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启骞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凋落
  • 5篇凋落物
  • 4篇凋落物分解
  • 4篇凋落叶
  • 4篇温带森林
  • 2篇凋落叶分解
  • 2篇土壤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落叶分解
  • 2篇斑块
  • 1篇氮动态
  • 1篇凋落量
  • 1篇凋落物层
  • 1篇多酚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物质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植物多酚
  • 1篇森林凋落物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武启骞
  • 5篇王传宽
  • 4篇杨万勤
  • 4篇吴福忠
  • 3篇何敏
  • 3篇何伟
  • 3篇赵野逸
  • 2篇朱剑霄
  • 2篇窦佳
  • 1篇张全智
  • 1篇赵娟
  • 1篇徐振锋

传媒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雪处理下红松和蒙古栎凋落叶分解动态被引量:5
2018年
气候变化导致的冬季雪被格局变化将改变地表水热环境及分解者活性,从而显著影响高寒地区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2014–2016年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帽儿山森林生态站人工林控雪模拟试验下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的凋落叶于雪被期和无雪期不同阶段的分解动态。控雪试验包括增雪、除雪和对照3个处理。结果发现:树种、控雪处理、分解阶段以及环境因子(凋落物层平均温度、冻融循环次数、有机层全氮、全磷含量等)均影响着凋落叶分解率。分解试验的两年内,不同控雪处理下红松凋落叶的分解率为52.1%–54.5%,蒙古栎为53.9%–59.1%。两种凋落叶的分解系数均以增雪处理最大,除雪处理最小。此外,控雪处理改变了两种凋落叶雪被期或无雪期对分解总量的贡献率。与对照相比,增雪处理使红松和蒙古栎凋落叶雪被期的分解贡献率分别提高9.1%和10.4%;而除雪处理使两种凋落叶无雪期的分解贡献率分别提高10.4%和12.7%。因此,由气候变化带来的冬季雪被改变不但会显著影响温带森林凋落叶的分解过程,而且会改变雪被期和无雪期的分解量对年分解总量的贡献率。
武启骞王传宽
关键词: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气候变化
帽儿山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被引量:15
2015年
为探讨帽儿山地区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红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8.63 t/hm2)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6.42 t/hm2) (P<0.05).2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均以分解层为主,半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少.红松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286%)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267%)(P<0.05).2种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0.71~27.67 t/hm2,持水深(WH)为2.07~2.77 mm.红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的持水性能优于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层.凋落物的WH随浸水时间(t)延长而呈幂函数上升,而凋落物的持水率(WA)则随t延长而呈幂函数下降.浸水2h内,WH和WA增减最快;浸水8h后,两者保持相对稳定.凋落物现存量与有效拦蓄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P<0.01),表明凋落物现存量与对降雨的有效拦蓄能力极相关.2种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均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增加,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减小,红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大于蒙古栎天然林.综上,本区域内红松人工林的林地持水能力优于蒙古栎天然林,是该区域内重要的水分涵养林.
武启骞王传宽赵娟窦佳
关键词:温带森林凋落物层水文效应
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雪被格局变化将深刻影响植被的凋落物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循环等过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综述了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动态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季节性雪被表现出因地域而异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格局,一方面通过改变环境温湿度、凋落物质量、分解者动态等直接影响分解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物候、土壤养分等间接地作用于凋落物分解.同时,季节性雪被通过影响氮富集作用、雪被下土壤温湿度、冻融循环、森林群落、雪下动物和微生物等相关因子而改变森林土壤氮循环.本领域未来应开展的研究是:1)全面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季节性雪被格局的变异性,开展不同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的模拟研究;2)开展季节性雪被融雪水淋溶作用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动态的影响研究;3)阐明不同生态系统和气候带中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和土壤氮动态的驱动机制研究;4)量化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动态在雪被覆盖期的瞬时影响和无雪期的延续影响,为阐明和模型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武启骞王传宽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全球气候变化生态过程
季节性雪被对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37
2013年
季节性雪被可能对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产生重要影响,但一直没有深入的研究。该文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于2010–2012年雪被覆盖下几个关键时期(冻结初期、深冻期和融化期)以及生长季节,研究了川西高山森林代表性树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凋落叶在不同厚度冬季雪被下的分解动态。经过两年的分解,不同雪被覆盖下岷江冷杉凋落物分解率为33.98%–39.55%,红桦为46.49%–48.22%,四川红杉为42.30%–44.93%,方枝柏为40.34%–43.84%。相对于无雪被覆盖环境,厚型雪被覆盖均小幅提高了4种凋落物两年的失重率(1.57%–5.57%)。3个针叶树种(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和方枝柏)Olson凋落物分解系数k均以厚型雪被覆盖最大,薄型雪被覆盖最小,而阔叶树种红桦分解系数k则表现为无雪被>薄型雪被>较厚型雪被>厚型雪被>中型雪被。尽管在第二年生长季中雪被对红桦凋落物分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雪被覆盖明显促进了两年各个关键时期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和方枝柏凋落物的分解。第一年雪被期凋落物分解对当年分解总量的贡献达42.5%–65.5%,季节性雪被变化明显改变了凋落物冬季分解格局,对深冻期凋落物分解过程影响尤为显著。综上所述,当前气候变化情景下冬季雪被的减少可能减缓该区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但相对于易分解的阔叶凋落物,针叶凋落物的响应特征可能更为强烈。
