两种酶的活力明显下降。结论 蒿甲醚对血吸虫PGK和PK的影响具有血红素依赖性。
翟自立焦佩英梅静艳郭惠芳肖树华
关键词:蒿甲醚血红素日本血吸虫丙酮酸激酶
血吸虫病化学预防药物的研究──吡喹酮类似物的合成被引量:2
1996年
以4-氧-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a]异喹啉为原料,合成若干吡喹酮类似物。动物试验结果表明,2-(4'-氨基苯甲酰基)-4-氧-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a]异喹啉及其盐酸盐具有预防和治疗日本血吸虫病作用。但其余化合物均无抗血吸虫作用。
胡玉琴夏毅周德涵相丽珍黄兰孙乐文菊梅静艳
关键词:吡喹酮日本血吸虫病预防药物
Preventive effect of artemether in rabbits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cercariae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im及其适宜给药方案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d7-15im或igArt观察几种给药方案的预防作用.结果:感染兔每周imArt75mg·kg-11次,共3次,减♀虫率仅42%.兔感染后d7-15igArt10-20mg·kg-1,然后每7-14d给药1次,共2次,减♀虫率均在91%以上;或ig1剂Art,继而每间隔7-14dig1次,共3次,减♀虫率>94%;重复感染兔自首次感染后d8每wkigArt1次,共3次,或自首次感染后d14,每wkigArt1次,共2次的减♀虫率为95%-97%.结论:本文所述几种给药方案对预防兔感染血吸虫尾蚴均有效果.
肖树华尤纪青梅静艳焦佩英郭惠芳冯正
关键词:蒿甲醚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核苷摄入和核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 观察蒿甲醚( Art) 对日本血吸虫核苷摄入和核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感染小鼠1 次灌服(ig) Art 300 mg/kg 后24 h 或48 h , 分别测定雌虫( ♀) 、雄虫( ♂) 的 R N A 和 D N A 含量。另取经 Art 作用24 h 后的♀及♂虫体, 作体外培养2 h 或4 h , 测定虫体对3 H 腺苷、[53 H] 尿苷和[ 甲基3 H] 胸苷的摄入量以及上述3 H 标记核苷摄入虫体核酸的量。结果: 经 Art 体内作用48 h 后, 血吸虫♀虫的 R N A 和 D N A 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减少516 % 和235 % , 差异均显著, 而♂虫 R N A 含量减少424 % 。♀及♂虫体经 Art 作用后移置体外培养2h 或4 h , ♀虫对3 种3 H 标记核苷的摄入量均较对照组的明显为少, 减少率达352 % ~501 % 。体外培养2 h ,[ 甲基3 H] 胸苷掺入♀虫 D N A 的量较对照组减少714 % , 培养4 h 后, [3 H] 腺苷掺入♀虫 R N A 和 D N A 的量较对照组减少652 % 与500 % 。结论: Art 对日本血吸虫, 尤其是♀虫的核酸代谢有抑制作用。
翟自立梅静艳尤纪青姚民一肖树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含量蒿甲醚
蒿甲醚诱导日本血吸虫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英)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成虫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将血吸虫在含蒿甲醚和氯化血红素的培养液内培养24 h后,或体内感染小鼠经蒿甲醚300mg/kg治疗6~24 h后,测定虫体的总抗氧化能力。 结果体外50μmol/L的蒿甲醚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引起雌虫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蒿甲醚作用血吸虫6 h,即见雌虫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内、体外试验中,蒿甲醚对雄虫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无影响。 结论 蒿甲醚诱导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
翟自立梅静艳焦佩英肖树华
关键词:蒿甲醚血红素
血吸虫病兔用吡喹酮治疗后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1990年
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每兔感染50条和5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二组病兔吡喹酮治疗前后的抗体水平的动态。结果表明,二组兔于感染后4周,抗体呈阳性反应,其抗体水平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基本一致,而重感染兔的抗体水平高于轻感染兔。二级兔于感染后8周用吡喹酮30mg/kg 1次顿服治疗后,减虫率分别为73.3%和97.1%。治毕后4周,二组兔的GMRT均明显下降;治后5~8周,抗体又进一步降低,且较恒定,检测治毕后4~8周的血清抗体.1只治愈兔和部分雌虫消灭兔呈阴性反应,初步认为血吸虫病人用吡喹酮治毕后2个月,可作为即期疗效考核时间。
乐文菊肖树华梅静艳
关键词: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尾蚴胶乳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
血吸虫病化学预防药物4H-吡嗪并〔2,1-a〕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3
1997年
合成了33个4H-吡嗪并〔2,1-a〕异喹啉衍生物.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个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治疗作用,5个化合物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以2-〔4′-(N,N-二乙基甘氨酰胺基)苯甲酰基〕-4-氧-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a〕异喹啉为突出.它对刚钻入小鼠皮肤的血吸虫童虫及对成虫的杀灭作用与吡喹酮相仿,而且对1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呈一定治疗作用.
胡玉琴周德涵相丽珍乐文菊梅静艳
关键词:吡喹酮衍生物
兔重复感染血吸虫尾蚴的蒿甲醚和吡喹酮早期治疗被引量:2
1994年
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8-52条,每wk1次,共6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蒿甲醚(Art)1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Art,连给8或4次时,减♀虫率各为97.8%和88.9%;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nl次吡喹酮(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7或4次的♀虫率减少率均为100%。兔每隔1d感染1次血吸虫尾锄48-52条,共5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Art10mg.kg-1,然后每wk重复给药1次,连给5次的减♀虫率为95.1%,但受治的4只兔仍残留♀虫,而每2wk重复给药1次,连给3次的减♀虫率为78.2%。将每次ig的Art剂量增至15mg.kg-1,则每wk给药组的6兔中,4兔无♀虫,减♀虫率为98.4%,每2wk给药1次的5兔中,2兔无♀虫,减丰虫率为97.6%。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g1次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3或2次的减♀虫率各为99.1%和98.2%。在各组受治的5兔中,各有4及1兔无♀虫。将每次igPra的剂量减至30mg.kg-1,则?
肖树华尤纪青梅静艳焦佩英郭惠芳冯建军王诗芳谢蓉蓉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病蒿甲醚吡喹酮药物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