武启骞吴福忠杨万勤徐振锋何伟何敏赵野逸朱剑霄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
雪被斑块对高山森林两种灌木凋落叶质量损失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高山/亚高山森林灌木层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对于系统物质循环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受到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斑块下冻融格局的影响。该文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高山森林典型灌层植物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和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凋落物在沿林窗-林下形成的冬季雪被厚度梯度(厚型雪被斑块、较厚型雪被斑块、中型雪被斑块、薄型雪被斑块、无雪被斑块)上在第一年不同关键时期(冻结初期、冻结期、融化期、生长季节初期和生长季节后期)的质量损失特征。在整个冻融季节,华西箭竹和康定柳凋落叶的平均质量损失分别占全年的(48.78±2.35)%和(46.60±5.02)%。冻融季节雪被覆盖斑块下凋落叶的失重率表现出厚型雪被斑块大于薄型雪被斑块的趋势,而生长季节无雪被斑块的失重率明显较高。尽管如此,华西箭竹凋落物第一年分解表现出随冬季雪被厚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康定柳凋落物第一年失重率以薄型雪被斑块最高,而无雪被斑块最低。同时,相关分析表明冻融季节凋落叶的失重率与平均温度和负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季节凋落叶的失重率与所调查的温度因子并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全年凋落物失重率与平均温度和正/负积温均显著相关。这些结果清晰地表明,未来冬季变暖情境下高山森林冬季雪被格局的改变将显著影响灌层植物凋落物分解,影响趋势随着物种的差异具有明显差异。
何伟吴福忠杨万勤武启骞何敏赵野逸
关键词:暖冬
冬季雪被对青藏高原东缘高海拔森林凋落叶P元素释放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雪被是影响高海拔森林凋落物分解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是否影响到生长季节与非生长季节凋落物中的P元素释放,尚未量化。为了量化季节性雪被对高海拔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元素释放的影响,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青藏高原东缘川西高海拔森林不同厚度冬季雪被斑块下,设置凋落物分解袋实验。检测该地区代表性树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凋落叶在雪被覆盖不同关键时期(雪被形成前期、完全覆盖期和消融期)以及生长季节的P元素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质量与雪被厚度均显著影响了P元素的释放过程。雪被覆盖时期凋落物P元素释放率表现为有雪被覆盖大于无雪被覆盖,而生长季节中除岷江冷杉外的其他3种凋落物P元素释放率均为无雪被覆盖下最大。相对于无雪被覆盖斑块,冬季雪被的存在提供了保护绝缘层,促进凋落物P元素释放,提高了各物种冬季P元素释放贡献率。这些结果表明,全球变化情景下的雪被减少可能减缓高海拔森林凋落物P元素的释放过程,改变森林土壤P元素水平。所以在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全球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功能的工作中,应注重雪被这一异质性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武启骞吴福忠杨万勤赵野逸何伟何敏朱剑霄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凋落叶磷释放
6种温带森林凋落量年际及年内动态被引量:18
2017年
森林凋落物量及其组分因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环境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态服务功能。连续6年观测帽儿山地区6种温带森林凋落物量及组份的时间动态、温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调控因子。结果表明:6种森林的年落凋落量差异显著,平均值依次为:蒙古栎林(4.60 t/hm^2)﹥杂木林(4.21 t/hm^2)﹥硬阔叶林(4.03 t/hm^2)﹥红松林(3.95 t/hm^2)﹥杨桦林(3.89 t/hm^2)﹥落叶松林(3.85 t/hm^2)。各森林年凋落量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交替波动模式,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凋落物各组份的年际变化不同,枝凋落量变化较为稳定;叶凋落量与凋落总量一致,升高-降低波动明显;繁殖器官及其他凋落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各森林凋落物量的年内变化呈单峰曲线波动,最大值出现时间因林型而异。枝凋落量在年内表现为双峰曲线模式波动;叶凋落量年内呈单峰曲线模式波动,并与凋落总量年内动态一致;繁殖器官与其他凋落量年内动态波动平缓,无明显凋落峰值。降雨量显著影响年凋落物量(P<0.05),分别解释了凋落总量、叶凋落量90%、87%变化。平均温度、积温和总降雨量显著影响凋落量年内动态,总降雨量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因此,除林分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外,降雨是影响该温带森林凋落量年内、年际动态的重要因素。
武启骞王传宽张全智
关键词:森林群落凋落量
模拟雪被变化对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气候变化引起的雪被变化会深刻地影响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本研究采用人工控雪处理(对照、增雪、除雪)模拟研究雪被变化对两种温带树种——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动态的影响.为期一年的分解试验表明:不同控雪处理下水曲柳和落叶松的凋落叶年分解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3%~57.4%和21.7%~31.4%;两者的分解系数(k)变化范围分别为0.048~0.057和0.022~0.030,其中增雪处理的k值最大、除雪处理的k值最小.与对照相比,增雪处理下水曲柳凋落叶50%和95%分解的时间分别缩短了1.1月和4.2月,落叶松则分别缩短了3.7月和15.5月;相反,除雪处理下相应的分解时间分别延长了1.8月和6.4月(水曲柳)及5.0月和21.1月(落叶松).此外,凋落叶分解率与树种、雪深、分解时间、土壤温度等密切相关,但其主要影响因子随分解阶段而异,表现为雪被期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而随后的无雪期主要受凋落叶初始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突显了雪被变化对凋落叶分解有显著的瞬时效应和延迟效应.
窦佳王传宽武启骞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温带森林
一种植物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方法。特点在于提取步骤包括:(1)配制提取剂,即每升浓度为30-70%的丙酮溶液中加入6g NaCl,同时用稀HCl调节溶液的pH值为2.5-3.5;(2)超声波提取:按料液比为1g...
武启骞杨万勤吴福忠
文献传递
高山森林雪被斑块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高山森林林隙(canopy gap)形成的雪被斑块可能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从而改变高山森林物质循环等关键生态系统过程,但一直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为深入了解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以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最为广泛的岷江...
武启骞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